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细数买卖街吆喝犹存柴米油盐酱醋茶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陆元 方义

布巷子里,依然可寻到昔日布店的招牌

细数买卖街吆喝犹存柴米油盐酱醋茶

布巷子旧影
  有求有需 打磨厂紧傍肉铺布店 招商引资 铺面房成就大栅栏街———

  老北京各行各业的市场遍布全城。至今北京的胡同、街道的地名,仍留有不少昔日商家店铺的印记。去看看这些市场的旧址,便能体会到过去的繁华、热闹与辛酸。

  买卖地名多有内在关联

  老年间的店铺,不像现今的超市或百货商场样样俱全。它们多为单项经营,分工明确。卖帽的不卖鞋,卖肉的不卖鱼。但人们也懂得规模效应,就像现在茶商扎堆马连道形成茶叶街;酒馆聚集三里屯形成酒吧街那样,经营同类商品的店铺集中一地,能够聚拢人气,壮大声势,日子久了就连地名也成为招牌,令人一望而知是何去处。例如前门大街东侧正在拆迁的布巷子,因以往聚集着多家布店而得名,至今巷里还有许多老屋门额上留有昔日布店的字号招牌。

  有趣的是,许多以经营商品得名的胡同名称,彼此之间还有着连带关系。前门地区的肉市街曾有多家肉铺,切肉需用刀子;布巷子及大栅栏一带曾有多家绸布店,卖布需用剪子,于是附近就有一条以打造刀剪著称的打磨厂胡同。珠宝市街和廊房头条曾有多家金银首饰店,需用叫作“戥子”的小秤,于是在前门护城河畔就有一条专卖戥子的戥子市胡同。制酱需用大量的粮食,而六必居酱园恰好就开在大栅栏南面的粮食店街上。东四南大街路西的灯市口,自明代就是卖灯赏灯的地方,在路东不远处就有一条灯草胡同与之为伴。灯草,就是点灯用的灯芯。

  招商引资建“廊房”大栅栏脱颖而出

  市场的形成,有经济规律,也有人文历史因素。元代的积水潭包含前海、后海,是运河终点卸货的码头,因此在北岸的斜街一带(今鼓楼西大街)产生繁华的市场。

  明代永乐皇帝定都北京时,为招商引资,在各城门口营建商用铺面,称为廊房,但最终只有正阳门外的廊房成了气候。长盛不衰绵延至今的大栅栏商业街,原名就叫廊房四条。因为明代朝廷的五府六部(除刑部设在西单)都在正阳门里,京官退朝,外官进京,都要应酬交际、送往迎来,自然带火了正阳门外的生意。到了清末,京奉、京汉两大铁路的终点站夹正阳门而建,商业街进而紧贴到箭楼弧形的瓮城脚下,形成了帽巷与荷包巷。

  清朝不准汉人在内城居住。南方举子进京赶考必经卢沟桥,过了桥必进广安门,而广安门内大街的东端正是宣武门以南地区。遍布宣南的会馆,最初就是由饱尝科举艰辛的京官们,为造福同乡举子而发起集资兴建的,所以会馆名称皆冠地名,大者冠省,如湖广会馆;小者冠县,如绍兴县馆。举子们考试前住在宣南的会馆里读书会友,熟悉了宣南风物,待他们升官发财后,自然会首选宣南卜居。也有些无房的官员,索性就以会馆为家,如福建人林则徐就曾住过骡马市的福州会馆。1912年鲁迅随教育部由南京迁来北京时,头几年也住在绍兴县馆。

  进士出身的官员们需要文化消费,这才带火了会馆区附近经营书籍古董的琉璃厂一条街。官员们还要满足口腹声色之欲,这就兴旺了正阳门外的商业娱乐业餐饮业。举业不成,难回家乡的,也有人转行做起了生意。至今著名的臭豆腐,就是由安徽举子王致和在宣南的延寿街上首创的。

