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址 1909年红十字会总医院外景 盆汤弄破旧的弄堂,作为历史的见证至今未被拆除 国际红十字会 1904年3月10日,中外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对千里之遥的东北民众进行战地救护、生产赈济和难民安置;5月15日,清廷命外务部照会瑞士,声明愿意加入红十字联约;5月29日,红十字会订立了暂行章程。于是,中国的红十字会便有了三个生日:1904年3月10日、5月15日、5月29日。 孙实甫的理想 被八国联军之乱打断 国际红十字运动于19世纪80年代传到中国台湾。1894年7月甲午海战后,开始在中国内地传播。旅日侨胞孙实甫长期在日本经商,目睹了红十字会在日本的活动,于是和志同道合者翻译国外红十字组织的章程,广为传播西方“人道”理念。孙实甫被认为是“中国倡导红十字会第一人”,西方红十字的“人道”理念与中国博爱爱人、行善积德的传统道德思想异曲同工,一经传播,很快得到社会认同。 1898年初,孙实甫通过驻日使臣裕庚向总理衙门呈请“仿行外国善举,创设红十字会,以赞军政”。清政府对于红十字会这个外来的事物,采取了积极的态度。1899年5月,清政府派驻俄使臣杨儒赴荷兰海牙出席了由俄国发起的减兵保和会,当时杨儒还代表清政府画押了几个条约文本,其中就有红十字会的《推广日来弗原议行之于水战条约》。1900年1月28日,杨儒上奏清政府,极力主张设立红十字会,并对创立之后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照此势头,中国创立红十字会指日可待。但此时恰逢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自顾不暇,创建红十字会的进程戛然而止。直到清末新政,一批有识之士上书言事,沉寂了四年的创办红十字会的呼声才再度沸腾。 清廷救援难民遭拒“红十字”紧急诞生 1904年2月6日,日军向俄国驻扎在旅顺口的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在东北地区爆发。旅居关外的各国侨民都在本国红十字会的资助下,乘坐印有红十字标记的船舶车辆逃离战区。清廷也派遣轮船到东北接运中国难民,但俄国政府却说所有港口都已封闭,他国船只不得驶入,通过官方出面拯救难民已行不通。 消息传到上海,知名人士沈敦和、任锡汾和施则敬等人联合中立的英、美、法、德等国代表,于同年3月10日成立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又名“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办公地点设在盆汤弄丝业会馆。这一举措得到清政府商约大臣吕海寰、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等人的大力支持。紧接着,清政府驻美使臣梁诚奏明了红十字会的宗旨和起源,并将日内瓦公会联约条款、各国及美国红十字会章程译成汉文,希望清廷能加入该会。 5月15日,清政府命外务部照会瑞士,声明愿意加入红十字联约。24日,清廷拨款白银10万两(各地绅商及衙门也劝募20万两白银),作为开办红十字会的经费。慈禧颁发懿旨:“此会医治战地受伤军士,并拯被难人民,实称善举……著颁发内帑银十万两,以资经费,传谕该员绅等,尽心经理,切实筹办。” 1904年5月29日,红十字会订立了暂行章程。同年7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该会成立后,立即前往东北接运难民。上海经济发达,便于筹集救济款项,但距离东北路途遥远,因此红十字会便在东北的牛庄、辽阳、新民屯、开源、奉天(沈阳)、海城、铁岭等处设立分会,扩大救济灾民、资送回籍和战后放赈工作。战争结束后,红十字会除了继续进行救济贫民、掩埋尸体、遣送难民以及医疗卫生等工作之外,还训练救护人员达数千人。 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中国红十字会 1906年7月6日,清政府派驻英公使张德彝赴瑞士签订日内瓦红十字公约,同年,又颁发内帑银5万两资助红十字会。1907年,清廷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派吕海寰为会长(1910年后由盛宣怀继任),次年,吕海寰为中外总董等办事人员制发了分金银铜三等的双龙红十字佩章和凭照,并拨款补助。1908年沈敦和等人在上海徐家汇花银1.64万两,购得地皮11亩多,请人设计图样,开始施工建筑红十字会的总医院、学堂和会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灭亡。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并组织董事会,公举沈敦和为总董,制定会员制度。1912年,中国被接纳为国际红十字会会员国。1922年成立地方分会217处。1928年,中国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1937年抗战前,地方分会已达464处,医疗机构262处,会员13.8万多人。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开展了大量的战地救护工作,1937年8月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下设37个医疗队。随着战火的蔓延,医疗队陆续扩展到150个。 1950年,红十字会总会由上海迁移到北京进行改组,周恩来总理亲自修改会章。改组后,红十字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性人民卫生救护团体。1952年,中国声明承认《日内瓦公约》,由此,中国红十字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在国际组织中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 链接 三昼夜战场救援 一本书传遍世界———红十字会成立由来 1859年6月24日,撒丁王国与奥地利在意大利北部索弗利诺的村镇进行激战。瑞士银行家兼慈善家亨利·杜南途经此处,目睹了激战后尸横遍野、血染山冈、缺医少药的惨况。他决定把随身所带的大笔现金用来帮助濒死的伤员。他派佣人采购了一批包扎伤口用的敷布、药品及其他物资,四处奔走,动员妇女参加护理伤员的工作。同时,又组成一个临时战地救护小组,连续三个昼夜紧张工作,挽救了许多垂危的伤员。 1862年11月,亨利·杜南撰写的《索弗利诺回忆录》在日内瓦出版。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许多建议:“应该不分国籍地特许医生和护理人员进入战场履行救护任务,战地救护机构人员一律佩戴或悬挂国际公认的统一标志,制定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战俘的国际法,把战时救护工作与非战时的国际救灾工作结合起来……” 《索弗利诺回忆录》被译成多种文字传遍全欧和世界。同时,杜南到欧洲各国游说,倡议成立救护组织。1863年“伤兵救护委员会”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日内瓦国际会议。“伤兵救护委员会”是国际性组织,但其成员都是瑞士人。为了表示对东道国瑞士共和国的尊重,决定以与瑞士国旗的“同型反色”———即白底红十字作为国际组织的统一标志。红十字标志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的象征。 1880年,伤兵救护委员会易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后来,还确定以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59 , Processed in 1.09465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