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家住在宣武区以北的椿树上头条。父亲已经上小学,在他的记忆中,那时候住家附近的胡同里食品作坊林立,且颇具特色。因为作坊制作的许多小吃,只能是春节在厂甸庙会才能品尝到,所以父亲有零用钱时就会光顾。 从椿树上头条胡同向南横穿过上二条和上三条,在西草厂胡同路北有一个卖主食的小店,店主是来自外地的老哥儿俩,以经营烧饼、螺丝转、油饼、焦圈(当时称为“小麻花”)而著称。烧饼、螺丝转用特殊火炉烤制,即在炉内砌有大“炉膛”,炉上放饼铛。烧饼、螺丝转先在饼铛上烙出形,再放入“炉膛”,紧贴膛壁码放好烘烤。这样做出的成品,外焦里嫩。一般的吃法是将烧饼掰开放入焦圈,吃起来香脆可口;油饼则有普通饼、红糖饼和薄脆,可根据购买者的要求制作。红糖饼甜中带咸,口感极佳,最受青睐。这些都是当地居民首选的早点。 由此向东还有两家店铺。其中豆腐坊出售豆浆和鲜豆腐,豆浆的质量较好,鲜豆腐用盐卤制成,味道清香;肉铺则是生熟肉都卖,尤其是熟肉的色、香、味俱佳,以酱肘子、酱猪蹄和肉皮冻的销量最好。 如果想在外面吃早点,就从西草厂胡同向南穿过十间房,再向东到韩家潭(后改为韩家胡同),这里每天早五点到七点总有一对操南方口音的老年夫妇卖馄饨。老头挑担子,一头装小火炉,另一头装小桌椅。老太太则拿着做馄饨的原料。他们包的小肉丸馄饨皮薄、透亮,并用鸡汤煮。每碗馄饨一般会放虾米皮、紫菜以及把鸡蛋过油摊出后切成的细丝做铺垫,还有酱油、醋、香油、辣椒油等调味品供选择,1毛钱买上一碗,吃到嘴里味道鲜美可口,别有一番风味。由于挑来的那几张小桌椅根本不能满足客流,因此大多数食客只能站立就餐。 西草厂胡同向南的魏染胡同有个专卖干果的作坊,现场加工带壳花生、花生米、西瓜子、葵花子、铁蚕豆、糖炒栗子等。其中带壳花生分为完整和半空的两种,半空的不仅价格实惠,而且入味,父亲经常购买;铁蚕豆也分为硬邦邦和酥脆的两种,但这种酥脆并不是像开花豆那样炸制,而是用大炒锅炒制而成。 从椿树上头条胡同向西再向北就到了顺城街,靠城墙的街南是卖旧货的小市,街北有一个卖卤煮的棚子也有名气。其卤煮汤中的肥肠清洗得比较干净,并辅以芥末、辣椒油、香菜调味,开锅后再放入炸好的素丸子(胡萝卜为主)和三角形豆泡,买上一大碗只需5分钱,吃罢让人回味无穷。当时父亲上学的北京32中离此不远,他有时放学后就来此品尝。 1956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公私合营,这些食品作坊或被并入合作社,或因其他原因关张,相继在宣北的胡同里消逝,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倍感惋惜。父亲对于一些小吃的做法至今记忆犹新,时常在家里一展身手,自制馄饨、卤煮等,从而使我们全家现在还能感受到老北京胡同小吃的余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