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曲是八角鼓中最原始之曲种,是单弦演唱中的一部分。岔曲起源于清初北京,兴盛于乾隆朝,流行于北京城内外。关于岔曲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乾隆朝征西凯歌;另一说是从昆曲、高腔岔支而成。 岔曲的表演方式有三种,大多是一人自击八角鼓演唱,一人操三弦伴奏(也可无伴奏);也有二人操八角鼓演唱的;还有集体演唱的“群曲”形式。其基本唱腔结构是一段六句或八句,故又有“六八句”之称,分曲头、曲尾两部分,中间有一个大过门。岔曲的曲词句式是长短句,有七字句、四字句,嵌入五、七、十字的小对句(即“数子”)等,并加入嵌字、衬字。岔曲音乐取材于民间曲艺、小调和戏曲。主要曲调有:平调韵、荡韵、黄鹂调、石韵、硬书等。 岔曲的篇幅分大小岔曲。小岔曲又名脆岔,短小精悍,不带数子,有词脆、腔脆、板头脆的特点。代表性曲目有《晚霞》、《怕到黄昏》等。大岔曲又名长岔,在曲词中嵌入一长串用数板连接的嵌句。演唱时节奏明快,唱腔多变,高低起伏,一气呵成。代表性曲目为《风雨归舟》。 传统岔曲曲目数量较多,建国后,流传较广且颇有影响的新岔曲有《有这么一个人》、《红军过草原》、《志愿军英雄赞》、《赞雷锋》等。 岔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继宝小岔后,出现过司瑞轩、德寿山等名家。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擅唱岔曲的仅屈祥利、王贞秀、广绍如、阿鉴如、荣剑尘、谭凤元、曹宝禄等十余人。至民国初,岔曲已经完全融入单弦牌子曲,偶作单独节目演出,而不再作为一个独立曲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