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宫凉棚烫样
旧时送冰者 隆宗门外西南的造办处附近的冰窖 乾隆帝有一首诗《热》描述了几百年前的北京夏日:“岂无九重居,广厦帘垂湘。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辗转)苦热烦,心在黔黎旁。”在那没有电扇、空调和冰箱的年代里,在重重宫院的紫禁城里,皇帝是怎么避暑的呢?每到酷暑,皇宫里就想尽了种种办法。这些传统的方法虽然没有现在的设备效果显著,却也是巧妙利用自然之物的奇思妙想。 房檐角度藏玄机巧夺天工遮阳光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却有大奥妙。 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就是今天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7°,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6°),来设计出檐的角度(如图所示)。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够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了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 故宫里的窗子也大有文章。窗户一般上边可以支起来,下边可以拆掉,这样敞开通风,室内也会比较凉快。翠竹卷帘分等级凉棚收放造阴凉 宫中营造人工阴凉的方法也不少。比如,屋檐前面悬挂帘子,一方面可以遮挡阳光,另一方面也留有空隙保持通风。帘子何时挂何时收当时都有规定。 帘子还有等级划分,最高级的是用斑竹、香妃竹编织的,饰有各种图案,等级低的是用苇箔编成的。道光帝所作《湘帘》诗说:“一桁垂银蒜,编成翠竹箩。篆烟留细处,草色看时多。月下纤无影,风前动有波。湘江遗趣在,夏永静如何。” 更大一点的工程是搭凉棚,就是在宫殿顶上和院里搭个顶盖来遮蔽阳光。棚匠们用简单的圆木作为支架,搭好后上边铺上苇席,并用绳子捆扎好。这种凉棚可卷可展,烈日当头的时候展开遮挡阳光,早晚时再收起来通风。 搭凉棚一般在阴历四月开始。故宫修缮记录中记载,1934年绛雪轩前罩棚加固、1936年养性斋罩棚替换大木及油饰工程、1938年再次修理绛雪轩罩棚等,所以故宫50年代拍摄的照片中还能看到凉棚。 现在这些罩棚都已经拆掉,不过在故宫藏有“长春宫凉棚烫样”。这个烫样完全是按照长春宫的实际比例缩小制作的,因此在今天还能够很直观、很准确地看到凉棚的样子。 紫禁城冰窖存御河冰 洋桶是“冰箱”也是“空调” 冬季储藏冰块到夏季用的习惯,在我国北方由来已久。考古发现,在周代就有了冰窖。明清时候,盛夏也会大量用冰。冰窖一般有官窖、府窖和民窖,《大清会典》中记录的清代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中的冰窖就藏冰25000块。 冰窖造型基本相同,采用埋入地下1.5米的半地下形式,长约11米,宽约6米,容积为330多立方米。这些冰块都是在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后,由采冰者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待转年的夏天使用。隆宗门外西南的造办处附近就有一处冰窖。 清代宫内储存冰块的器具被称为“冰桶”、“洋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为内胎,也有用金属胎的。形制呈斗状,口大底小。盖多采用很厚的木板,两腰部都有铜环,方便搬运。有四条腿足,足下还装有托,用来防止潮湿。 这种宫廷“冰箱”比起现在的冰箱太过简单,但是构造合理、实用。当时的“冰箱”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冰镇和保鲜食物,因为箱体内采用铅或锡为里,能起到较好的隔热作用,而箱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 冰碗小食清凉 御药暑汤解热 夏季冷饮也是宫中防暑的佳品。时令的消暑水果西瓜、葡萄、鸭梨等自不必多说,冰镇小食也很诱人。冷饮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桂圆洋粉、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料制成,冰镇后吃起来绝对爽口。 乾隆曾有诗云:“浮瓜沉李堆冰盘,晶光杂映琉璃丸。解衣广厦正盘礴,冷彩直射双眸寒。雪罗霜簟翩珊珊,坐中似有冰壶仙。冰壶仙人浮邱子,朝别瑶宫午至此。古人点石能成金,吾今化冰将作水。” 宫中的御医在夏季还会开出消暑的方子,诸如香薷汤、暑汤等汤剂,还有金衣祛暑丸、香薷丸、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六合定中丸等丸药。这些药方主要的成分是藿香、香薷、白术、苍术、厚朴、扁豆、陈皮、茯苓、半夏、木瓜、滑石、甘草等,主治湿疫时气、暑湿感冒。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25 , Processed in 1.07811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