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谭徒马儿开山铺路《沙家浜》唱红刁德一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边雪霏

     银票包馒头 爷爷下大牢 苦心学大戏 终得拜恩师 救场如救火 一救成名角 仔细演反派 功夫在戏外———

  40多年前,我曾扮演过刁德一,听说电视里正在首播电视剧《沙家浜》,我特意从香港飞回北京来看。没想到刚到北京,电视剧《沙家浜》剧组就来看望我,还带来了扮演刁德一的陈道明写的亲笔信和《沙家浜》全套DVD。

  我不唱戏已经20余年,但当那些尘封的往事又被重新提起时,一切还都那么清晰。一张银票

  要了爷爷的命我并非出身梨园世家,父辈中也没有人唱戏。爷爷最早在刑部衙门管财务,后因为丢了银票被关进大牢。等到奶奶想起曾用过一张纸包了馒头,并在土筐里找回银票时,爷爷已经奄奄一息。最后,不得不用笸箩把他抬回家来,但没几天就去世了。

  之后,奶奶带着我父亲到处找营生。开始给人家做花盆鞋、朝靴。清政府倒台后没人穿这些了,就改卖洋袜子。可惜不久,东洋袜子大量涌入市场,家里就连袜子也卖不成了。

  刁德一是精心揣摩出来的

  我出演了各种传统京剧,也接触了不少现代京剧。最早《智取威虎山》在北京京剧院上演,剧名叫《智擒惯匪座山雕》,我在里面演杨子荣,是和我现在的夫人小王玉蓉一起出演的。后来在《青春之歌》、《党的女儿》、《草原烽火》中,我都出演了。

  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1964年的《芦荡火种》,也就是后来的《沙家浜》中的刁德一。开始知道让我演刁德一的时候,我直发愁,觉得这个角色一点都不像我。然而作为演员,又觉得各种角色都应该尝试一下。于是我就跑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把人家的内部资料借出来看,研究特务头子戴笠、研究日本特务,看特务究竟是什么样的。

  排演的时候很有意思,所有人分两组,正面人物一组,我和胡传魁、翻译官这些反面人物一组。我这个人物戏份很大,唱段也很多。我们首先排演,没什么可以借鉴,就一起研究怎么唱好。比如,刁德一的动作,拿烟斗的方法、说话的姿势,甚至皮鞋的亮度、徽章的明暗都是经过我们仔细揣摩、精心设计的。

  想唱戏气得母亲回娘家

  我记事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什么生意。我的两个哥哥仍在读书,可我已经没有了读书的想法。父亲虽不爱看戏,却有不少梨园界的朋友,最要好的是京剧界知名的李洪春先生。李先生曾在我家小住过一段,不少他的朋友、学生都来家里唱戏,听着听着,我喜欢上了戏。

  我8岁那年,想弃书学戏,可家里对此并不同意,母亲被我气得回了娘家。那个时候,谁家父母也不愿意让孩子当“戏子”,然而我却对唱戏着了迷。那时我家住在前门王皮胡同,出门就是中和戏院、广和楼、华乐戏院,耳濡目染,想不着迷都难。

  父母做出了让步,但要求我“要学就得上科班”。有一天晚上,我在李洪春先生面前长跪不起,请求他介绍我去科班学戏。李先生也很愿意,只是怕惹我妈妈生气,才一直没答应。看到我真有诚意,二话没说,第二天便带我去了荣春社。几经周折终成“谭徒马儿”荣春社是我科班生活的开始,但在那儿并不顺利。我想学小生,老师说我这长相不成。于是就先学了几出昆曲,又学了几出京戏,但一直没有归行。突然有一天,老师叫我和另外几个人收拾好铺盖,雇好洋车回家,还给每人发了一个信封,让回家给大人看。到家了才知道,我是让老师给休回来了。

  我只好去钟表店当了学徒,但心里老是放不下学戏这档子事,整天愁眉苦脸。李洪春先生看我这样,又想方设法找到了刘盛通先生,希望他能收我为徒。于是,在粮食店街的兴盛馆,行了拜师礼,刘先生成了我正式拜的第一位恩师。
  跟刘先生学戏,我很认真。直到有一天,刘先生对父亲说,“这孩子太聪明了,我没什么可教他的了,是不是还叫他回去啊?”于是,我又回到了荣春社,但没什么正式上台的机会。

  谁也没想到,我第一次登台竟是救场。那次演员感冒了,我临时救场,谁知道,这一演就是一个月。我的名字马崇礼,也改成了艺名马长礼。

  我十六七岁的时候,进了变声期,行话叫“倒仓”。一“倒仓”,正戏就唱不了了。直到解放后,我才算走上正轨。在中和戏院唱完《姚期》,又和裘盛戎先生合演了《铡美案》。而后我又得到了谭富英、马连良两位先生的肯定,愿意收我为徒。

  说起收徒,当时还真有点尴尬。那天在天津第一饭店,马先生宴请同行举行拜师礼,谭富英先生身体不好没去。当时,有人提起谭先生也愿收我为徒。马先生随即化解道:“哦,我今天不收徒弟,我收干儿子。”所以我后来拜的是谭富英先生,马连良先生是我义父,也就有了“谭徒马儿”之说。

  我是电视剧《沙家浜》最忠实的观众

  电视剧《沙家浜》播出,我可是最忠实的观众。陈道明在给我的信中有“仰仗您在创作上的开山铺路”之类的话,我认为是太客气了。我一直很喜欢陈先生演的角色,在此前也曾有人让我猜测将由谁来出演刁德一,我就猜应是陈道明。他演戏很深沉,很谨慎。这部剧我还没看完,但是我相信后面会有更精彩的演出。

  早年小儿子和他妈妈定居香港,我一个人在北京觉得闷得慌,也便跟着去了。这几天,我就要回香港了,幸好有DVD,我可以拿着光盘到香港去看。今年我已经76周岁了,在香港经常思乡。

  现在5个子女也都长大成人,虽没有学京剧,但是都没有出文艺圈。大儿子马瑞平当年学的是小提琴,二儿子马瑞增学的是舞蹈,现在是北京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二女儿王葵的丈夫杜镇杰现在是北京京剧院演员,也已经是梨园明星了。

  这么多年,我家里没有一张完整的全家福,一是因为我本就不爱照相,二也是因为孩子们都不在一处。年纪大了,还是希望回北京来,大家聚在一起热闹些。讲述人!马长礼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5:30 , Processed in 1.07894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