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和永定门重新串起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见证了北京城昔日的历史,那城门下悠远的驼铃声、城墙边的鸽哨燕鸣深深印在老北京人的记忆深处。随着时光流逝,北京高楼大厦渐渐多了,北京的老城门城墙也在渐次消失。为了让今天的人们再次触摸古老的北京,再次领略这座历史古城的昔日风貌,北京市启动了保护城门城墙的一系列工程:新建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和修缮后的明城墙遗址公园为北京居民提供了一个可以“触摸历史”的休闲场所;永定门城楼的复建重新串起了北京的中轴线,并与上世纪80、90年代修复的德胜门箭楼、内城东南角楼、正阳门城楼箭楼共同成为一道具有老北京特色的风景线。在现代化的新北京图景中,这些老北京城的遗迹让北京古韵犹存,新建筑与老城门城墙交相辉映,让新北京更具风采。 今日现场 明城墙遗址公园再现古韵 青翠的绿草间点缀着各种鲜花,参天的古树舒展着天然的绿伞,一段绵延古朴的明城墙以及那深沉凝重的角楼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沧桑。城墙下是一片都市人的乐土,年轻的母亲带着哑哑学语的孩子在城墙下游戏;恋人们沿着城墙在残垣间悠闲漫步;老人们安静地坐在街心花园中望着城墙凝神,古城边几十年前的往事涌上心头…… 80岁的孙立增老爷子从小在这里长大,虽然现在搬离了市中心,但还时不时地回来看看。坐在城墙下,他感慨地对记者说,童年时捕鸟、放风筝等嬉戏的场景仿佛又重现在眼前,这里的重建让许多老人梦里的回忆变成了现实。 这是北京的明城墙遗址公园,西起崇文门三角地东到东便门角楼,共长1600余米,它像一个缩影向今天的人们展示着古城墙的气派。作为北京市建国以来最大的文物保护项目,明城墙的修复体现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宗旨,整个工程共迁出2600余户居民,拆除各类建筑6000余间,同时铺设绿地12万平方米,彻底改善了这一地区的城市环境。走在城墙根下,人们深深地感到,古老文明的恢复与保护让今天的城市更有内涵。 亲历者访谈 永定门串起北京中轴线 现在人们从南二环经过时,就会看到那座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屹立在路边,古朴的风韵犹存。在城楼周边,昔日杂乱的景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鲜花绿草与整齐的甬道。复建的同时,有关部门还亮出并修复中轴线南端标志性文物——燕墩,中轴线两侧百余年来被湮没在破旧平房中的先农坛和天坛古坛墙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天坛公园西坛墙外,一片万米大绿地赏心悦目…… “永定门复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完整了北京的中轴线,它成为北京中轴线上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王有泉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永定门被彻底拆除了。从此,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如同一根断了线的琴弦。在文物专家的呼吁下,北京启动了永定门复建工程,此次复建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地恢复了永定门城楼的原貌,而且设计了城楼内的竖向楼梯,以方便将来游人游览。同时,修建中露出了昔日被湮没的天坛坛墙和先农坛坛墙。 百姓故事1 追着“拆墙大军”一路画下去 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高级美术师张先得经历过北京旧城的景象,幼年在北京城墙下长大的他对老城门城墙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北京拆掉旧城的时候。他几乎是随着拆城墙的“大军”一路画下去,城门城墙拆到哪里他就画到哪里,画下北京城门城墙的旧貌是当时他力所能及的保护城门城墙的唯一做法。 70多岁的张先得告诉记者,北京的城墙城门是历史的载体,他所画的老北京的城墙城门都配合了当时各城门的民风民俗。现在的人们更多的只能从旧照片和画中感受城门文化,由于脱离了当时的环境,除了有中轴起点的永定门外,其他城门的复建也大都没有意义了。所以,现存无几的城墙城门一定要更加重视并实施保护。 百姓故事2 捐城砖市民用坏几辆自行车 北京的城墙修缮离不开普通市民的支持,据介绍,修建明城墙遗址公园时一共用去了约200万块砖,其中五分之一是旧城砖,这中间相当一部分来自市民捐赠。明城墙遗址公园已经建成好几年了,可当年古建公司收城砖的负责人现在还经常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隔上三五天,就骑着一辆自行车,驮着两块老城砖过来。据介绍,这位老人捐城砖都快十年了。古建公司经理李彦成介绍,还有一位老人,在修建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时候经常推车来捐砖,往来运砖的自行车就推坏了好几辆。而这位老人至今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整治前的明城墙遗址。
修缮后的明城墙遗址公园。高铭摄B128 明清北京城门名录 紫禁城:午门、西华门、神武门、东华门; 皇城: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天安门、西安门、地安门、东安门; 内城: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 外城: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 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建筑 永定门、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神武门、北上门、景山门、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鼓楼、钟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