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诗意”沙尘暴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洁宇

  ◆文苑英华

  沙尘暴肆虐北京其实已有很多年了,只是从前没人冠之以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名称而已。在老北京的民间,一直有“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说法,指的也就是包括沙尘在内的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对于每年春天的漫天黄沙,大多数北京人都已习以为常,而且几乎把它当作这个城市的特色之一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习以为常的东西往往是既不生烦恼也不生美感的,但对文学艺术的创作者来说,在习以为常的、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却处处可能发现“诗”与“思”的宝藏。即便是那些在常人眼中毫无美感的东西,在进入文学描写的视野之后,也可能被发掘或是被赋予特殊的艺术美感。

  对北京沙尘暴的描写就是这样。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时称北平)一些诗人的作品里,常能发现对风沙的描写。进入诗境的风沙,不仅呈现出一种荒凉颓废忧郁的独特“美感”,同时更烘托出“故都”北平沧桑的历史形象。风沙之“景”与诗人苦闷寂寞之“情”交融一体,倒把恼人的沙尘暴塑造成那个时代一个独特的诗歌意象了。

  卞之琳有首诗,题目就叫《风沙夜》:

  这座城/是一只古老的大香炉/一炉千年的陈灰/飞,飞,飞,飞……

  把风沙比作香炉里的千年陈灰,把这个古都比作一个古老的大香炉,在充满象征色彩的诗意里,对古城古国衰落破败的思考和慨叹跃然纸上。

  与卞之琳有相似诗风的何其芳,在1935年春天也写过一首题为《风沙日》的诗:

  忽然狂风像狂浪卷来/满天的晴朗变成满天的黄沙……/卷起我的窗帘子来/看到底是黄昏了/还是一半天黄沙埋了这座巴比伦?

  遮天蔽日的风沙中的古城北平,在何其芳的想象里,是传说中的历史古国巴比伦。古老的文明在历史的尘埃中终成废墟,这似乎是一个寓言,是诗人在向世人昭示旧北京甚至旧中国的衰败命运。

  在自然的沙尘里坐想民族的历史与未来,这是诗人与智者的境界,也是诗歌对于日常生活的一种提升。其实,并不是因为寒冷的风沙磨砺了诗人的感情,他们就满腹牢骚;也不仅是风沙和寒冷才让诗人感到如同置身荒原,他们的苦闷其实更来自内心的寂寞和焦渴。所以,在他们的诗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风沙的描绘,更是一种在日日夜夜的“风沙”中积蓄起来的灵魂焦灼与痛苦。即如何其芳作于1935年3月的《病中》:

  想这时湖水/正翻着黑色的浪/风掠过灰瓦的屋顶/黄瓦的屋顶/大街上沙土旋转着/像轮子,远远的郊外/一乘骡车在半途停顿/四野没有人家……/四个墙壁使我孤独/今天我的墙壁更厚了/一层层风,一层层沙风沙的“墙壁”加厚了诗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的隔阂。诗人表面上诅咒风沙,实际上诅咒的却是社会气候的干冷压抑。这沙尘不再仅仅代表自然环境的“荒凉”,更成为了社会现实“荒芜”甚至“荒谬”的最好象征。

  与卞之琳、何其芳一样,在北京长大的诗人林庚也有过描写“风沙之日”的句子。在他的诗里,有沙尘天里“惨白的”、“晦涩而无光”的“日影”,晦暗不明的太阳躲在沙尘的幕后,不显光芒、不露热情,在诗人的眼中,就像是“二十世纪的眼睛”,悲剧性地预示着现代人的命运。

  风沙的寒冷和干燥,加上北平老城的陈旧与荒凉,加深了年轻诗人们寂寞悲凉的情绪。因此,在各种与“风沙”相关的诗歌作品中,到处体现出相类似的心态与体验。最直接的是曹葆华,他的诗句———“尘沙蒙蔽了锐敏的两眼,∕礼教枷锁着活泼的性灵”———明确地把自然的风沙与束缚精神的力量并置一起,“风沙”超越了现实的和自然的层面,化为了一种荒凉、衰落、冷漠、隔膜,甚至精神压抑的象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04 , Processed in 1.10145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