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叫卖声(京腔京韵)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卖小金鱼


  李 林画

  现如今,京城胡同里的叫卖声虽然偶尔还能听到,但同五六十年代比较,毕竟是少多了。

  在那时候,胡同里的叫卖声接连不断,吆喝什么的都有。一大早,首先是送信送报的。“报纸——来了!”顺着门缝,几份报纸递了进来。到了另一家,又是一声:“×××,挂号信,拿图章!”这邮递员的喊声,打破清晨的安静,开始了人们一天的生活。

  到了上午,叫卖声更多了。一会儿卖菜的来了:“茄子、扁豆、黄瓜、西红柿……买喽!”这卖菜的真有本事,恨不能一口气儿把他车上的各种菜都报齐了。
 
 
 
一会儿收废品的来了,背着个大麻袋,扯着嗓子喊:“有破烂儿的,我买!”再待一会儿,修理树的来了,拿着斧头、锯子,在一个地方站定,一手捂着耳朵大声喊道:“我修理修理树,我锯大木头!”那时候,胡同里的树多,这样修理树干、树枝是个事儿。别小瞧这修理树的事儿,一般人还干不了,得有专门人修理才行。不过,这位修理树的吆喝声有点逗,“我锯——大——木头!”小木头您就不锯啦?“木头”前头加个“大”字,喊这个“大”字的时候还故意突出,甩了个高腔。这当然是一番渲染了,但挺有味;不少小孩都学着喊,然后一阵大笑。

  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是买卖人的行规。那时候,人们又都住在胡同的院子里,不吆喝谁知道您卖东西来了。也许因为这缘由,北京城的叫卖声形成了“一绝”:句子简短,重点突出,抑扬顿挫,京腔京味,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比如,卖酱豆腐的,是这样叫卖:“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卖的是什么东西?哪一家做的?全都在这叫卖声中体现出来了,给人的印象深刻。再如,夏天卖西瓜的,叫卖起来是这样:“吃来呗,沙瓤的,闹块咧!”人们吃西瓜都想吃沙瓤的,卖瓜的人深谙此理,您一听就想吃。还如,卖小金鱼的,叫卖声更好听:“小——金鱼呦,欢实的小金鱼啦!快来买啊!买小金鱼!”这么一吆喝,没准您就走过来看看,顺手买几条回去。

  除了这叫卖声外,还有一些打响器的。笔者印象最深的是那剃头的。那剃头的人背着个小包,手里拿着一把上宽下窄、类似大钢镊子的“唤头”。他用一根铁棍在“镊子”中间一拨,便发出“嗡嗡”的响声。人们一听就知道是剃头的来了。还有那修锁配钥匙的,也不吆喝。在他的担子上,装有一个小锣,走起来的时候,那小锣碰撞旁边的铁器发出声响,以此来告之大家:修锁配钥匙的来了。

  北京城的叫卖声,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倘若将其收集起来,估计要有几百种。近些年来胡同里的叫卖声虽然少了,但人们对其的怀念之情却深了。前些日子,由北京崇文区文化馆民俗文化艺术团专门做了一场表现叫卖声的演出,博得了大家的赞扬。从那响亮、甜脆的叫卖声中,人们似乎又回到了老北京、回到了胡同里的生活。

  也许有人会问,北京城的叫卖声怎么就那么有名呢?这恐怕跟北京城的历史发展有关。北京这地方不是工业城市,倒是有着不少的手艺人和小商小贩。这些人要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就要走街串巷,送货上门。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就借助这叫卖声,广而告之了。时间一久,叫卖声多了,风格也就出来了。近几年,一些喜欢京城民俗文化的人开始收集、整理这叫卖声。其中有名的是一个叫臧鸿的老先生,他不但醉心于整理,还会演唱,成了“叫卖大王”。人们每每看到他表演的叫卖声,都不禁拍手叫好。因为他叫得地道、喊得特有味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2:54 , Processed in 1.09446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