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故宫博物院,一位女士走过复建竣工的建福宫花园。本报记者薛珺摄 图中坐在假山上的孩子即为溥仪。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王荟)民国初期以来紫禁城内首次大规模复建工程———故宫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日前竣工。昨天,建福宫花园正式移交回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翼介绍,故宫博物院计划将复建后的建福宫花园区域用作接待各国高级贵宾、举办文博学术交流活动、记者招待会、筹办小型内部展览等用途的特殊场所,不对公众开放。 复建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助,工程始于2000年5月,去年11月完工。 寻找铺路石费时一年半 相比崭新的亭台楼阁,建福宫花园地面上一片片细竹筒架子引人注目。中国文物基金会的张丽平介绍,竹筒架子罩着的地面是石子路面,这是目前紫禁城内仅存的清早期“原装”石子路。 路面上,颜色、形状各异的小石子组合成花卉、走兽、飞鸟等各种图案。张丽平说,这些小石子经过200多年的时间,现在质地很脆、容易碎,所以不能踩踏。目前,建福宫花园共有石子路面6大处,其中部分已经损毁。 复建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寻找同样的材料。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介绍,这些小石子系兴建花园时购于北京房山,为了寻找一模一样的石子,工作人员从北京开始,一路寻到江苏,历时一年半才找到了能够复原路面的小石子。 李永革介绍,为了寻找花园中一处俗称“虎皮墙”院墙的石头工作人员花了一年半的时间。 本次复建中,园内须弥座和台阶所使用的石料均来自北京房山石窝,与紫禁城1407年营建时使用的石料开采自同一个石窝。 研究溥仪照片复原古建 建福宫花园占地40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8.98平方米,集宫、殿、楼、阁、斋、堂、亭、轩于一体,是紫禁城内空间变化最丰富的院落。 项目经理张吉年介绍,复建工程是“从零开始”,在建筑结构上,不乏当时国内独一无二的设计,建福宫花园东南部玉壶冰房顶上的大木结构“单排出角”就是其中难度最大的。 “溥仪的照片帮了大忙”,张吉年说,资料中有一张溥仪在此处的留影,照片一角正是“单排出角”。工作人员根据照片中显现出的建筑外形,终于研究出其内在的大木结构,并完好的复原了玉壶冰。 内部装修未按清朝风格 李永革说,复建前,建福宫花园只剩下8成多的基座。复建按照“原真性”的宗旨,园内11个殿座严格按照史料所表述的位置,一点也没有改变。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认为,复建后的建福宫花园没有改变原来的风格,坚持“四原”(形质、结构、工艺、材料),是一座文物建筑。 建福宫花园的内装修并没有完全按照清朝的风格进行,而是邀请了两位国外华裔建筑师曹凯文与司徒佐担任主设计。两人分别曾在香山饭店项目和中国银行北京总行项目的设计中与建筑大师贝聿铭合作。 复建曾起争议后获批准 李永革介绍说,建福宫毁坏多年,复建与否屡起争议,一派主张不动一草一地,而以古建专家罗哲文为代表的另一派则认为应考虑故宫整体风貌完整性,应重建。直到2000年,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才通过国务院批准,这也是至今故宫中惟一被国务院批准的复建工程。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人陈启宗介绍,复建建福宫花园耗资“绝对不到一亿元”,“非常省”。 ■资料 建福宫花园毁于神秘大火 建福宫花园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皇帝将他最钟爱的珍奇文物收藏于此,并经常在花园内写诗赏画。嘉庆时,下令将其全部封存,成了名符其实的宝库。 1923年6月27日,园内突然发起一场神秘大火,整座花园连同无数珍宝一夜化为灰烬。当时还住在紫禁城内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怀疑是太监们监守自盗,纵火毁灭证据。 自此,建福宫花园就沉睡在瓦砾之下长达80年之久。 ■数据 木料3000根 园内延春阁是由1000根6米长、40厘米宽的大木加工制成的木构件组成。花园的九大建筑复建共动用了3000多根类似的木料建成。 瓦件12万余 复建建福宫花园的瓦件总数为126309件,排成一列长达42公里,相当于马拉松赛程的距离。 金箔2800多克 建福宫花园内的建筑彩画之所以显现得富丽辉煌是由于使用了大量沥粉贴金来进行渲染,复建共用库金与赤金2800多克,用金量在同等面积中国古建筑中也堪称之最。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3 , Processed in 1.11792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