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四合院北京的第二座城墙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静

四合院北京的第二座城墙


 
    安居,在如今大多数人的心中,并不是一个快乐的话题。那是吾辈人几乎要倾其所有才能换取的北京城中的一处安身之所。但这围墙之内,钢筋水泥的窝总缺少了点什么,是一份温馨,还是一份悠然自得,说不清。

    种种的缺失逐渐累积,还原成一座四四方方的院落——四合院。那是现如今在名人故居或在某个匆匆路过的胡同中的偶然相遇,却曾是捏合了老北京城的最活跃、最有人情味儿的细胞。

    老舍的儿子,学者舒乙曾痛心地说:“北京现在是在拆第二座城墙,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的第二座城墙。”而这种痛,同样痛在我们心上。

本报记者  刘静

像历史小说一样耐读——四合院的前世今生

    曾用《城记》记录下北京古建筑的王军将带我们怀念这四方之间的魅力,却也感受其   然倒塌的痛楚。

四合院◎胡同  13世纪的天才设计

    城市从来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元朝人赋予了城市一座温暖的骨架,并用承载着生活百味儿的四方地界让这个城市骨肉相连。这骨架便是北京的胡同,那充盈着其中孕育出人间烟火味道的庭院便是四合院。二者如骨肉般纠缠,绵延出每一段酸甜苦辣的日子。

    “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城门可望彼城门也。”“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马可·波罗

    历史闪回

    这让马可·波罗看傻了眼,不可名状的美好便是元朝的北京城,那尽收眼底的繁华像《清明上河图》的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市井气凝聚着最真实的人情味儿。

    而在元朝之前的北京城中,你不可能看到这般热闹的景象,因为元朝之前的城市是用“坊墙”来布局的,“坊墙”上有“坊门”,围出每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区或商业区。就像唐朝并不能沿街叫卖,而是有东市和西市,专门买卖商品。

    到了元朝,忽必烈拆了“坊墙”,用街巷的方式重新规划了北京城。他划了一条中轴线和什刹海相切,切点就是后门桥。东西向每相隔70多米就是一个胡同,安排居住;南北大街则安排商业。胡同中以四四方方的8亩地为单位建造居民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合院。

    按《京师五城山昆坊巷胡同集》所载,这时已有纯胡同459条,连火巷算上足够1100多条。

    王军旁白

    元朝之前的城市布局有点像现在北京的社区、单位,用高高的围墙隔离起来,一头扎进去,便像拧成了死疙瘩般沉寂。而胡同和四合院这种规划是非常灵活的,元朝的标准胡同,从东到西大概用5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去南北的商业街,是非常方便的,而你这一路上,却不是孤单,绝对是一个发生故事的地方。也许,你会碰到一直爱慕的姑娘,搭讪几句;也许,戏楼里正演着那出你爱听的戏,你也忍不住哼唱两句。

    曾有人如此赞美北京:“北京太有魅力了,出门走几步就能出家当和尚。” 北京的每个胡同,平均有1~2个寺庙,还遍布着戏楼、茶楼,都如四合院般是四四方方的结构。这方块就像北京的DNA一样,遍布了整个城市,成了北京城的符号,也最大程度地方便着百姓的生活。这些戏楼、茶楼、寺庙就像老北京身上的穴位,把北京城扎活了,大家在这些高尚的公共空间见面,而不是像现在大家都在街头遍布的洗脚的地方见面。

四合院◎后花园   让城市自然地生长

    在城市规划的历史上,两种声音的争辩从未停止过,舒适和密度的对决。没有密度的城市就没有安全感,可密度过大的城市又没有后花园可以享受。然而,在老北京城那片62.5万平方公里的神秘土地上,早已把这一切安排得如鬼斧神工般惬意。

    “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清朝描写四合院生活的俗语

    历史闪回

    盛夏,一个院门关住了所有的燥热。院中粗壮枣树已有好几十岁,繁茂的枝叶伸展开来盖住了小半个院子。阳光从斑驳的树叶中乜斜下来,竟也滤去了那满身的暑气。

    老爷子闲坐在四合院中,眼微闭,手摇大蒲扇,不时端起小茶壶喝上一口。鸟笼中的百灵叫得正欢,正房门前青花瓷的大鱼缸中鱼儿游得畅快。好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曾是在每个老北京的四合院中都铺展开的长卷。

