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剧

2002-12-1 12:00| 发布者: 佚名

  被称为“国粹”的京剧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改称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流行于安徽久享盛名的三庆徽班入京为乾隆帝祝寿。继之,许多徽班接踵入京献艺。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道光八年(1828年),流行于苏、浙、皖、赣等省的楚腔(亦称汉调)由名演员携班进京。该剧主腔西皮调,与徽剧的二黄通力协作,同台演出,于是出现了皮黄戏。以后京剧又吸收了昆腔、秦腔和一些民间曲调的精华。
  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化了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节奏感强,创造了许多程式性的表演动作。演唱时讲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乐性。在唱、念、做、打方面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京剧行当分生、旦、净、丑。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唢呐及鼓、锣、铙钹等乐器伴奏。
  自清咸丰、同治以来,经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加以改革和发展,影响至全国。其历史悠久,流派纷呈。著名的老生有谭鑫培、马连良、周信芳等,四大名旦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净行中有金少山、裘盛戎,丑行中有萧长华、叶盛章。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二三百个。以《霸王别姬》、《打渔杀家》、《三岔口》等流行较广。
  建国后,在大力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下,编写、整理了《将相和》、《野猪林》、《雁荡山》等和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获得了成功。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下,京剧已然走向世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22:12 , Processed in 1.13241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