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胡同不断拆迁 老字号会不会消亡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因拆迁而引发的食客潮风波,让北京前门地区的门框胡同再一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或凭吊、或缅怀、或感慨、或寻觅、或流连……随着近期媒体报道的升温,每天涌向前门地区的游客越来越多。刘志强就是其中之一。

  刘志强说,他是在北京通州区长大的,当时年幼的他每星期最快乐的,莫过于跟着父亲进城,“进了城就会去前门吃爆肚和卤煮。那个香味儿啊……”“我是从电视上看到前门老字号要拆迁的,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似乎一下子回到了非常遥远的过去。”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前门的刘志强说。

  3月12日,刘志强兴冲冲直奔前门,殊不知早已物是人非。前门大街东西两侧废墟成堆,鲜鱼口里的长春堂老药铺和长巷头条里湖北会馆只剩一片瓦砾,月盛斋、都一处烧卖馆、老正兴饭庄等老字号早已关张,“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此时也人去楼空。“从天安门广场远远看去,只有肯德基和麦当劳偌大的标志清晰可见,心里空荡荡的,有种说不出的遗憾。”刘志强叹道。

  老字号当年鼎盛一时多达20家,如今仅剩4家

  “现在一碗羊杂汤卖4块钱,如果到时候卖10块,还会有人愿意吃吗?”

  事实上,“老北京”无人不知门框胡同和门框胡同的老字号。据说,门框胡同小吃当年曾发展到近20家:复顺斋酱牛肉,年糕王,豌豆宛,馅饼路,年糕杨,豆腐脑白,爆肚冯,奶酪魏,老豆腐馄饨康,同益轩羊肉,褡裢火烧,德兴斋烧羊肉杂碎汤……

  而如今,这里的老字号只剩四家:爆肚冯、卤煮陈、月盛斋和瑞宾楼。每天,来自各地的食客———无论是不是“老北京”也不管以前是否来过,都会把这条狭窄的胡同挤得水泄不通。

  有人说,门框胡同不需要看着牌号找,在前门大街闻着味儿就能寻到了——“一股涮羊肉的小料香”,就是这条胡同的招牌。胡同两边,一家挨着一家挤满了小饭馆。

  现在,这条胡同又多了一个风景,那就是每天排着长队的食客。为此,卤煮陈的门口还专门贴出了一张告示:“本店暂不拆迁”,提醒大家不要蜂拥而至。老板告诉记者,由于还没有找到新址,估计要到5月份才会搬。同样,一个月来,爆肚冯也是生意火爆,年近五旬的磨刀师傅老张说,客流量的剧增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了保证爆肚的原汁原味,他们只能天天起早摸黑。

  相比之下,月盛斋的传人马国琦则有些“特立独行”。他说,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砸了前人辛苦创下的招牌。因此,他每天出售的“招牌菜”烧羊肉、酱牛肉的数量都非常有限,经常是在开店后一个小时内就卖完了。

  3月12日下午2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这条胡同,虽然不是吃饭时间,但爆肚冯、卤煮陈的门口依然人流涌动,而月盛斋则显得冷清许多。进去一问,才知道所有小吃都卖完了,一些没有吃到的顾客迟迟不肯离去。老板马国琦坐在柜台旁边,看上去很疲惫。他说,对于以后,他一无所知。如果回迁价格过高的话,他也许就只能永远离开这里了,“现在一碗羊杂汤卖4块钱,如果到时候卖10块,还会有人愿意吃吗?”

  小小的胡同,到处贴满了拆迁的告示,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关于“二月十五日启动大栅栏文保区煤市街以东”拆迁工程的事宜。其中,爆肚冯、月盛斋、卤煮陈和瑞宾楼褡裢火烧等老字号都榜上有名。

  按照规划,到2008年,前门大街取消其交通功能,建成传统的商业步行街,与王府井步行街相比,更突出老北京的原汁原味儿。步行街由京味文化、中外美食、品牌购物、休闲保健等功能区组成,沿途有阳平会馆、前门古建群、天乐园茶楼等9处重点景观及80多家中华老字号,形成“3线、5片、9点旅游线”。

  “那些仿古的新房子,会像是衣着簇新而光鲜的木偶一样,游荡在这里,却失去了这里原本拥有的表情、文脉和魂儿”

  对于前门地区百年老店的这种大规模拆迁,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痛心地说:“只剩下一个故宫和前门楼子的北京,该是多么的孤寂和不谐调!”

  “我从小在前门外打磨厂这条街上长大,一直到21岁去北大荒插队离开。”肖复兴说,“两年多前,我再回到这里,让我惊讶的是,许多以前的记忆被现实涂抹得面目皆非,许多原来的老院子老店铺已经拆光……”

  在胡同文化熏陶下长大的肖复兴,对前门和前门地区的老字号有着深厚感情。在他的眼里,这里的街道是有生命的,充满着喜怒哀乐。

  两年多来,肖复兴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城南旧事》这本新作上。在《前门,老北京的心肝宝贝》一文的开头,他写道:“2006年的第一天,我又来到前门大街。大北照相馆、一条龙清真馆、都一处烧卖馆、老正兴饭庄等老字号,都已经关闭,门窗上贴出了拆迁他处的巨幅告示……也就是说,前门地区的东侧,这片北京城明清以来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商业老街区,即将化为乌有。”

  和肖复兴一样,很多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于老北京胡同的拆迁,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一个拉着人力黄包车的张师傅对记者娓娓道来:要去门框胡同,不妨从廊坊头条经过,这也是一条老街。刚进街口,就能看见卖旗袍的,旁边便是一家销售文房四宝的小摊,里面也卖各种老祖宗传下来的小玩意儿。叫卖声此起彼伏,老北京的味儿从这里开始飘了出来……

  这条窄窄的旧胡同,夹在几条卖杂货的胡同中间,一点都不显眼。据说,门框胡同出现于清朝光绪年间,当时附近经商的人们集资在胡同里搭建了一座财神佛楼,用石板将佛架起,远远望去,就像门框一样,因而得名。

  现在,佛楼早已不存,只留下了当年的石板,与名称更加贴切,只是已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其中的故事。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作家冯骥才再度呼吁,民族文化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生命。“北京的老胡同和四合院不仅仅是风貌建筑,它还有大量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痕迹。它的民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独特的审美,都保留在不同的历史街区里面,街区消失,这些文化就消失了。”

  同样,著名的“胡同保护主义者”华新民也认为,有了胡同,北京城的每一寸都是活的;拆了四合院,胡同消失了,北京将是一座正在死亡的城市。“俗话说,触景生情,景都没有了,情归何处?”

  对于规划中的前门商业步行街,肖复兴反问,“哪怕日后建造再逼真仿古的建筑,还能够真的恢复原来的面貌吗?还能够散发出原本的气息吗?那些仿古的新房子,会像是衣着簇新而光鲜的木偶一样,游荡在这里,却失去了这里原本拥有的表情、文脉和魂儿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15:47 , Processed in 1.09628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