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这是一首唐代关于剪纸的诗句。剪纸作为最古老的民间艺术,随着社会的变迁渐渐演变成一种谋生的行业。但在岁月的流逝中,剪纸作为一种行业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精通剪纸艺术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身怀绝技的剪纸艺人在急切地寻找着他的传承。然而,面对着现代社会各种巨大的诱惑,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行当只能是在这缤纷的世界里日渐飘摇陨落。与剪纸存在同样命运的还有堆绫、鬃人等民间艺术行当。 其实,被社会和时代逐渐淘汰的不仅是这些民间艺术行当,还有像纤夫和人力车夫这样的行当。今天的通州河畔,每天早晨都会响起一阵嘹亮的纤夫号子。纤夫这一行当,虽然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但纤夫作为中华民族运河文明特有的符号将会延续下去。 民间艺术堆绫正陷入传承困境。因为要在丝绸面料上把一个人物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并赋予它文化内涵,所以需要很深厚的美术知识和技术的积累。 堆绫: 传承需要深厚的功底 什么叫“堆绫”?这个陌生的专业名词可以在月坛街道的杜康民家中找到解释。杜家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堆绫作品《老寿星》,和平面的布贴、绢贴作品不一样,镜框中的“老寿星”是立体的,近距离还能看到约5厘米长的白色胡须在空中微微颤动。凸起的身体上穿的衣服,就像一件古代服装同比缩小几十倍一样,领口、袖口该有的刺绣一样不少。 “这下面垫的是棉花,有用丝绵的,也有用海绵的,所以看起来是立体的。”杜康民说,这些挂在墙壁上的作品,将堆绫与绘画、刺绣等工艺融合在了一起,每件都需要上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杜康民说,如何传承下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堆绫工艺要在丝绸面料上把一个人物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并赋予它文化内涵,所以需要很深厚的美术知识和技术的积累。“有这样的基础,又对这门工艺感兴趣,并愿意受苦的人,实在太难找。” 经过上世纪30年代的兴盛后,北京独有的民间手艺———鬃人差点就失传了,到现在仅剩下67岁的白大成独自支撑 鬃人: 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经过上世纪30年代的兴盛后,鬃人差点就失传了,到现在也只有我们家在做。”鬃人的唯一传人白大成这样评价自己这门绝活的现状。 鬃人是北京独有的民间手艺,冰心在散文《我到了北京》中曾写道: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子,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 这种给冰心留下美好回忆的老北京玩意儿,如今只能去博物馆或者白大成家中看了。白大成说,上世纪30年代,北京的庙会多,老鬃人艺人能靠售卖维持生计。但是因战乱,鬃人一下子消失了近20年。1959年,他因兴趣“捡”起来了这门快要失传的手艺,并在40多年的时间内,独自坚持了下来。今年67岁的白大成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传承问题。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无奈之下,白大成只能将自己的儿子白霖收做传人。 剪纸的门槛很低,连幼儿园的孩子现在都能徒 手剪纸,虽然有些萎缩,但不担心失传。 剪纸: 需要个人的悟性和耐心 古朴的木门后面,是一个幽静的小院,穿过小院,就到了一个有数百件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剪纸作品的世界———开办了近8年的“刘韧剪纸屋”。 9岁就迷上刻纸艺术的刘韧说:“这种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古老艺术,在北京却一直没有一处栖身之地,很可惜,于是我就办了这间剪纸屋。”有了这块地方,刘韧就把这里当做“基地”。但是,“剪纸这门艺术,需要个人的悟性和耐心,只有非常热爱,才能坚持下来。如果想靠它来挣钱,那只是奢望。”“剪纸的门槛很低,连幼儿园的孩子现在都能徒手剪纸,所以我不担心它会失传。但如果以剪纸作为职业的话,会很艰难,这需要牺牲精神。”刘韧最后这么评价她的剪纸艺术的前景。 行业命运 将成为民俗旅游的一道景观 几年来,一些民俗专家走遍了京杭大运河,想对曾经口耳相传的运河号子进行采集,找来找去,发现赵庆福已经成为最后一位能唱运河号子的纤夫。虽然纤夫这个职业已经消失了,但纤夫的号子并没有因此失传。赵庆福的小孙女天生喜欢曲艺,目前正在天津一所戏校学习戏剧。从小女孩懂事开始,赵庆福就有意无意地把一些运河号子的唱腔教给孙女,等到孩子考上了戏校,已经能够完整地唱出9套运河号子了。
记者在通州区政府了解到,上个月,赵庆福的9套运河号子已经被通州区文化馆报送给市文化部门,正在为其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通州区“滨水宜居城市、文化产业基地”等城市定位的确立,通州区正在对古老的运河进行清淤、拓宽、补水,对已经濒临失传的运河文化进行重新收集,并建立了运河公园。届时,运河纤夫也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景观进行商业开发。通州区文化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讲,通州的运河纤夫拉船也应该像峨眉山的滑竿一样保留下来,赵庆福老人也完全可以组织一批小伙子,到运河公园里捡起老本行,把运河号子的声音代代流传下去。 消失原因 机械化夺走运河纤夫饭碗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开凿、全长1800公里的人工河,犹如一根硕大的扁担,一头挑起北京,一头挑起杭州,就这样蜿蜒流淌了千百年。沧桑变幻,斗转星移,惟有它贯穿南北,横亘古今。直到今天,河上川流不息的船队仍然为千年前那句“至今千里赖通波”的诗句作着注脚。 在前工业时代,水路交通主要以人力为主。内陆河流水运交通中使用的人力,分为船上使用的人力和陆地使用的人力。大船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人力,如掌舵、划桨、升降风帆等,因此许多水手各司其职。而为船只行驶在陆地使用的人力主要是纤夫。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江三角洲境域的江南运河两岸,还能看到运河纤夫的身影。随着运河客货船机械化的普及,运河纤夫的职业逐渐消失。 另外,由于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运河逐渐萎缩,北京段也逐渐失去了航运的功能。到了上世纪40年代,北京到天津的运河的水量在开始逐渐减少,甚至出现了区域性断流,而且每年断流的时间逐渐变长,因此,北京的运河纤夫是京杭大运河上消失得最早的一支。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5:43 , Processed in 1.11071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