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觉悟:是遗产也是基因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冯骥才

    人类文化遗产观是怎样形成的?———

  明天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本刊推出4个版的文化遗产专刊,以唤醒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文/(中国民协主席、著名作家)


  遗产是个古老的词汇。它的原始概念是先辈留下的财产。在这种传统的遗产观中,遗产只是一种私有的物质财富。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遗产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人们开始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物视作遗产。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遗产,就是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公共的、精神性质的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热爱,世代传承。

  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在《法国对遗产的认识过程》中说:“在过去20年(他指二十世纪后半期)遗产的概念已经扩大,发生了变化。旧的概念把遗产认定为父母传给子女的财物,新近的概念则被认为是社会整体的继承物。”

  这种崭新的遗产观的产生,缘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型。

  人类的文明由远古到今天,一共经过两次“转型”。一次是由渔猎文明转为农耕文明。在中国,差不多是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在那时人类不可能懂得遗产的保护,所以渔猎文明荡然无存。再一次就是今天,正在经历着由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化。在文明转型期间,新旧事物的更迭非常无情。而且人们不是很快就能看到正在逝去的事物内在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遗产的消亡正是在这种“物换星移”的时候。因此说,谁提早认识到遗产的价值,谁就能将珍贵的遗产留住。迷人的巴黎和罗马就是靠着一种前瞻性和先觉的眼光才得以保存下来的。

  历史地看,新的遗产观最初总是被一些有识之士顽强地表达着,比如法国的雨果和梅里美。由于这些人不屈不挠的努力,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然后形成了遗产保护的法律文件。在二十世纪上半个世纪,英国、意大利、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就有了各自范畴不同的遗产保护法。

  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全球现代化的加剧,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受到惨重的摧毁。这促使新的遗产观被广泛地接受。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世界遗产公约》和《各国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建议案》。这表明当今人类在遗产保护上的自觉。

  人类的文明史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自发的文明,二是自觉的文明,三是文明的自觉。有了文明的自觉就有了文明的保护。

  然而,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总是一步步的。1972年联合国的《世界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时,人类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还不完整,只看到了遗产的物质性一半,还没有看到另一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静态的,是实体。比如文物器物、经典古籍、大文化遗址、重要的历史建筑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广泛得多,但常常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这中间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等。

  然而,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共同认同的,它常常被认为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共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它直接表达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相互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比如中国人的民族性情还有亲和力,就不表现在颐和园和故宫上,而是鲜明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之中。故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学者。韩国人早在1967年就把江陵端午祭列为韩国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了。由于他们不懈的努力,这种前卫的遗产观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共识。终于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法》。六年后(2003年)进而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至此,人类将另一半文化遗产拥入自己的怀抱。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上有好几种叫法。如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等等。我们过去习惯称作民间文化。现在为了与国际上的称谓相协调,便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遗产的内容由物质的、有形的、静态的,延伸到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的、生态的,显示了当今人类对自己的文明创造的认识进了一大步。只有进入了现代社会,才会把前一阶段文明视作遗产。因此说,当人类相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倍加珍视与保护时,一个现代的完整遗产观便形成了。

  此时,我们可以告慰先人:我们将把你们在几千年里创造的文明精华和美好的传统保存与传承下来,并传之后世。让人类的历史长河不中断,让多彩的文明更灿烂。
  我们为什么传承?

  文/本刊编辑部

  明天,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自去年12月26日起,本报在《天天副刊》每周以一个整版的篇幅连续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至今已达21期。

  这21期报道,内容很丰富,涉及谜歌、民乐。但坦率地讲,报道做得比较落寞,读者反应不甚强烈。这落寞,也正是一位位传承人经历着的境地。

  这落寞,早在我们预料之中。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传承?

  几乎所有人,现在都感受着贫富分化的折磨。但其实你我每一位,都平均地享受着一份巨额的遗产。不分高低贵贱,人人生而享之。那就是老祖宗给咱们留下的传统文化遗产。

  这笔遗产,并不是人人时时地惦记着;但只要一说,谁都不难明白。

  难题是,有谁搞得清这笔遗产的数额、性质、有效期吗?搞不清楚,又谈何继承、享用?

  难题中的难题,是这笔遗产中“非物质”的那一部分。

  有人说,“看得见、摸不着”是“非物质文化”的一大特点。可如果没有人去“摸”,去摸这份属于咱们自己的家底,那将来,咱们什么也“看不见”了。

  于是我们默默地掮起了自己的责任。本报记者从去年年末起,奔赴全国各地的城镇乡村甚至穷乡僻壤,开始了对“传承人”的一次次追踪、对“非物质文化”的一片片捡拾。在报道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加深着对“非物质文化”的理解。

  “非物质文化”不仅是你我的遗产,也是你我的基因、你我的名片。

  是什么让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如此独特、互不相同?除了我们的黄皮肤、普通话,还有我们的“非物质文化”。

  是什么让我们拿得出手并拿去影响其他文化种群?我们不能逼着洋人都学会了中国字然后去读《史记》,也不能把雄伟的故宫搬到国外搞巡展,因此,靠的还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它可以通过人员流动、文化交流、商业流通,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撒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当然,与“影响全人类”的宏大愿景相比,眼前更严峻的现实是,这些“非物质文化”中相当多的品种,正在我们自己家中的不知哪个“角落”荒着,不为人知。

  上海市70多种传统民间工艺中,就有11种已经失传,还有不少濒临消亡。

  有一位读者告诉我们,在他家乡,许多民间文化都已消失,例如春节时的玩龙灯、舞狮子、唱戏、拜四邻等活动、仪式。每次因思念而回到故乡,但回去后反而乡愁更浓,因为他所惦记的都已消失。

  这“消失”不仅是由于我们的轻忽,其背后更深刻的原因,是许多民间工艺赖以发展的农耕文化环境,已被快速到来的全球化和现代化所替代。手工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弱,这使得后继乏人。“我才不学这玩意儿呢!”许多工艺师傅的子弟纷纷逃避。   就目前保护工作的现状来说,特别是相比文物保护的力度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确实要亟待加强。从容易丢失的角度来说,也比物质文化遗产更珍贵。

  最近江苏在全国率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建立并公布“遗产档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它规定,导致“遗产”灭失的,有关人员要受罚。该省苏州市最近推出一项保护措施,每两年评选一次“苏州民间工艺家”。这意味着这些民间工艺者的待遇问题得到了切实的解决。

  文化部日前公布了首批518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本报已经完成的这21期“传承人”系列报道,放在这些项目中,不过是九牛一毛。我们也并不绝望,因为这些报道已日渐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果说“非物质文化”是遗产,那我们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破产;如果说“非物质文化”是基因,我们不能让它在我们身后消亡。

  让我们一起来传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8 12:37 , Processed in 1.09010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