  “东富西贵”正确的解释

  北京人都知道“东富西贵”这句话,很多人误以为“东富”是指王府井商区,“西贵”是因为西城的王府众多。其实东城王府也不少,而且在清初,最显赫的三家王府都在东城,即南池子的多尔衮摄政王府、东华门外的阿济格英亲王府、东单三条的多铎豫亲王府。

  北京人常说的“西贵”,实际上是指聚居在宣南的汉族高官,名气最大的要数住在珠市口西大街的纪晓岚。而“东富”,则是指宣南地区以东的前门大街周边的富商。
 地名寻踪:柴米油盐酱醋茶

  人们常说过日子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

  茶”。有趣的是,这“七件事”在京城地名中皆有迹可寻。

  柴

  大木厂贮材胡同里卖柴

  劈柴胡同在西城区二龙路北,因清末建有辟才小学而改称“辟才胡同”。劈柴胡同南边有个大木仓胡同,旧称大木厂,在明代是官府贮存和加工木材的场所,劈柴胡同因在那里就近将大木厂的下脚料作为柴火出售而得名。

  柴棒胡同在安定门内大街路西。

  米

  明代聚米商

  清代住高官

  米市胡同在菜市口东,明代称米市口,是米商聚集地。清代住过曾为顺治皇帝起草遗诏的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军机大臣潘祖荫等高官。米市胡同43号院是南海会馆旧址,大院里套着许多小院。当年康有为住过的小院因生有七株槐树而得名“七树堂”,如今小院里仅剩下一株枯树。

  细米巷在广渠门内大街路南,以前附近还有细米厂、米市口,曾是粮食市场。

  白米仓胡同在东四北大街路西,明代曾设有粮仓。另外东城还有禄米仓等街道。

  油

  皇帝想把“油”变成“水”

  明代的天启皇帝名叫朱由校,他禁止别人说“油”字,皇宫御膳房使用的芝麻油也要改称“芝麻水”。但是民间不管这些禁忌,北京城还是留下了许多带“油”字的胡同名称。

  油坊胡同在宣武门东北。

  油篓胡同在西城孟端胡同以东。

  油房胡同在西城丰盛胡同以西,后改成北榆钱胡同。

  盐

  官盐店老房

  保存至今

  盐店大院在东四隆福寺商场东边。胡同中的24号院保存着清代官盐店老房,是东城区文保单位。官盐店老房的木质垂檐上雕刻着精致的万字锦地和缠枝牡丹,还留有昔日悬挂招牌幌子的铁钩。清代盐业由官府垄断,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盐店大院里的官盐店相当于官府经营的盐业批发总店。

  酱

  官员赞助修王府

  大酱坊胡同在西四南大街路东,现存礼亲王府遗址。首任礼亲王是清初的四大贝勒之首代善。相传兴建礼亲王府时,皇帝下令各省总督、巡抚都要出钱赞助,因此旧京有句谚语:“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言其房屋又多又好。

  小酱坊胡同在大酱坊胡同南侧。

  酱房东巷在北新桥头条以东。

  醋

  作坊成名“张”改“章”

  醋章胡同原名醋张胡同,在菜市口西,这里因曾有张姓人家开的制醋作坊而得名。

  酒醋局在钟楼北,现名国旺胡同。

  茶

  专雇“招待员”可以打“驴的”

  东茶食胡同在崇文门外新世界商厦南,始于明代。旧有茶房(喜庆事招待员)聚集待雇的场所,称为“茶口”。

  西茶食胡同在宣武门东南,现为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所在地。北侧曾有赶驴市,是游客出城打“驴的”的驴站。以前逢白云观庙会时,这里的毛驴无须主人跟随,会自己将游客驮至庙门,即便游客要往别处去,毛驴也不会同意,是庙会上的一景。

  大茶叶胡同、小茶叶胡同在白塔寺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17:15 , Processed in 1.09910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