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留住四合院   留住北京之魂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陈雨新

    四合院采访图片展轰动京城

   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人文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办事处和田瑶女士赞助的《留住四合院---北京之魂》采访图片展于2003年1月28日至2月13日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东配殿隆重举行。展览汇集了华新民、叶金中深入胡同、四合院拍摄的300余幅照片,从多方面展示了四合院的现状和市民的生活状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住京办事处官员木卡拉先生,中国文化界、建筑界、文物界专家学者郑孝燮、徐苹芳、谢辰生、谢凝高、王景慧、梁从诫、舒乙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呼吁北京从整体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展览开幕以来,观众络绎不绝。原定展期十天,应热心观众的要求,展览延长一周。观众来自全国各地,北京的观众中还有特意从远郊区县赶来的。有些老年观众是听了《人生热线》的广播赶来的,有看了电视赶来的,有看了报纸赶来的,有听朋友介绍赶来的,很多观众流连忘返,一个一个字,一幅一幅照片,仔仔细细的看,热心的观众把个别的差错挑的干干净净。
数百位观众发自肺腑的留言,表达了大家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留住四合院的急切心情。《中国妇女》杂志社苏容留言:“胡同最好的呈现方式不是这样挂起来,而是让人走进去,住下来-----留下胡同,留下北京”。观众吴天民留言:“历史与文化是任何金钱也买不到的,要尊重和珍惜才能发扬光大民族之传统”。湖北游客黄华留言:“留住四合院不但是北京人的心声,也是我们外地人的心声”。观众王榕留言:“我从不为任何展览留下只言片语,但这个展览为我心动,我觉得应让与拆迁办有关的能决策的人都看看这个展览,留住历史的北京,不要动不动就拆,不要象拆古城墙一样留下千古的遗憾!今后后悔来不急了”。观众朝海丹留言:“留住昨天,等于留住明天”。中学教师刘刚留言:“几十年后,如果后代指着已成为历史的胡同,四合院的照片,问我们:‘当初拆毁这些北京传统文化载体时,您在做什么!’那时我们怎么回答?”。署“一参观者”的观众留言:“胡同虽窄,那是历史纪念。留住四合院,保护历史文物 ”。
    一些小朋友,青少年的留言更是感人。一名五年级学生张纪清留言:“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古老的中国文化仍然存在”。十岁的内蒙古兴和县小朋友郭成成留言:“我第一次见到四合院图片的时候,感到很惊讶,因为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美的房子,希望不拆四合院的房子”。陈九华小朋友留言:“希望多留下历史给小朋友!”。署“一个生长在四合院中的小孩-----王飞胜”的观众留言:“北京是什么?是东京?是纽约?都不是!!!应该是北京,有自己古老历史的北京!!!”。署“一个初三学生”的观众留言:“我生在胡同,长在胡同,从小就爱转胡同。现在大了,更爱北京的古文化,却发觉越来越少了。在此呼吁,请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育英小学八岁的小朋友张研留言:“热爱四合院,保护北京的独特文化,最好别拆”。署“一个中学生”的观众留言:“四合院----北京之魂。希望几十年后,它不仅仅是人民心中的一个名词”。
    下面是几条专家的留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孝燮先生留言:“四合院是北京古都建筑文脉之根,是古都规划之细胞,现北京四合院已所剩无几,更为珍稀,望深思,为子孙后代留些珍贵的遗产”。原北京市规划局总建筑师刘小石先生留言:“四合院传统住宅是历史,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其不足之处是可改善的,其优点则是楼房所不具备的,谢谢这个展览”。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留言:“感谢这个展览!让大众看见了好四合院,有利于加强保护这些宝贝”。著名学者叶嘉莹教授留言:“四合院的文化气氛孕育了我对诗词的热爱,使我愿为之终生献身”。