    王军旁白

    又有密度又舒适是全世界城市规划的最高追求,老北京的四合院做到了。老北京的四合院是非常高密度的住宅。一个胡同,连排过去,都是四合院,没有空隙,没有土地上的浪费。1949年,老北京62.5万平方公里的城区住了13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有2万多人,而大栅栏地区,每平方公里集中了4万多人。

    老北京给了如此多的人生活的机会,看似非常拥挤。但只要你关上四合院院门,便会回归到一种私密的空间。从街市中的喧嚣穿过胡同的热闹,逐渐到四合院中的宁静,心中的归宿感会慢慢增强,理直气壮地走到院中,便有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坦然和美好。

    老北京的四合院不仅是后花园,而且还是很大的后花园,院中一般都种树,较多的是枣树、海棠、石榴树等,从景山上望下去,那真是森林里面盖房子啊。夏天四合院里基本上不用开空调,院里面的树就是最天然的节能系统。 四合院就是这样,让城市和生活都能自自然然地生长。

四合院◎危房 可看见的历史塌了

    梁思成在为北京城墙的消逝而泪流满面时,也许不曾想到,几十年后,老北京的第二座城墙   然倒塌了。

    老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以上绝大部分的文物建筑、古树名木,仅仅将其当做“地皮”来处理,无异于将传世字画当做“纸浆”,将商周铜器当做“废铜”来使用。——吴良镛

    历史闪回

    2004年11月30日的夜,被一阵砸墙拆院的野蛮撕得生疼。孟端胡同45号,一处罕见精美的四合院,里面的绿化已经呈规模,竹林绿树成荫,却在那天死在了铁锤和推土机的蛮力之下。

    四合院内的倒座房,屋顶之椽、檐、望板等,被工人用铁钎猛撬,或整或折,抛之房下,弃之如废物,一片狼藉。挥着铁锄的工人们表情漠然,全然不知这里曾是光绪年间镇国公载卓府第的一部分。

    “这么好的老宅子应该是文物了。”面对惨不忍睹的场景,附近的百姓却无力与占地的房地产项目抗衡。这段时间,在北京古城里,同样在给开发商腾地方的,还有东城的红星胡同、东堂子胡同等等。大规模地拆,仍在兴头上。

    据统计,解放初期曾有着3000多条胡同的北京旧城,如今只剩下千余条胡同。与胡同一起消逝的是老四合院。有数据表明,如今留下的四合院已经不到建国前的1/3。

    王军旁白

    北京市八道湾11号,鲁迅先生写成《阿Q正传》的院落,蔡元培故居,恭王府,这些都是我极力参与保留下来的四合院,但和被毁灭的四合院数量相比,微乎其微。

    什刹海、南锣鼓巷、烟袋斜街,这些都是四合院保存得比较完好的胡同,也是因为它们地处北京旧城的保护区内,其他地方的四合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很多四合院被拆的理由是危房,1949年之前北京几乎没有危房,危房率只有4.9%,但后来私房进行改造,动员人们把四合院的房子出租出去,在院子里盖了不知多少地震棚、小平房,才把大部分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如果,四合院的产权在个人手里,那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拥有的住宅好好保护和规划,政府只要制定一个四合院的修缮标准,剩下的事情,个人都会做好。

    也不要去集中修某个胡同,老胡同本身就像一本历史小说一样耐读,四合院本身就是有个人居住特色的住宅,同质化了,反而不好。鼓楼东大街上,把各个门面都修得统一了,时间概念就消逝了,它们就没有身份了,所以现在有70家要求改变门面,没特色了,生意反而不好做了。

    在这些拆拆修修中,四合院的记忆被打乱了、拆散了,只剩些零星的院落沉寂在北京城中,显得格外的单薄与孤寂。在偌大的北京城中,也从没有一座四合院的博物馆,能让我们完整地体味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艺术,让这些城市的符号留下来,流下去。

