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两次题写店名 走进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迎面是宋庆龄同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巨幅照片。因为1962年和1966年宋庆龄同志两次为儿童用品商店题写店名。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北京的工业企业也大干快上,建立了许多新工厂。同时,全社会也提出“家务劳动社会化”,提倡解放妇女,让妇女走出家门工作。因此,相当一部分家庭妇女走上了工作岗位。妇女同志上班工作了,儿童照顾自然也需要社会化。于是,各企业、事业、机关托儿所应运而生。托儿所的迅速发展,急需床单、服饰、玩具等儿童用品。当时,京城的百货商店几乎都有儿童用品部。但是,专门经营儿童用品的只有王府井儿童用品商店一家。王府井儿童用品商店接待的团体客户非常多,不得不现组织货源,到合作社订货。儿童身上穿的、用的、玩的……在王府井儿童用品商店都能买到。很快,商店的门脸也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26米的大门脸。 1962年,有人提议应该请人给商店题写店名。商店员工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关心儿童的宋庆龄同志。于是,以商店的名义给宋庆龄同志写了封信,希望她能够给商店题写店名。然后,直接寄到“国务院主席办公室”。没过多久,宋庆龄同志让办公室工作人员将题写好的“王府井儿童用品商店”店名给送来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王府井大街被改成了人民路,王府井儿童用品商店自然得跟着更名。商店员工想出了人民、东方红等许多名字。最终,经过一番讨论选用了“新中国”。于是,商店又给宋庆龄同志写了封信,介绍了更名的原因。宋庆龄同志很快又派人将“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的题词给送来了。不过,十分遗憾的是,经过多次拆迁、扩建,宋庆龄同志题写的两幅字已经不知去向了。 童装印“北京”最抢手 从开业到上世纪80年,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始终顾客盈门,尤其是春节的时候,卖童装的柜台都得事先安上铁杠子,柜台玻璃也必须用模板给挡上。 当年,别看儿童用品商店经营品种比较单一,但是由于服装都是凭布票购买。家长们都会将布票省到春节前,给孩子们买身新衣服。不论是京城老百姓,还是当年到北京出差的外地客人,只要家里有孩子,必定到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买服装。所以,当时儿童用品商店的顾客自然盛况空前。据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退休经理郝雄回忆,当时儿童服装以绿军装、海军蓝为主,而且胸前印有“北京”字样的服装最抢手。可以说,儿童服装是有多少卖多少。 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在产品上面向市场积极创新。当时,尼龙花边的裙子很畅销。商店采取了直接从尼龙花边生产厂家,委托针织企业加工的方式,确保了经营的产品适销对路。 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买卖一直很火。所以,店面面积也是一扩再扩。起初,是二三百平方米的平房。“文革”期间,又翻盖了二层。1993年,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再度进行扩建,销售场地达到了2400平方米。1998年,由于王府井大街改造,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不得不暂停营业。 黄金地段重开张 2000年初,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重张开业。新的商店搬到了原来地址的北边,紧挨着新东安市场。这块地方是作为拆除东城区商业网点的补偿提供给东城区的。东城区有关方面又将这个黄金地段的商业楼交给了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 如今,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已经建成为一座集购物、教育、娱乐、休闲、科技为一体的大型儿童用品专业商店。 在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经常会听到顾客说:“我小时候的衣服就是从这里买的。现在,还带孩子来这里买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