敲开四合院的门

    在展览的前言中,华新民说:“那是在刚刚过去的秋天里,当我带着一些朋友走进西城区一位老教授的祖宅时,他们惊喜的神情深深触动了我。我这才发现,可能有很多的人并不知道,北京如今还保存着大量完好的四合院,因为平常大家触目所及的都是敞开门的“大杂院”,而四合院的门则大部分都是关闭着的,已经是轻易所看不到的了。我便决心把它一扇扇地敲开,和摄影师朋友叶金中先生一道走了进去。我们所到之处,全部都是在将要消逝的胡同区域中----”这就是这次展览的缘起。不过当时他们未想或者说未敢想搞这样一个展览,只是想采访一些胡同,四合院并拍照,以供规划部门作参考。他们走访了东单东北侧的胡同区,西单西南侧的胡同区,前门大街东侧的胡同区和前门大街西侧的胡同区。所到之处大都不是保护区,胡同随时有消失的危险,采访与拍照可谓抢救。可喜的是,他们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一扇扇大门向他们打开。
    2002年10月底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名为《北京旧城的未来---保护与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华新民提议搞一个小型采访图片展,展览图片虽小,却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木卡拉先生转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和驻京办事处代表对北京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赞赏和支持,同时提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资搞成一个正式展览。
    华新民和叶金中致力于胡同四合院的保护,他们将其看成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希望把北京胡同格局与所有尚未被拆除的四合院保留下来。他们认为一般四合院居室内部可以现代化以适应现代人生活的需要。他们同时认为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却长久以来被人们看成非此即彼不可调和的矛盾体。
    华新民在无量大人胡同(现红星胡同)长大,她的祖父华南圭和父亲华揽洪都是土木工程界及建筑界的权威人士。他们都是在法国学的土木工程及建筑。华南圭1904年到1910年留法,成为公益工程大学首位中国留学生,并娶了一位波兰籍女子为妻,回国后曾任京汉铁路总工程师,天津工商学院院长和北京工务局局长等职。抗战时期因拒绝为日本人做事去法国,直到1945年回国。解放后,任都市计划委员会(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工程师。华揽洪十四五岁就被华南圭送到法国学习。他在法国本有一个建筑师事务所,有房有车,生活舒适,并娶了一个法国太太即华新民的母亲。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使他毅然决然于1951年带着妻儿回国,并在梁思成的举荐下任都市计划委员会第二总建筑师。与时任第一总建筑师的梁思成共事。文革结束的1976年华新民随父母定居法国。20世纪90年代初,她随在法国一驻华公司工作的丈夫回国,她突然发现北京的胡同象多米诺骨牌一样成片倒下,与发达国家精心呵护老城形成强烈对比,在多次伤心落泪之后,她投入了胡同的抢救与保护。她说:“我觉得我不能眼看着一个独特的北京城毁灭,变成世界上随处可见的那些平庸的现代都市”。蓝眼睛的华新民,不喜欢人们称她为外国人,她说:“我是中国人,做这些事很自然”。
    叶金中在南城的胡同中长大,他们住的院子是过去一个较大的饭庄。他眼看着四合院变成大杂院然后被拆除。为了留念他拍了一些照片,正是这些照片使他认识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成了他拍照的最大动力。有人认为他这是怀旧,他说这是为抢救。以唤起更多的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寻访四合院的变迁

    四合院是北京人最熟悉的词之一。可能是太司空见惯了,问问四合院的讲究,相当一部分人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有时他们拍照,有的住户就问,你们拍啥呀?当他们指给住户看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住的房子还有这么多奥秘。更多的主人,则始末原由,沧桑变迁,房屋结构等能讲一大堆,象打开了一部部沉封的历史。
    四合院是北京的代表性建筑,它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作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居住形式,最后定格在,封建社会末期几个王朝都选定的北京这块热土上。四合院成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理想的居住环境。它也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和表达主人理想的载体。
    北京的和平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为保护民族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历史上,宫殿等文物建筑大多在改朝换代中化为灰烬,只有清代和新中国保留下来大量文物古迹。尽管文革中我们也毁掉过一些文物,但跟历史上的彻底毁掉有天壤之别。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古城虽然保住,却没有整体保护的意识,老城区内人口无限制地膨胀。
    北京四合院的日渐拥挤,形成于几个历史时期。一次为1949年到1953年。当时是大量支持军队及其家属,政府工作人员及灾荒中的难民。一次为1957年的“经租”政策。因为要消灭房产私有,私房主被要求交出十一二间自留房之外的房屋,给贫苦的无房人居住。于是很多胡同内的独门独院变成了大杂院。一次为文革时期,房管局接受了所有私房,很多军代表与工人阶层住进四合院,胡同的人口压力陡然增加。一次为1976年的唐山地震后,家家户户搭小厨房,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很多变成了住房。还有七八十年代,北京开始在老城区内搞工厂,想把消费型城市改为生产型城市,胡同的庙里及民居被见缝插针搞起了小工厂,并开始安置更多居民进入四合院。于是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他们在采访中发现,这些痕迹还依然可见。
    几十年来,无论公房私房都修缮力量不足。八十年代后期,落实私房产权,但是房客还继续住,只交少量租金,维修费用不够,导致大量四合院年久失修。然而,在采访中他们发现胡同中尚有大量完好或基本完好的四合院。有的用多年时间要回了文革中被占的房子,经过整修。有的是前几年买的旧房,稍加修饰。有的虽未大动,但经常维修。这些房子大多原汁原味,古朴大方。有的虽未经维修,但原房的坚固使人相信,它正当壮年。从麼砖对缝到砖雕木雕,从整齐的梁柱到怡人的庭院,无不显示着当年的豪华与气派,可谓风韵尤存。尤其使人欣慰的是,很多院落不但有客厅餐厅,而且有厨房厕所和洗浴设备。
九十年代以来,老城区内实施的危旧房改造则使大量胡同四合院彻底消失。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留住胡同,留住四合院,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他们的呼吁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物的保护,三年投资三点三亿元用于文物古迹的抢修。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在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古城的全面保护,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发表于2003年2月25日《中国文化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21:40 , Processed in 1.11018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