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大鼓是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其音乐腔调和京韵大鼓不相上下,但节目的内容却是取自于一些可笑和讽刺的题材,再加上表演时的各种滑稽动作及表情,构成这一艺术品种。 滑稽大鼓的创始人是“老倭瓜”,本名崔子明,北京顺义县农民出身,早年演唱时调小曲,后来师从票友张云舫学唱木板大鼓。张云舫能编新词,他编写的《大劝国民》、《孙总理伦敦蒙难》、《新灯下功夫》等流传一时。张云舫向崔子明传授了演唱技艺,因这些曲词迎合了时代潮流,崔子明一举成名。后来崔子明经常演唱《拴娃娃》、《吕蒙正教学》等滑稽曲词曲调,以诙谐幽默取胜,被称为:滑稽大鼓。 “架冬瓜”名叫叶德霖,是继“老倭瓜”崔子明之后的又一个突出的滑稽大鼓演员。他的代表节目有《蒋干盗书》、《蓝桥会》等。“架冬瓜”有师兄弟五人,大师兄艺名“山药蛋”、二师兄艺名“老倭瓜”、三师兄艺名“大茄子”,“架冬瓜”排行第四,他还有个五师妹,艺名“小萝卜”。在上个世纪30年代师兄弟五个中,只有“架冬瓜”一人经常演出,而其他四人早就息影舞台了。上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正是叶德霖艺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他在北京红极一时,除了在天桥等处演出,他的节目还常在电台上播出。 “架冬瓜”原是河北大兴人氏,在家中务农,有几亩田地来维持生活。1924年时逢旱灾,他逃荒来到北京,住在崇文门的大石桥金记大车店中。当时他一家五口人,靠叶德霖冬天卖烤白薯、夏天卖青菜生活。他的妻子给人家洗衣裳,给有钱人奶小孩,帮家度日。 叶德霖在做买卖时吆喝声就很好听,而且又喜唱小曲,在歇脚茶馆认识了张云舫。有时叶德霖和朋友们唱着玩,张云舫发现他的嗓音很好,闲谈间收了他做徒弟,改唱大鼓。 叶德霖唱大鼓十分用心,技艺进步很快。虽然他没有什么文化,可是脑子很灵,并富有创作能力,由他自己编写的《蓝桥会》、《丑妞出阁》、《海三姐逛市场》、《蒋干盗书》、《刘二姐拴娃娃》等节目,非常受观众的欢迎。 叶德霖不仅嗓音高脆,而且在表演时根据人物性格,设计了很多幽默的动作和身段,学谁像谁,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引起了观众和同行们的注意。叶德霖演出时常穿浅绿色或浅灰色的长衫,大伙就称他:“架冬瓜”。从此叶德霖声名远震,经常参加一些大型的演出。 1939年初夏,鼓界大王刘宝全从天津载誉回京,应曲艺界名人全国华、王文瑞和曲艺会的会长曹宝禄等人的邀请,与北京曲艺界同行在前门鲜鱼口内华乐园(后为大众剧场)联合演出,阵容空前,为期三天,影响很大。首演第一天,叶德霖在刘宝全前边垫场,演唱滑稽大鼓的《蒋干盗书》,声名远震,虽是绿叶衬红花,但他的滑稽艺术风格和娴熟的演唱技巧,都得到了广大观众和同行的热烈掌声和广为盛赞,使之红极一时。 “架冬瓜”在电台播出的唱片《王二姐思夫》等曲目,在北京等地广为流传,并在庙会上演唱。他也经常在天桥茶社等处演出。 解放后,“架冬瓜”参加了北京曲艺团,他虽有徒弟学唱滑稽大鼓,但未成气候,只好改行。“架冬瓜”辞世后,后继无人,曾受广大观众普遍欢迎的滑稽大鼓从此断档。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04 , Processed in 1.07547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