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古老的陟山门街 北海和景山的纽带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鹿璐



■有五百年历史的古冰窖和窖神殿

■70多年前《文学季刊》编辑部

陟山门街,元代为宫殿区,明代为衙署厂库,直到清代以后才逐步演变为居住区。现在的陟山门街区,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缓冲区”,而受到人们的瞩目。

  从景山公园西门至北海公园东门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古老街道。因街道在北海陟山门外而得名陟山门街。清代称此街为陟山门大街,或简称为陟山门,1965年又将北海中夹道并入街中,定名为陟山门街。这条街道是明清时期皇帝从北海去景山登山游玩时的专用御道,也是连接着北海和景山这两座皇家御苑的重要纽带。

  陟山门街不长,也就二三百米的样子,街道地面是由大块大块的仿古青砖铺就而成的。街道的两侧是装饰得古香古色的店铺,店铺中有的售卖旅游用品,还有的售卖饮料零食。在街中还有着各色的饭馆,供往来的游客用餐。不过偶尔在这些喧闹的店铺间,我们还会找到那么几座安静的四合院。院门口通常会坐着一两个老人,老人或坐在马扎儿上优哉游哉地看着过往的游客,或是手里拿着一份报纸专心地阅读。一种老北京人安静祥和的气质,不知不觉中渲染在我们的眼前。有时透过半敞着的院门向院里窥去,我们还能够看到院里高大的枣树和规整的房屋。

  现在陟山门街弯弯曲曲的,要拐上几个弯儿,才能够从景山公园西门到达北海公园东门。在明清时期陟山门街却不是这个样子,而是比较平直地连接着北海陟山门和景山西门的。明清时期的陟山门街,也没有这么多的四合院,有的只是内务府衙门和内官监管辖的库、作等。

  ■陟山门街5号院,北京仅存的一处最完整的宫廷衙门———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

  陟山门街路北的5号院,是一所不寻常的庭院,它是整条陟山门街上唯一的一座“大宅门”,仅从它宽阔的院门,就可以推断出它与街上其他四合院是不一样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这里不是一般的四合院,在清朝时,这里是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的所在地。有学者考证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是目前北京仅存的一处最完整的宫廷衙门,该衙门曾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治监察机关。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设立于雍正四年,在当时有着特殊的地位。

  一个阴雨天,我来到了陟山门街,轻轻地叩开了5号院的院门。5号院是一座有三进院子的大宅院,整个院子坐北朝南,据说原有房屋四十六楹。上个世纪20年代,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此处曾为故宫博物院公职人员宿舍。后来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大杂院,院里搭建了许多小房,使得整个院子变得杂乱不堪。

  不过,当我看到这座清朝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的第一眼时,却依然感觉它十分神秘。这里院子很大,甚至可以说有些空旷。随着陟山门街区的改造,这座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也在整修之中,院里所有私搭乱建的小房,已经全部拆除了,因此院中只剩下原来御史衙门的老房子,整个院子也恢复了原有的开阔。

  院里原来的住户,已经全部搬迁了,现在只剩下几个保安看管着这个院子,因此空荡荡的院子里分外安静,偶尔有一两只麻雀噗噜噜地飞来,竟吓了我一跳。据记载,这座御史衙门,自雍正四年修建到现在,已历经近三百年的历史,但是院中的房屋,在近三百年间,从未有大的翻新修整,可以说还是雍正年间的遗物。

  院中的房屋建筑,虽然已是褪尽铅华,但是窗棂上精美的雕花,依然显示出它曾经的“美丽”。我与看管院子的保安攀谈得知,正在修整的5号院,准备恢复原来房脊上的神兽雕像,恢复官署所有的琉璃瓦,门和窗棂的规格也都要恢复成历史记载的样子。到那时,一个原汁原味的御史衙门,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炎炎夏日里,探秘雪池胡同的御用冰窖

  进入伏天的北京,一直是酷热难当的,这几日又赶上了湿热的“桑拿天”,让人真有些吃不消。然而在这样的天气里,雪池胡同里的冰窖,却有着巨大的魔力,吸引着我去探寻。

 我一直沿陟山门街往西,行有五十多米就到了雪池胡同。雪池胡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因胡同中有皇家的御用冰窖,而得名雪池。冰窖就在离胡同不远处,走进胡同就可以看到有两座低矮的人字形的建筑,那就是冰窖了。

