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56年前,曾跟她说:“北京这个历代的首都,竟然没有自己的地方戏,遗憾!你们用北京土生土长的曲艺演的戏,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地方戏。你们填补上这个空白,立了大功”!又说:“这种戏应该叫‘曲剧’;我给你们写出戏,演这出戏时,就把‘曲剧’的牌子亮出来!”不久,老舍先生交来一个歌颂新婚姻法的戏,名为《柳树井》。这出戏于1951年3月份公演,曲剧便正式诞生了。 她,自小爱动脑筋,而且喜欢追根寻源,常问“为什么”?她家乡在京东蓟县,由于她父亲是跑码头说唱乐亭大鼓的艺人,在唐山演唱时她降生了。她很小时就常看当地的皮影戏,她觉得影人随唱有动作,比父亲站那儿一动不动地唱好看。可是她又认为唱皮影的人,捏着半条嗓子唱并不好听。“我想:我长大了唱的时候,得向皮影学,加上动作;唱,还按我父亲的。”这就为她日后的改革创新奠定基础。为北京地方戏播下种子。 戏曲艺人在旧社会受剥削,受迫害,女子尤甚。因此她父亲不想让她干这行;她母亲则说:“长大了,找个主儿,跟人家过日子去吧”!然而她天资聪颖,久经熏陶,学会了不少唱段。她7岁时,随父赶盘山娘娘庙会卖唱,不想父亲病倒,只得由她顶替唱了两天。皆因嗓子好,形象好,唱得有感情,很受好评。此后经同行建议,父亲也需要她帮助挣钱,她终于进了鼓曲之门。 为培养她成材,她12岁时,父亲把她带到北京,投奔曲艺公会。正好会长、单弦名家曹宝禄是她父亲的师侄。经这位师哥指点,让她改学与乐亭大鼓近似,但很少有人唱的唐山大鼓,说“这样容易唱出名来”。并在第二年,曲艺界纪念祖师爷周庄王生日的组台演出中,把她安插进去。她以一段《黛玉归天》,一举成名。此后又给安排到几家大戏园,与名角同台演唱,并把她带进京、津广播电台演播,使她更为享名。她没有自满自足,积极向同台名角求教。她觉得王佩臣改革 的乐亭大鼓起伏鲜明,想到自己的唐山大鼓也得这么改改。不仅向王佩臣学习,又多方吸取好唱腔。经过十年试验,终于在1948年,她22岁时,改出一个既保持原味,又起伏多变、长于抒情的新戏种。曹师哥为之取名“奉调大鼓”。 她创成奉调大鼓,受到各方面,包括同行中同辈、前辈名角赞扬。她仍然没有满足。她觉得还应该加强表演身段,就又向白玉霜、于连泉(筱翠花)这一评一京两个剧种的名家学习,练身段、练脚步、练眼神。正巧,新中国建立后,政府要求戏曲演员演新唱新,配合时势政策宣传。她和同行们,限于文化水平,写不出新唱段,她建议:直接搬演从老解放区传来的小歌舞剧。由一人演唱,改为多人化妆彩唱。于是《四劝》、《新探亲》、《夫妻识字》等便搬上曲艺舞台,受到政府重视、群众欢迎。负责戏曲改进局工作的作家马少波和老舍二位都给予鼓励,并帮助加工。马少波说:“这样的演出,可以叫‘曲艺剧’。”老舍先生则说:“把‘艺’字去掉,就叫‘曲剧’,干净、大气!” 周总理对奉调大鼓和曲剧,都给予肯定,说:“老舍先生说得好,曲剧就是北京的地方戏。”1957年,曲剧排演《杨乃武与小白菜》,周总理看过说:“这个戏好就好在平反冤狱,而没有歌颂一个清官,借助的是两宫斗争。不落俗套,应该推广。”亲自委托中央文化部负责电影工作的夏衍副部长,帮助精练、提高,于1962年拍成彩色彩片,发行远及港、澳、东南亚。由此曲剧走向世界。作为创演人,她的大名也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 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她以曲剧《天仙配》选段和岔曲《庆中秋》荣获国际金质奖章;改革开放后,1984年,她应邀到美国,参加“东方说唱艺术研究会”;1992年,她应邀到台湾,讲学、演出,都起自她创成的曲剧。这里,笔者不讲,已经能有不少人知道了。她的大名是:魏喜奎!今年是她诞生80周年、逝世10周年之期。上月25日,在北京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包括缅怀会和演出。她的传人于红和张馨月,分别演唱了她的代表作:奉调大鼓《鞭打芦花》和曲剧选段《四季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