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城天桥文化为何历久不衰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永和

天桥快板

天桥气功

天桥杂耍
  老北京的平民乐园———

  一个小小的“天桥乐茶园”,出了一个红遍全国的平民艺术家郭德纲,场场演出爆满,京城一票难求,白领趋之若鹜。天桥为什么成为平民文化的乐园?天桥艺术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魅力?


  北京科技报和首都图书馆再次合作,在5月份推出“科学与智慧”系列讲座,5月6日,张永和先生为我们带来了首次精彩讲座———《老北京的平民乐园》。

  主讲人:张永和

  国家一级编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策划、撰稿,中央电视台《综艺快报》艺术顾问,《新剧本》杂志社正处级顾问。

  天桥的桥可不一般,是天子专走的桥老北京的平民乐园,我指得是老天桥娱乐市场。

  天桥有桥吗?有,还不是一般的桥。老天桥在什么地方?元朝时,是元大都的南郊。明朝嘉靖年间北京筑外城,此地成为外城的中心。那时,天坛、先农坛北墙外,有东西走向的一条河,是皇帝祭坛必经之路。明朝建汉白玉单孔高拱桥通“御路”。此桥只为天子所走,因此得名“天桥”。平时有木栅栏封挡。官民只能走两侧木桥。

  清光绪末年修马路,改成低拱石桥。民国年间修有轨电车车轨,又改成平桥。上世纪30年代拓宽马路,拆除桥栏杆后,“天桥”便一点痕迹也没有了,桥下的河道,便变为后来的东西龙须沟。桥虽然没有了,但是这个地名依然留下。

  平民身无分文也能进来娱乐

  元明时代,天桥这一带,河沟纵横,港汊交错,河两旁风光绮丽,杨柳垂条,成为优美的风景区。

  北边的前三门尤其是前门一带的商业非常繁荣,会馆、旅店鳞次栉比,人气极旺。由于距天桥这风景区很近,来看景的人络绎不绝,茶馆、酒肆、饭馆兴起来了,为给游人助兴的娱乐项目也就跟上来了,练把势的、说书唱戏唱大鼓书的全来了,形成了天桥娱乐市场的雏形。

  但那时这些卖艺的,都是露天演出,称为“撂地”。艺人用大白画一个圆圈,演员就在这个圆圈里卖艺,名为“画锅”。锅是做饭的,意思是有了这个“锅”便有了饭吃。

  清末民初,随着南城前门一带交通商贸文化娱乐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天桥一带更兴隆起来,过去不允许的戏园子、游艺园出现,商业、服务业、手工业更兴旺,民间艺人来这里卖艺设场的竟多达五六万人。

  这时的天桥市场里,集吃喝玩乐、游览购物于一地,是广大平民活动和求生的场所,是广大平民休闲娱乐的乐园,来客即使身无分文,也可以在卖艺者的露天“剧场”外驻足观赏,得到各种艺术享受。

  说唱艺人身怀绝技

  另一方面,天桥又是民间艺人的发祥地,北京民间艺术的摇篮。多少曲艺和杂技中的曲种、绝技,如相声、双簧、快板,武术中的硬气功、杠子和车技、空竹等就是在天桥发展起来的。

  有句老话叫“天桥的把势,光说不练”,其实这不对,天桥的民间艺术分两大类,说唱艺人和杂耍艺人,也就是说的唱的耍的练的,各不相同。

  说的有评书。最早是露天表演,后来有了独脚棚、板凳,再后引入茶馆。杰出的有评书大王双厚坪、王杰魁、袁杰英、品正三、赵英颇、段兴云和连阔如等。

  在天桥说相声,出了很多名人。如单口相声的创始人,有“穷不怕”之称的朱绍文,有相声八德美誉的李德阳、焦德海、刘德智等,著名相声艺术家侯宝林以及后来与他搭档的郭启儒、郭全宝,幼年和青年时,均在天桥演出过。