像温润田黄一样诱人——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四合院是北京的特色建筑。所谓“四合”,“四”即在东、西、南、北四面盖房子,“合”即将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院子。看似简单,入住之后方觉温润过人。

    说四合院就不能不提北京的胡同,北京过去的建筑格局是以胡同为肌理的,而一般比较好的四合院都是在胡同中间位置,在胡同的两头(东西称“胡同”,南北称“街”),是提供在四合院中生活的人们日常需要的铺面,比如粮店等。而所有的胡同的巷口相连处就成了南北走向的街,数家店铺相连宛若一条商业街。这些建筑很多不具备四合院的格局,而是前店后厂的商用院落。这是内城的情况,而外城的胡同是嘉庆三十七年才建好的,由于相对形成较晚,所以外城的胡同规制没有那么完整。

    目前,四合院保存较完整的,内城以东四一带还比较多,东四从三条到八条保存得比较完整,还是四合院原生态的感觉,过去这一片住的大户比较多,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者都不少见。

走进四合院 开启北京文明的盒子

    四合院虽然规模不同,大小相差悬殊,但都具备基本元素:由四面房屋组成一个庭院,为最普通的四合院,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北京大型四合院,如王府,可多达七进、九进院落。

    四合院的建筑格局通常是门偏东而建,门也分几种规格,像金柱大门、广亮大门、后来的蛮子门、如意门等。从这些不同的大门上,就可以看出主人家的身份,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住宅及其大门直接显示了主人的社会地位,所谓“门第相当”、“门当户对”,就是这个意思。“有身份”的四合院,一般不开大门,旁边有一个小门,也叫门房,来办事的人都要递上自己的帖子,过去称“名赐”,就相当于今天的名片,下人穿过垂花门,呈给在内宅的主人,如果是普通客人,由下人带领引路;如果是重要的客人,主人会命下人开大门迎接。

    由于日照的影响,四面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北房也称正房;东西两侧厢房次之,而与北房相对的南房称为倒座房,过去讲:“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其中一个指的就是倒座房(南房),一般都是下人居住,或用来会客。

    如果是两进院以上的四合院,一般分为内宅和外宅,由二门——垂花门连接,内宅一般是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不得随便出入。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垂花门可以说是四合院建筑的精华,位于四合院的主轴线上,与临街的倒座南房中间那间相对,建筑华丽,有许多非常精美的雕刻,装饰十分讲究,比如在连接两垂柱的部件上的雕饰,题材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禧”等。

    四合院的正房、东西厢房之间,一般多建有游廊,相互连接贯通,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休憩小坐,观赏院内景致。而再讲究一些的四合院,在院落的最后还设有后罩房,给未出阁的女孩子居住。

    四合院发展到很成熟的时候是明清时期,元代的四合院由于距今年代久远,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了。目前,北京残存最古老的四合院也就是明朝的了。

    正经的四合院房子是非常讲究的。很多房体下面要用大石头垫高的,而且不是实心的大石头,上面有一些孔,我问过一些古建专家,他们说这样做有利于房屋通风换气,而且不返潮。更讲究一些的四合院,还能“地采暖”,即房屋下面的大石头可以用火加热,像前细瓦厂11号的四合院就是这样的,这个四合院原来的主人是清朝时在宫中管账的一位姓高的人的宅子,这与现在平地而起四合院是有根本区别的。越是级别高的四合院,房屋下面垫高得越多,像前小街的孚王府,垫高近1米。而且,四合院的房子通常房体都很高,一般都在3米以上,很多甚至都在3.7米以上,通风效果特别好,住起来很舒适。一些“有身份”的四合院门口还会有抱鼓石和上马石。这两种石头都是有级别的,普通的人家是不允许设这两块石头的。

