|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对梁思成先生最好的纪念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叶金中

    2001年4月20日,是我国箸名的建筑教育家、建筑史学家、古建筑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倡导者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建筑界、文物界在首都北京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这位杰出的先行者。纪念梁思成先生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尤其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仍是使人忧心忡忡的大问题。
    2001年4月8日至13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一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拉开了纪念梁思成百年诞辰系列活动的序幕。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世界建筑》杂志社、曾力设计工作室联合举办的这次展览,是梁思成纪念馆构思方案征集。全国22所大学和建筑研究院积极参与,展出作品70多件。作品都寄予了对梁思成先生的崇敬和怀念。       
    2001年4月17日,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和《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编辑部,在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楼举办了《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4月20日《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梁思成全集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4月28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建筑馆召开了《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报告会》,同时举办了《梁思成先生生平展览》开幕典礼。
    纪念活动聚集了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 梁思成留学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亲临大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赠送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塑像和一本关于中国建筑的箸作原文复印件以示祝贺。与会者高度评价了梁思成的生平业绩和辉煌成就,指出梁思成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是中国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倡导者;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事业的推动者;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的开拓者;是倡导建筑文化观的第一人。他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发起成立中国建筑学会;筹划出版建筑学报。他创立并长期领导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26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关于文物建筑保护和城市规划的思想,已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和城市规划理论的典范,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众多与会者再次大力呼吁,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亦是对梁思成先生最好的纪念。
    梁思成是我国近代箸名思想家梁启超之子,他家学渊源,学贯中西。在美国留学时,他苦于找不到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建筑史的专著,于是立志完成这一壮举。1933年至1946年,他任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踏访了国内15个省、200多个县,研究了2000多处汉、唐以来的建筑文物后,终于完成了第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对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以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都是竭尽全力,多方设法保护。二战期间,梁思成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时,于1944年为国民政府及盟军(美军)编制敌战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时,建议盟军在战争中保护日本历史文化名城京都、奈良。将其看作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受到国际上的普遍称赞。日本报刊一再把梁思成称为“日本古都的恩人”和“日本文化的恩人”。北平(北京)和平解放前夕,他应邀在解放军的地图上标明北平重要文物古迹地点,以免攻城时遭到破坏。为保护待解放地区古建筑文物,领导编写了《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全身心投入首都北京的建设中,为保护北京的城墙、牌楼、北海团城;为保护北京的古都风貌竭尽全力。尽管他的一些建议当时未被采纳,但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梁思成的成就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尊敬。从1949年起,他先后担任北平(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等。1972年,梁思成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梁思成一生博学多才,箸述等身。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梁思成全集》,共分九卷,总计445万字,收集了梁思成的古建筑调查报告、古建筑保护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建筑教育理论等箸作。特别是他注释的《宋·营造法式》,使这部“天书”终于被人们所理解。随着《梁思成全集》的出版发行,将有更多的人真正理解梁思成的建筑思想,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发表于《华人》杂志2001年第6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36 , Processed in 1.10094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