  天桥曾出现过早、中、晚期三组人称“八大怪”的二十四个各怀绝技的杰出艺人。早期八大怪,以穷不怕朱绍文和专学各地民间小曲的醋溺高为代表;中期以民国初年的老云里飞、花狗熊为代表,晚期以小云里飞、焦德海、赛活驴为代表。他们或身怀绝技、技艺超群,或像貌奇特、言行怪异,老北京人没有不知道的。
  唱的有多种鼓书,其中以说“大书”为主的西河大鼓人气儿很旺。说“大书”就是把演义小说的故事吸收过来,成为有头有尾有悬念和类似评书的演唱,如《薛家将》、《杨家将》、《呼家将》等。著名艺人有焦秀兰、焦秀芸、马连登等。其他曲种如单弦、京韵大鼓、梅花调、北京琴书、竹板书等应有尽有。著名艺人有曹宝禄、架冬瓜、关学曾等。


  在天桥落子馆演唱鼓曲的女艺人,有被观众称为“三艳”的名艺人,她们是京韵大鼓方红宝、梅花大鼓郭小霞、河南坠子姚俊英等。此外,如云里飞的滑稽二黄,“大金牙”焦金池和“小金牙”罗沛霖的拉洋片;口含竹哨配音的被戏称为“耍猴栗子”的木偶戏以及远近驰名的陆氏皮影戏等。

  杂耍艺人决非光说不练

  天桥的练家子就更多了。掼跤是最招人喜欢的。早期,出身于清廷侍卫府的“善扑营”布库(跤手)杨双恩1923年与八大怪中的沈三合作开辟了天桥第一个跤场。沈三力大无穷,技法精湛,曾击败过俄国大力士。其后涌现出宝三、满宝珍等著名跤手。

  练武术的名人数不胜数,张玉山、张宝忠父子的神弹弓百发百中,拉硬弓、举铁刀,臂力千斤,令人咋舌。气功名家马元凯、朱氏三杰都有惊世骇俗的真功夫。杂技方面有文武戏法、皮条杠子、抖空竹、掷飞叉、自行车桌子上翻跟斗的车技等,不一而足。

  民国初年,一个个以荆条抹灰做墙,上有罩棚的简易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最多时有20家。马路东有歌舞台、燕舞台、乐舞台,马路西有吉祥、振仙、升平、魁华等一字排开。不乏一些名艺人来这里演唱,票价便宜,平民愿看,贫苦艺人也能赖以生存。

  这些戏棚后来大都被火焚毁,后期又兴建了万盛轩、天乐、小桃园、德盛轩、丹桂、小小等戏院,著名演员荀慧生、雪艳琴、李桂云、宋遇春、张宝华、新凤霞、赵丽蓉年轻时都在这些剧场演出过。

  天桥文化再次振兴,体现着民族艺术的真正生命力老天桥蒙人骗人甚至害人的买卖也屡见不鲜,鱼龙混杂,泥沙互见。解放后,人民政府枪毙了天桥的恶霸,取缔了肮脏的行业,天桥曾一度欢歌笑语,极为繁荣,可惜1956年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管理手段管理文化市场,让许多身怀绝技的艺人硬走合作化道路,捏合在一起,逐渐失去特色。特别是在十年浩劫中,仅存的跤场、几个书茶馆都被横扫出几辈人卖艺和求生的宝地。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因现代化北京的飞速发展,再恢复老天桥的娱乐市场已不可能,但是,这里保留了一个“天桥乐茶馆”,一些老天桥绝技得以在此表演,受到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特别是最近,在此演出的平民相声艺术家郭德纲一炮走红,并红遍全国,由此带动京城数家低票价、高水平的相声俱乐部也人满为患,其中很多观众都是小资白领或者“80后”的大学生,说明京城百姓不仅需要几百元甚至千元高价的豪华大制作,更需要物美价廉的平民艺术,因为真正花钱看玩意的正是这些普通老百姓。民族艺术真正的土壤,永远在民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05:07 , Processed in 1.10240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