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河北梆子

2002-12-1 12:00| 发布者: 佚名

  源于山陕梆子腔,清代先后传入北京、直隶、天津等地,逐渐演变,直至清道光年间形成,流行于冀、津、京、以及鲁、豫、晋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影响较大的剧种之一。曾称“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等,直到一九五二年才定名河北梆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高腔、京剧的影响。以梆子按节拍,音调高亢,表演细腻。河北梆子生腔苍劲悲壮,旦腔高昂激越,净腔粗旷豪放,丑腔戏噱跳跃。念有韵白、京白之分,但不用“上口字”;唱腔属板腔体,主体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上六板、二六板、留板、锁板等。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梆子等,在现代戏中还加入了西洋乐器。
  河北梆子于清同治、光绪之交开始呈现繁荣昌盛景象。从清咸丰、同治年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京盛行。起初唱词发音杂用山陕音调,自上世纪二十年代杨韵谱的奎德社以后,逐渐改用北京语音。
  名男角有梁宗旺(达子红)、田际云(想九霄)、吴毓顺(小茶壶)、郭宝臣(元元红)、侯俊山(十三旦)、杨宝珍(杨娃子)、薛因久(十二红)、魏连升(小元红)。女角有赵佩云(小香水)、王莹仙(金刚钻)、李桂云等。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北梆子走向衰落。到四十年代末,河北梆子已衰败不堪,几乎濒临灭绝。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植下,河北梆子才真正获得了新生。保留剧目有《蝴蝶杯》、《王宝钏》、《拜月记》、《窦娥冤》、《大刀王怀女》、《火烧裴元庆》等。现在,同其他地方剧种一样,河北梆子也出现衰落的局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0:32 , Processed in 1.1018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