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城墙与长城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周子予

    提到城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倍感亲切,因为我们的祖先曾经建造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墙——“长城”。至于长城的产生,多数人都知道是秦始皇为了防范北方蒙古草原上匈奴的侵扰而在自己的边境线上建立起来的一道城墙。也有不少人知道,早在战国时期楚国,齐国,燕国,赵国,秦国都有长城。除了北边的三国秦、赵、燕的长城是防范匈奴外,齐、楚的长城主要还是防范周边国家的军事攻击。
  既然城墙有防范敌人的作用,那么我国最早的城墙是怎么产生的呢?据《淮南子·原道训》记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鲧是大禹的父亲,因为能够筑墙舜派他去治水。由于墙堵不住洪水鲧被舜杀死,这才有了禹承父业改堵为疏终于治水成功的故事。要按古书讲鲧是发明筑墙的人,也应该是建造城墙的发明者,而实际上我国早在新时期时代的晚期,祖先们为了防范野兽的搔扰和其他部落的进攻,就已经开始筑造城墙了。据考古发现,我国已知筑造的最早城墙是位于湖南省澧县西北约10公里徐家岗的“城头山遗址”。它属于大溪文化一期,时间超过6000年,至今残存的城墙还高达5至6米,整个城址平面呈相当规整的圆形,外圈直径325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中发现了夯土台基的祭坛,及祭祀用过的动物骨骼和陶器。城外有35至50米宽,深约4米的护城河,部分河道为人工开凿。开凿出来的泥土就成为了筑造城墙的原料。
  中国人筑造城墙的方法是夯土板筑法,方法就是先铺上一层厚厚的湿黏土大概30厘米左右,每个人用夯(砸土用的工具,最初是木夯、石夯)把一层黏土砸实后,铺上一层再砸,同时两边用木板固定,随着夯土的增高而增高。夯到需要的城墙高度,撤去木板城墙就筑好了。后来我们聪明的祖先又发明了“混合土”,筑墙时有用黄土、白灰两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夯筑的,有用黄土、白灰、沙子混合的“三合土”夯筑的,还有用黄土和糯米粥混合夯筑的。这些夯筑方法加强了墙体的坚固性。此外,还有更别出心裁的筑造方法,南北朝时期匈奴人赫联勃勃建立的大夏都城“统万城”,其城墙用蒸熟的泥土夯成,当时监工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已经筑好的墙上用铁锥刺,如果锥刺入一寸,那这个筑墙的人就没命了。残暴的统治者还将其尸体筑到城墙里,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看来不仅是长城,历代王朝在筑城时流淌的不仅仅是劳动人民的汗水,还有泪水和血水。
  自从有了砖这种建筑材料,它也开始用在了军事防御的城墙上。由于烧制城砖的成本较高,筑城又是很大的一项工程,因此最初的城砖只是铺在城墙的马道上、(上城墙的台阶)平台上,垒砌女儿墙(俗称“城垛子”)用。女儿墙以下的大部分墙体还都是土色,有的还在起着重要防御作用的城门的墙体上包裹城砖。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建造西直门地铁时,挖出了元代的城门“和义门”遗址,城门部分的墙体就是被城砖包砌的,以前的朝代大多也是这样。由北京元土城遗址公园和明城墙遗址公园可见,在城墙上大面积的包裹城砖开始于明代。元朝末年,已经占据江南大部分领土的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为他日后驱逐蒙古统治者,建立明王朝打下了坚实基础。而第一句“高筑墙”的含义就是加强防御修缮城墙。从这时起,凡是在他统治下的城市都在城墙上开始包裹了城砖。当地的乡绅有的上书认为这样太劳民伤财,但朱元璋还是坚持了这一做法。明朝建立后,上至国都南京(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下到一般县城,都开始逐渐在原有的夯土筑造的城墙上包裹城砖了。
  由于烧砖的费用很高,明朝为城墙包砖的过程也不是一下就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北京城就是在永乐十七年(1419年),开始在原先的土城东、西墙外包筑砖石。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而直到明英宗正统三年(1439年)时才在城墙内侧包筑完砖石,历时20年。可见明、清两朝所建造的有砖城墙,都是在五百年的时间里陆续包筑完成的。现在有些影视作品中,汉代、唐代的城墙表面大面积都有砖(应该是画上去的,墙也应该是现代材料)包砌,这是不对的。
  自从火药被大量的用于战争起,作为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最有保障的城墙,在热兵器大炮的轰击下,一次次地坍塌了。鸦片战争以后,古老的城墙更挡不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成为了摆设,面临着逐渐被拆除的命运。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清政府被迫同意将火车引入城内,在正阳门建立火车站。这样,进京铁路将永定门东侧城墙拆除一段,形成豁口入城,穿东便门北侧及西侧城墙取直向西,经崇文门瓮城而直达前门火车站。其结果,仅这段铁路就使北京的外城、内城拆开了三段豁口,崇文门瓮城被拆除。民国年间,1912年12月竣工的北京环城铁路,因铁轨修建在城墙与护城河之间,为使铁路畅通,又将北京内城的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等具有特色的瓮城全部拆除,使北京城墙再次遭到较大规模的拆毁,后又在城墙上开辟了后来的和平门,德胜门豁口,安定门豁口。日伪时期,在朝阳门南开辟启明门,阜成门南开辟长安门。日本投降后,改名为建国门、复兴门。
  新中国成立后,前苏联专家建议要建设现代化的北京,原有外城城墙被大面积拆除。1968年中苏关系紧张,为了备战需要和发展城市交通,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拆城活动。地铁开工建设之前,周恩来驱车沿城墙看了一周,指示把正阳门城楼和箭楼保留下来。周恩来显然看重这组古建筑对于天安门广场空间布局的重要性。早在1958年9月安排“国庆工程”时,周恩来就提出天安门广场的扩建,不能拆除正阳门城楼和箭楼。1966年地铁线上原为明清两朝天文观测中心的古观象台也被列入拆除对象。1968年12月21日,周恩来指示:“这个天文台不要拆”,要地铁绕行,使之得以幸存。修筑北京地铁时,工程部门因德胜门箭楼未阻挡地铁路线而未立即拆除。1979年,就在它行将被毁之际,全国政协委员郑孝燮写给陈云的一封信使其幸存。如今,北京城的老城墙只剩下了正阳门(前门)的箭楼、德胜门的箭楼、西南城的一段城墙和东南城的角楼及其一段城墙。
  现在全国保存完整的城墙也已经不多,除了西安城墙外,最著名的就是平遥古城了。这两年,平遥的城墙接二连三地倒塌,不禁让人痛心。我们呼吁在更多地利用它们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能更多地保护这些传承了数千年的城墙文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8 , Processed in 1.13736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