走出四合院 保卫祖先遗留的历史

    目前,被贴上“保护”标签的北京四合院大概有1200多个,其中一半集中在东城区。解放以后,随着一些政策的调整和北京外来人口的增加,北京的四合院渐渐成了大杂院。像1953年的时候,外来人口才200多万,到了1964年人口普查,人口已爆增到近700万人。文革期间,一些四合院成了多户民居,而1976年的大地震导致四合院里又多了很多“抗震”小房。如今到一些四合院中去,一些私搭乱建的厨房、小棚已经让原本敞亮的四合院变得拥挤不堪,里面也变得像迷宫一样,即使是当初的王府也不能幸免于难,很多都被拆改建了。

    过去,四合院都是要定期由专人修缮和维护的,不像现在几十年无人问津。所以,很多辉煌过的四合院都成了“危房”的代名词,消失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了。民国时期,曾经出过改良四合院的条例和规定,有专门维修四合院的行家,对于修缮用的砖、灰等都有详尽的规定,而现在根本没有相关的标准,不但没人进行日常的养护,更有甚至在利益的驱使下,对四合院进行破坏性改建,比如在后墙上开个出口,变成了小卖铺。

    其实,四合院就是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迁人”可能是四合院保护的有效措施,在干面胡同有一个比较大的四合院,过去是一个贝子府,如今是住了50多户的大杂院,人太多了,院子已经负担不起了;再有就是要“堵洞”,东四有一个贝勒府,过去为了挖防空洞,把院子里一个好好的假山景观给毁了,一下雨,水就往里灌,这对四合院是个不小的威胁;还有就是要“补墙”,过去有的四合院是完整的,后来被分割了,把连接前后两个院的门一堵,后面又另行开门,各成一户,破坏了院落的整体。其实,北京档案馆就存有过去改良四合院的办法等资料,但从来也没人来查过,其结果就是把胡同和四合院弄得跟新的一样。成功的修缮应该是,把历史感保留下来,把破败感消除掉。

讲述人/王兰顺  北京档案馆研究室工作人员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王艳 摄影/严军

像四合居民一样反思——四合院的拆建之辩

    四合院有时就像一个围城,在里面的人总想破墙而出,在外边的总想“严加防范”。统计一下,今天的北京谁还住在四合院或是由四合院“演变”成的大杂院里,有钱的商人、外国人、低保户、外地人……而当下的四合院又在担负着什么责任,单位办公、买卖经商、出租盈利……不大的院落,值得北京人反思的却有很多。

    《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抱着探寻古老建筑的想法,记者开始游走在北京的胡同里。

怀念儿时的美丽时光

    残破的如意门,影壁从小砖房后面显露出来。坑洼不平的泥土地和私搭乱建造成的狭窄过道让人连行走都要小心翼翼。庭院中树木的树干上向四面牵引着晾衣绳。绳上花花绿绿的衣裤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在南锣鼓巷,记者找到了一处古旧的四合院。

    王先生  70岁  居住时间60年

    我在这个四合院里生活了60年。时过境迁,现在的四合院早已没有了从前的景象。记得小时候,四合院挤满了低收入家庭。那时候的邻里关系非常和睦,不论谁家有点困难,都会获得邻里间真诚的帮助。谁家要是偶尔改善生活,肉香会把全院的孩子聚到一个灶前,品尝哪怕一点点肉汤。

    最有趣的还得说过年。各家的孩子从父母那儿得到块儿八毛钱,就一拨拨地到街上买花炮。你买几样,他买几样,虽然不多,但决不重样。一到吃完年夜饭,孩子们在大人的帮助下,在院里两棵枣树上挂起自己糊的纸灯笼,烛光微弱却很有气氛。这时花炮点起,噼噼啪啪,你家放完我家放,不间断地能放一个小时,真是又过瘾又高兴。

    秋天是四合院最有生机的时刻。半红的枣儿挂满了树枝;石榴树上结满了一个个笑开了嘴的红石榴;脸盆大的向日葵被果子压弯了腰。老人分果实时,各家的孩子就捧小脸盆眼巴巴地等着自己家那份。那样的情景真让人难忘。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老邻居都陆续迁进了楼房。一些外地打工的人拉家带口地住了进来,于是四合院里的居民越来越多。人多了,杂了,就有人开始因为共用的水表、电表而争吵。