  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紫禁城内设冰窖五,景山西门外冰窖六,德胜门外冰窖三,正阳门外冰窖二,分藏京河、通州龙王堂、莲花池等处之冰。现在陟山门街路北雪池胡同里的冰窖,就是《大清会典事例》里记载的景山西门外的六座冰窖。这六座冰窖可不是一般的冰窖,它们都是皇家的御用冰窖。

  雪池冰窖的存冰,夏季主要是供皇宫中消暑、降温,食品的防腐、冷藏之用。

  冰窖所藏的冰,全部采于太液池,即现在的中南海和北海水面。雪池胡同里的冰窖,建于明万历年间,共有冰窖六座依次编号为1至6号。据北海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之间,1号、2号、3号、4号冰窖被拆改了。冰窖有的做了供电室,有的做了仓库,还有的做了北海工程队的办公室。

  在雪池胡同的一座院子里,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我找到了那四座被拆改了的老冰窖,这四座冰窖确实已无当年的影子了,全都改变了模样。不过工作人员说,现在5号窖和6号窖,还依然保存完好,正在修葺中,等到修好了就可以对游人开放了。

  ■有五百年历史的5号、6号冰窖依然保存完好

  我在雪池胡同口,看到的那两座冰窖,就是5号窖和6号窖。5号窖东西走向,6号窖南北走向,两冰窖一东一西排列在那里。据记载,雪池冰窖窖顶上,全部覆盖有皇家标志的黄色琉璃瓦。冰窖上层地面,系用大城砖围住,窖内结构全部拱形建筑,无梁无柱,就像我们看到的城门的样子。冰窖窖基十分坚实,窖底用柏木杆打桩,由石帮石底砌成。不过现在修葺中的冰窖已经将窖顶的黄色琉璃瓦拆去,换上了灰筒瓦,换下来的那些琉璃瓦就堆在了5号窖里。为了探寻雪池冰窖的真面目,我进入到了这两座有五百年历史的老冰窖中。

  雪池冰窖的窖门都很小,仅供一人出入。门里是两扇木门,很厚,我推了推十分沉重。冰窖用木门,据说是因为木门的隔温效果是最好的。我沿着工人们挖出的老冰窖台阶,一级一级小心地往窖底走去。冰窖的台阶很窄,只能横着放下一只脚,台阶也很陡,使我不得不稍稍要蹲下身子。冰窖里越往下走越觉得寒冷。外面是30多摄氏度的高温,可是冰窖里没有储冰竟是寒冷无比。据修窖的工人说,在冰窖里待不到半小时人就会冻得受不了了,必须要上去“暖和暖和”。在冰窖底,我看到整个冰窖大约有二三十米长,有十来米宽,二层楼那么高。四周没有窗户,只有一个小门。窖顶上用大块大块的城砖砌成拱形,窖底是由巨大的石条铺就而成的。整个冰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防空洞。冰窖四周的城砖除有些地方有点残缺外基本保存完好。我问工人:“你们打开冰窖时,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吗?”工人说,“是呀,里面我们基本没有改动还是原来的样子。”他的回答让我惊讶不已,雪池冰窖从万历年到现在历经了五百年而保存完好也真是奇迹。想想京城其他几处冰窖,不是坍塌就是被拆改,只这里还留有两座完整的冰窖记载着当年的历史。

  ■陟山门街路南的明清皇家道场———大高玄殿

  出了雪池胡同往陟山门街路南走,可以看到有一道红色的高墙,红墙里就是著名的大高玄殿。现在我们从陟山门街往 mm,"," [ [ 高墙里望,还可以看到一座蓝色圆顶的木结构高殿。第一次看到这座高殿,我就觉得它的样子十分独特,又十分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大高玄殿的占地面积很大,我们在陟山门街看到的红墙,是它的后墙,它的正门开在景山前街。其正殿为大高玄殿,殿内供奉的是三清像。其后殿为九天万法雷坛,内供奉玉帝像,是皇帝祈雨处。再后是一座上圆下方的两重殿,这就是我们从陟山门街能看到的那座蓝顶木殿。

