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珍藏在公众的记忆里——四位局长寄语民间文物捐赠事业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单霁翔 张柏 董保华 童明康

      12月23日,在纪念胡絜青女士,即老舍夫人诞辰100周年之际,其子女舒济、舒乙、舒立等遵从母亲遗愿,将其生前创作的67幅精品画作捐赠给北京老舍纪念馆,供世人欣赏研究。这一义举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1997年老舍家属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老舍故居及部分藏品捐献北京市政府的事情,当时胡絜青女士仍然健在,她和家人慷慨无私的行为表现了一个文化人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情操,令人景仰、令人感佩!如今,舒济、舒乙、舒立等先生的捐画之举,又让我们看到这种精神的延续和发扬。

  众所周知,老舍先生是我国近代文坛的一代大师,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胡絜青女士则是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作为一代文化名人,他们不但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还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存亡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价值和人格魅力,折射出的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对于后人将起到垂范和启迪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狭窄的范畴,具有普遍而永恒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纪念他们,继承他们。

  斯人已逝,他们的遗物则将我们联系在一起,并传递着思想、情感和精神的暖流。舒氏姐弟向纪念馆捐赠母亲画作的举动既是对父母的深切纪念,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举动将使老舍先生、胡絜青女士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得到更为久远的保存和更为广泛的传播。

  由此我们想到,全国有众多名人纪念馆,其中有大量文物即来自名人亲友的捐赠。他们对国家文化事业的支持堪为公众表率。我们还想到,全国博物馆有大量藏品就来自民间个人捐赠!如果统计出来,这个数字将是惊人的!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博物馆。据统计,上海博物馆自建馆以来,个人捐赠文物达800余人次,馆藏的12万件文物精品中有1/10来自个人捐赠。故宫博物院获赠文物也不少,1939年至今年2月,个人捐赠已达682人次,获赠藏品计33400余件。在这些人的带动和影响下,公众参与国家文化事业建设、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热情正在逐渐提高。据说,最近向社会开放的首都博物馆新馆在筹备、建设期间就出现了市民踊跃捐赠的可喜局面。

  保护、收藏文化遗产是后人缅怀、接续先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很多时候这是一种个人行为,表面上看似乎与他人无关,而实际上,这种行为已经超越了个人范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文化遗产终归是属于全社会、全人类的。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海洋,在我们的博物馆内有多少珍藏就是这样保存下来的!经过一双双手的传递,经过一颗颗心灵的呵护,这些珍藏穿越时空的阻碍,至今仍然在我们眼前熠熠生辉。想一想,这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程!如果要编写一部文物收藏、流传史,其中将会出现多少动人的故事!

  人类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博物馆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这项事业的发展。与个人收藏不同,博物馆的收藏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行为,从资金、人力、物力、专业化程度上来看其优势不言而喻。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理念的更新,博物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传播文化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博物馆已经成为人类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成为公众记忆的“储存库”。

  古人有将自己喜爱的东西“公诸同好”之说,现今人们对于博物馆的捐赠行为不但有“公诸同好”之意,更有传播文化之情操。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们还应该看到,民间捐赠的日愈活跃也表明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认同和信任在不断提高。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应当成为博物馆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博物馆要不负众望地担负起自己的文化使命,让人类文明成果以及人类保护文明成果的佳德懿行永远珍藏在公众的记忆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2 , Processed in 1.10021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