    水表、电表按住户分开计算后,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可是又有人开始在院子里搭盖厨房,理由是在屋里做饭不方便,油烟太呛人。开始还有人制止,可是慢慢的,这种私搭乱建行就成为了一种风气,因为私搭乱建确实能为住户提供方便。小厨房盖起来了,可眼瞧着过道越来越窄,院里最窄的一条过道窄到连辆自行车都推不过去。

    再看看庭院里,没有了盆栽,取而代之的是各家的垃圾桶。夏天,蚊蝇孳生,气味太难闻了。大树的树干上全是晾衣绳勒的印记,我看着心疼啊。近些年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我的两个孩子各自成了家,三家人三间屋,每间12平方米。房顶因为年久失修,每到下雨就会漏。这样的居住条件简直让人心寒,记忆中的清风绿荫再也找不到了。

中西合璧的优裕生活

    朱漆大门后面,装修后的影壁上一个巨大的“福”字。竭尽繁复的垂花门,长长的绕房四周的回廊,院落中间有玻璃罩的凉棚,院子地面铺的是极为平整的青灰色水泥砖,奢华中似乎透着点不太真实的感觉——在南池子大街,记者沿普渡寺西巷行走,一排排现代化的四合院与不远处车水马龙的王府井商业街遥相呼应。

    李女士  居住时间10年

    我是回迁过来的住户,算起来,我在普渡寺后巷住了10年了。2003年以前,我家住的是传统的老四合院。那时的生活有很多不便之处,例如以前的四合院里没有卫生间,想方便都要去胡同里的公共卫生间。到了冬天,没有暖气,每家每户都是烧煤炉子。到了夏天,老房子的屋顶有漏雨的情况,地面还会返潮。

    2003年,南池子大街这一带大规模改建四合院,修成之后,我家作为回迁户迁了回来。新居的条件非常舒适,铝合金的门窗虽然没有了古色古香的感觉,但是密封性非常好。新四合院在装修时把卫生间设置在正房两侧的耳房中,十分方便。由于四合院相对来说较为分散,不利于集中供暖,所以每家每户采用小型的中央空调独立供暖。虽然费用有点高,但是比起烧煤炉子来可是省心多了。

    现在的家里安装了卫星电视和宽带,还有防盗系统和可视电话,以前的家哪有这个条件啊。无论从哪方面来讲,生活的条件都比以前优越了。

古色古香的深深庭院

    推开广亮大门,外院由北房、东西厢房构成,入垂花门为内院,正房与东西厢房用抄手回廊连接,院内花草果木相映成趣,室内装饰及家具更显东方魅力。中、西餐厅珠联璧合——在史家胡同,记者终于找到了古色古香的二进式四合院,然而,它却是家宾馆。

    北房中,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让人仿佛推开了时空交错的时间门。厅内悬挂着“福、禄、寿、禧”乾隆御笔的刺绣,卧室有宽大的红木架子床,高脚托泥圈椅、龙凤灯,配有中华结福寿挂坠。

    入垂花门行走至内宅,庭院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宾客在游廊上乘凉。据宾馆的服务人员介绍,此宅建于清朝末期,为北京典型的二进式四合院。前后院均为正房三间,左右耳房,东西厢房,至今房顶还保留着清朝时期的建筑——硬山筒瓦脊顶。它曾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后爱国将士张自忠也曾在此居住。解放后,由全国妇联接管,帅孟奇、邓颖超、康克清等领导同志都曾在此办公。好园宾馆成立于1984年,为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宾馆门楼上“好园”为邓颖超题字,寓意“女子园 ”。

本报记者 刘朔

像文物大家一样珍视——四合院的存留意义

    梁从诫、罗哲文、谢辰生、吴良镛、张开济……这些名声响亮的大家都曾为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奔走不息。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四合院存留的价值才逐渐为人所知。