  这座殿代表着天圆地方之意,上面的殿是圆形攒尖屋顶,覆以蓝色琉璃瓦,象征天,名乾元阁。下面的殿是方形屋顶,覆以黄色琉璃瓦,象征地,为坤贞宇。不过,也有许多人因乾元阁的样子酷似祈年殿,而称它为“小天坛”。这就是为什么我看到乾元阁,觉得眼熟的原因。

  大高玄殿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道教宫观。明朝的嘉靖皇帝笃信道教,甚至还曾拜道士为师,习道教。大高玄殿建成后,嘉靖皇帝十分高兴,曾下令庆贺十天,暂停行刑杀人和屠宰牲畜,百官都要穿礼服,还都须斋戒。

  但是大高玄殿建成不久,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时,毁于火灾,只好又重修。后又在万历年间,再次重修。明朝灭亡后,到了清代大高玄殿之名,因避讳康熙皇帝玄烨之讳,将玄字改为了元字。因此有的历史文献上又称其为大高元殿。在清代大高玄殿经雍正、乾隆、嘉庆屡次修葺,到民国年间又复修,但其格局仍然为明代格局。

  现在大高玄殿被占用,轻易不得见。但是从陟山门街远远地看到的乾元阁,就已让我久久流连了。

  ■住过汤用彤先生的石作胡同

  在陟山门街的路南,过了大高玄殿,还有一条老胡同叫石作胡同。胡同南起景山前街,北止陟山门街,东临大高玄殿,西近北海,与故宫近在咫尺,地理位置之特殊,足以说明它有一段异乎寻常的历史。

  “石作”就是生产各种建筑石材的衙署,归内官监管辖。内官监就是掌管着皇宫内事务的机构,凡建筑宫殿、营造皇陵、管理库藏等等皆有涉及,其下所属有:石作、木作、瓦作、土作、搭材作、东作(烧砖)、西作(烧琉璃瓦)、油漆作、婚礼作、火药作等十作,其中以石作为首。

  明代的内官监,就设在现在的恭俭胡同内。而石作,在明永乐年间,修建北京城时,就设在陟山门街路南的这片地方。到了清代,因此处有明朝的石作,遂取街名为石作胡同。后又改为大石作胡同和小石作胡同。

  石作胡同中,在明清时期,云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而在近代,还有一位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汤用彤先生,也住在这里。

  汤用彤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也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汤先生成名很早,他在哈佛留学期间,就与陈寅恪、吴宓一起被称为“哈佛三杰”。从1931年起,汤用彤先生开始了他在北京大学的执教生涯。汤用彤先生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他对于中国佛教史的梳理,对于魏晋玄学的开掘,为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的确立,打通了难关,受到国内外汉学、佛学研究学者的普遍推崇,其代表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至今仍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书中的许多论点被视为不刊之论。 .

1948年底,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离开了北京大学,他就把北大的一切事务,都托付给了汤用彤先生。1949年4月北京市市长叶剑英任命汤用彤先生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行校长之职。

  有书里介绍汤用彤先生就住在石作胡同里。为了找寻汤先生在京的旧居,我特意访问了汤用彤先生的儿子汤一介先生。据汤一介先生回忆,当时是1946年,汤用彤先生一家从昆明回到北平后,就买下了小石作胡同3号的这所宅院,住下来。

  院子是南北向的,院里很宽敞,进了院门,是一个过道,从过道再向里进去是一个小天井。天井的右边有一个小的跨院,院子里有四五间房子。院子的右边是南房,南房旁有一道墙,墙上开有一个门直通正院。正院是四合院,里面有北房五间、东房三间、西房三间。正院还带着一个小的跨院,跨院里就是厨房等处了。汤先生一家,从1946年到1952年之间断断续续地住在这里。我问汤一介先生:“那所老房子现在还在吗?”汤先生说:“已经不在了,那里要盖高楼,后来就拆了……”

