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成旧事:“数据大楼”成新角
北京的声音———“豪华大厅”是亚洲之最 韩先生(北京人35岁家住北太平庄): 我小时候住在缸瓦市的丰盛胡同里。每天早晨7点,只要听见电报大楼的《东方红》报时,我就出发去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也经常能听到电报大楼报时的声音。去年元旦前,我下夜班后开车走在长安街上,忽然传来《东方红》的乐曲。在寂静的冬夜里,我把车停下来,仔细回味这北京的声音…… 长安街西单路口东边的电报大楼,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由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设计的。1956年4月开工,1958年9月21日完工。主要通信设备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引进。 电报大楼主楼东西长101米,南北宽18.1米,主楼地上6层、地下1层。电报大楼6层以上是钟楼,从地面到钟楼是60米。主楼分为报房、机房、营业厅等几个部分。电报大楼开工时,当时的邮电部部长朱学范前来祝贺。 现在的西单街头,高楼大厦大多以玻璃等现代建材为主料,而电报大楼以花岗岩、深米黄色面砖装饰楼面,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文革”后,有关部门对钟楼报时的前奏曲进行再创作,请施万春、鲍蕙荞演奏钢琴式钢片琴,乐团演奏打击式钢片琴,混音录制了《东方红》前奏曲。当时规定每天早7点,钟楼播放前奏曲的全曲;其他时间只播放前奏曲的前几个小节。这一规定一直到现在依然被执行。 在电报大楼刚建成时候,大时钟的指针是白色的。在“文革”时,指针被涂成了红色。上世纪70年代,指针改成了体现邮电的墨绿色。 电报大楼建成后,大理石的营业台、贴面的柱子、水磨石的地面、油漆的顶棚让它的大厅成为北京城里的一处豪华场所。在建成初期,市民可以在大厅里办理各种邮电和电报等业务。到了1969年,邮政业务的柜台被迁出,这些柜台被改为了长途电话的营业窗口和隔音间。直到现在,电报大楼1层营业厅仍是亚洲最大的电信营业厅。 沧桑变换———电报大楼已成“数据大楼” 谢女士(北京人49岁家住西三旗): 1976年7月发生唐山大地震后,我父亲骑车去西单的电报大楼,给我在四川工作的大姐发电报,询问四川的情况。记得父亲从电报大楼回来时说发电报的人多极了,排了好久的队。所有发电报的人都是因为地震来发电报的。发完电报后,全家人都在家里焦急等着大姐那边回电报。 平时送信的邮递员都是骑自行车,而送电报的邮递员是骑摩托车。两三天后,胡同里终于传来了摩托车的声音。邮递员在院门口叫道:“谢士元家拿名戳!”一听这声音,我们全家都觉得塌实了———大姐回电报了,她在四川安然无恙! 过去,一般人家几乎没有打电报、打电话的意识,只有遇到紧急的事情时才去打电报。去打电报前,要盘算一下用几个字就能把事情说清楚,能少用一个字就能省下一个字的钱。当时家有病人的电报一般只写4个字“母(父)病速归”。电报大楼的老职工还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最高法院的工作人员带着介绍信来给地方法院发特急电报,电文是“刀下留人”。虽然只有4个字,但是这却是有法律效力的,因为电报传达的信息是文字证据。 邹小姐(江西人24岁来京2年): 我来北京工作2年了,去西单逛街坐公共汽车时,听到售票员报站名“电报大楼”时,我才注意到这座大楼。现在谁会去发电报呢?我问起家在北京的同事,他们告诉我,电报大楼是打长途电话的地方。看电影《大撒把》时,我发现电影里有人们在新年夜去电报大楼打电话的镜头。 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电报大楼共有专门的电报营业员、报务员几十人,而现在甚至根本没有专门的电报员,传统的发送电报的报房也消失了,仅剩的十几位营业员也身兼电报、电话卡、传真、网络服务等数职。 现在长话、网络、电话卡、ISDN、ADSL业务成了主角,特别是数据业务越来越多。有工作人员戏称,电报大楼其实早就该改叫“数据大楼”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5:42 , Processed in 1.11146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