真正的古建筑都应该保护起来

    讲述人:梁从诫  全国政协委员  自然之友会长

    现在北京的古建筑还剩下什么?除了故宫、北海、颐和园拆不了,其他能拆的都拆了。多少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啊,都没了。 说北京四合院破旧,那是因为房产改造,把私房都变成公房了,再加上一段时间内北京人口剧增,在四合院内私搭乱建,才使四合院看起来一塌糊涂。没名没姓的四合院基本上都变成大杂院了,有名有姓的也几乎都被开发商占地盖高楼了,容积率高啊,可以卖钱啊。

    美术馆后街22号院曾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考古学家陈梦家夫人居住的地方,很多装修都是明代的啊,多少人联名呼吁要保护这座四合院,但最终结果还是照拆不误。

    被拆掉的,有很多古代的院落、宫殿、古庙。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的文化都拆掉了,忘记了,还有什么文化传承,那就会成为一座没有文化传统的城市。

    一个旅游者来北京看什么?看高楼大厦吗?那为什么不去纽约看,去香港看。来北京,就是想看看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如果北京的城墙保留了,四合院保留了,我们可以卖票啊,观光旅游的收入可以维持这些古建筑的修葺和保护,旅游者买了票也会觉得值得。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路过以前北京的城墙,司机师傅感叹:“要是城墙还在就好了。”我父亲梁思成曾经力图把北京城墙保留下来,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城墙是古代帝王反对农民起义的东西,必须拆。”

    我母亲林徽因曾在1953年和有关领导吵了一架:“你们现在拆了这些真古董,以后你们后悔的时候就会造假古董,还是不伦不类的假古董。”现在不是的确如此嘛。

    凡是文物专家鉴定的真正有价值的古建筑,都应该保留下来,毕竟是老北京,要留着这些原汁原味的建筑才能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啊。

本报记者 刘静/采访整理

四合院符合中国封建社会要求

    讲述人:王其明 原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建筑师  著有《北京四合院》一书

    元大都奠定了北京棋盘形的格局,里面东西走向的路就是胡同。胡同间的间距大都是60~70米,胡同宽7米左右,排列得非常整齐。排列在两条胡同之间的就是四合院,所以有的人说胡同就是四合院之间的通道。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住宅坐北朝南的大门一般都是正门,“广亮门”一般是王府人家的大门, “如意门”一般是普通人家的大门,还有金柱门、蛮子门等。坐南朝北的门一般都是小型住宅的门或是住宅的后门,朝北的门一般都比较差。门在住宅中的位置又受中国风水的影响,一般建在住宅的左前方,也就是八卦的进位。门的样式和主人的身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都体现了封建社会长幼有序的社会要求。还有四合院的瓦和屋脊也都依据主人身份有着严格的规定,譬如说在清朝时满族人可以用铜瓦,而汉人当了再大的官,也只能用阴阳瓦。当官的屋顶可以是悬山顶,而老百姓的屋顶只能是硬山顶。

    从四合院大门进来,迎面是磨砖的影壁,紧贴着东屋的南山墙。往左拐,是一个圆形月亮门,或四个并排的小门,进来是三间南房。

    正对南屋门,是通向里院的垂花门。垂花门左右两边,直到两边的月亮门,是一溜墙,它把一宅分为两个院,隔开了外院的南屋和里院的北、东、西房。

    封建社会还讲究内外有别,所以有的非常规矩和严格的大家庭中,垂花门以内的住宅,男仆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在房子的安排上,也非常讲究长幼有序。在四合院内,南北中轴线上面的房子最重要。宽大的、朝阳的房子都是当家父母住,一般正房有3间,耳房有1~2间。虽然俗语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但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左为上”的传统,所以一家的长子都住在东房。

    民国以后,很多规矩就淡薄了,一些军阀来北京买卖房屋,四合院不停地换房主,很多制度和限制都被忽略掉了。

本报记者 刘静/采访整理

维持文保单位的原风貌很重要

    讲述人:罗哲文  北京市文物学会会长

    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相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日子,与世无争。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而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除去极少特殊人士住的院落外,四合院的“院落”很多已经不存在了。人口密度膨胀造成的私搭乱建使得院落杂乱无章乃至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沦落成“大杂院”的院落再加上年久失修,实际上已经不适合人们居住。百姓的生活需要改善,不适宜居住的危房该拆的就得拆。