  那一日,我又去陟山门街时,特意去了一趟大石作胡同。在胡同里我向老人一路打听小石作胡同,老人指了指东边的高楼说:“小石作胡同原来就在那里的,现在盖了高楼,胡同没了,人也全搬走了,再也找不到了……”

  ■景山前街25号,“诞生”《雷雨》的地方

  从大石作胡同往南,出胡同南口,就到了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这条马路现在叫景山前街。原来从大高玄殿以西,到三座门的位置,这一段不叫景山前街而是叫做三座门大街。后来三座门大街并入景山前街,所以现在这段路就都叫景山前街了。在这条大街上,从北海南门到大石作胡同南口之间,曾有一座小院落,现在它的门牌是景山前街25号,而70多年前它的老门牌叫三座门大街14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是由靳以、巴金和郑振铎等人创办的大型文学刊物《文学季刊》的编辑部所在地。《文学季刊》在当时存在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两年,然而它却如一颗闪耀的新星,发出了无比灿烂的光芒,它的存在照亮了当时整个文学界。在《文学季刊》出版的八期刊物中,许多新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都是通过它最先和读者见面的。像我们所熟悉的著名作家曹禺的巨著《雷雨》就是在这个文学刊物上首先发表的。巴金先生曾在《回忆曹禺》一文中写道:“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靳以把家宝(曹禺原名为万家宝)一部稿子交给我看,在南屋客厅旁那间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震动了!”后来在巴金先生的力荐之下,《雷雨》终于在《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就这样文学巨著《雷雨》“诞生”在了三座门大街14号。

  在王辛笛先生的回忆文章里对三座门大街14号曾有过着这样的描述,“当年巴金和靳以在三座门大街租下一个小小的庭院,宁静而干净,三间朝南的平房,门向东开,窗前有一两棵树,屋内的陈设很简单。”在王辛笛先生的笔下,三座门大街14号是多么恬静的庭院呀。

  ■老门牌三座门大街14号里残存的记忆

  上星期我去探访三座门大街,发现那里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街上盖起了许多时髦的小楼。好容易找到了一个老街坊,我向她打听三座门大街14号在哪里,她想了想说:“就在大石作胡同南口,你往西去,挨着北景园的那个院子应该就是了。”我顺着她的指引,在景山前街的街面上找到了那个院子。院门是凹在街里的,如果不仔细看,一不留神就会将它错过。朱红色的院门半敞着,院里的平房还保持着古朴的面貌。只是院中搭建的小房使院子里显得十分的拥挤。小房将院中辟出狭窄的过道仅供一人通行。院里种了许多花,特别是还有几株在城市中少见的向日葵令我有些惊讶。院中宁静依旧,只是有些杂乱。


  在院子里我遇到了在这里居住了有五十年的老居民,我问他,“您这里原来是三座门大街14号?”老人想了想说:“对呀,原来是三座门大街14号,后来就改成了景山前街25号,改了有好多年了。”后来老人还向我介绍这所院子先是故宫的单身宿舍,后来改成了职工宿舍。他们一家就是改为职工宿舍那会儿搬进来的。老人还说,后来院子里的房子大多已经翻建了,老房子基本没有了,院门还是原来的但是门墩已经是新的了。我问他知不知道,七十多年前这里是《文学季刊》的编辑部时,老人很惊讶,表示不知道,并且说三十年代的老居民这里已经一个都没有了……

  前些日看到卞之琳先生2000年写的《三座门大街十四号琐忆》,文章说:“六十多年前的室内情景也只有少数几个局中人挂在琐忆中。”70多年后我再去寻找当年的院子时,也是人非物非,只留下了一段追忆。


  出了冰窖,在5号窖和6号窖之间我发现工人们正在修复窖神殿。这座窖神殿里原来供奉的是窖神。有书里记载窖神就是济公和尚。当时不仅冰窖供奉济公和尚,连砖窖、煤窖等行业也供奉济公和尚为窖神。想想济公和尚这位中国佛教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神僧,不光是街头巷尾妇孺皆知的历史名人,竟然还是窖神,没想到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5 02:04 , Processed in 1.08170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