    需要保护的四合院要经过调查研究后得以确定,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合院要按照规定进行保护。院内设施可以现代化,但是无论是私人维护还是单位使用,已被列入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其原风貌是不能改变的。

本报记者 刘朔/采访整理

严军/摄

维持文保单位的原风貌很重要

    讲述人:罗哲文  北京市文物学会会长

    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相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日子,与世无争。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而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除去极少特殊人士住的院落外,四合院的“院落”很多已经不存在了。人口密度膨胀造成的私搭乱建使得院落杂乱无章乃至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沦落成“大杂院”的院落再加上年久失修,实际上已经不适合人们居住。百姓的生活需要改善,不适宜居住的危房该拆的就得拆。

    需要保护的四合院要经过调查研究后得以确定,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合院要按照规定进行保护。院内设施可以现代化,但是无论是私人维护还是单位使用,已被列入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其原风貌是不能改变的。

本报记者 刘朔/采访整理

 -------------------------------------------------------------------------------


链接

开门见院

    四合院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这一点,从屋宇式大门中就可以看出。

王府大门

    北京四合院最高一等的是王府。通常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等。这种大门坐落在主宅院的中轴线上,宏伟气派。北京后海北岸的清醇王府大门,就是一座五间三启门的屋宇式大门。

广亮大门

    广亮大门仅次于王府大门,它是屋宇式大门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大门一般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占据一间房的位置。

金柱大门

    这是一种门扉安装在金柱(俗称老檐柱)间的大门,称为“金柱大门”。这种大门同广亮大门一样,也占据一个开间,它的规制与广亮大门很接近,是广亮大门的一种演变形式。

蛮子门

    如将广亮大门或金柱大门的门扉安装在外檐柱间,门扇槛框的形式仍采取广亮大门的形式,北京人把这种门称为“蛮子门”。

如意门

    北京中小型四合院采用的大门当中,如意门占着相当大的数量。如意门的门口设在外檐柱间,在门楣与两侧砖墙交角处,常做出如意形状的花饰,故取名“如意门”。

老百姓的墙垣式门

    除上述数种屋宇式大门外,在民宅中,采用墙垣式门者也不在少数。墙垣式门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是小门楼形式,它的样式尽管很多,但基本造型大同小异,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也有为数不多的豪华小门楼,门楣以上遍施砖雕。

细看院落

    一个四合院看似简单,但包含着许多建筑科学。西北方向的墙高,是为了挡住凛冽的西北风;屋檐设计成曲线,是为了考虑到雨水流下时可以顺着曲线朝边上流,不会滴下来溅在人的身上,也不会损坏柱子;屋顶一垄一垄地弯起来,太阳一斜,就会有阴影,这样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马上就提高了……这样一个简单四合院,处处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工艺和人居创造的完美结合。

大门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开在东南角,是因为北京城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是暖湿风,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影壁

    北京标准的四合院都设有影壁。用以遮挡外人的视线,增加住宅的气势。

门墩

    又称门座、门台,安置在大门门轴的底部,其作用是承托大门转轴的底部——下门攥。其形状和雕饰,颇能显示出主人的地位与喜好。

上、下马石

    为旧时骑马官员准备,其作用一是显示主人的等级,二是主人上下马时用以踏脚。

垂花门

    一般在外院北侧正中,是四合院内最华丽的装饰门,作用在于表现宅主的财力、家世、个性爱好及对人们的警示。门外是客厅、门房、车房马号等“外宅”,门内是主要起居的卧室“内宅”。通常说的“内外有别”和旧时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就指的是这个地方。

院落

    中国人居住的一个空间里边必须包含着一部分没有房子的庭院,所以中国人是生活在一个和大自然非常亲近的一个环境里边。

装饰

    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福禄寿禧”等等,展示了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晨/辑  严军/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20:32 , Processed in 1.09061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