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宅门里中秋节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长温


    五十多年前曾住在崇外花市中三条12号,也就是现在的63号的一个古老的宅门里,现在忆起四合院旧居度中秋节的民俗,所见所闻的每一事每一景都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中秋节的前一二天我的母亲就忙着去花市大街路北的增华斋糕点铺购买月饼。老北京时的月饼品种有自来红、自来白,有翻毛、提浆、酥皮月饼。馅儿有山楂、玫瑰、冰糖、五仁、枣泥、豆沙等种类。那自来红烤色较深,清一色的白糖、冰糖、果仁为馅,外皮上画一黑红色的圆圈,圈内用针扎上几个小孔。自来白则是用精白面烤制的什锦馅月饼,外皮纯白。其它月饼有大小各品种,最大的有一尺左右的。那时的月饼上均饰以月亮、嫦娥玉兔等美妙的图形。
  每当中秋佳节时,我家还要用红糖、芝麻酱制作“糖饼”和一种称为“团圆饼”的面食,以象征全家甜甜蜜蜜、团圆和美之意。“团圆饼”的制作方法是:将发好的白面加碱揉好后根据笼屉大小先擀成四片簿面饼,每片上均抹上些芝麻酱、糖、玫瑰(或桂花)汁,并码上些果脯、核桃仁、花生仁、葡萄干等,一层层叠放在一起,再擀一较大的面饼从上向下将其包严成大圆形饼,上屉蒸30分钟即可。熟后再在饼上打印上福、寿等红字印,并撒上瓜子仁、山楂丁、青红丝即成了。糖饼、团圆饼是中秋祭月前必须操作好的中秋节食品。
  老北京时的水果来自郊外和北方一些省份,在德胜门的丁字街及前门外设有南北两个果子市批发和零售。自八月初起在天桥、鼓楼前、东四、花市大街等地都有众多的水果干果摊,水果干果种类众多、色彩缤纷,主要有莲藕、西瓜、槟子、沙果、虎拉车、大海棠等时令水果,如今像虎拉车、沙果等已在北京消失了。那时每逢中秋节时我家都要购买些水果,以供祭月、送礼和赏月时食用。
  老北京人中秋祭月时必用“兔儿爷”,现在北京的年轻人已有点陌生了,但老北京时这位“爷”可是家喻户晓。兔儿爷约起源于明末,清代时盛行用于祭月并成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每到中秋节前,一进八月,前门、后门、东四、西单等处都摆满兔儿爷摊子,可最集中的地点还是花市大街,这里零整批发,品样俱全。年少时,每逢中秋节前都要随母亲到西花市大街挑选购买兔儿爷。兔儿爷的摊子都呈阶梯式摆满,兔儿爷最大的三尺左右,最小的一两寸,货架子上的兔儿爷一层比一层小,色彩缤纷、非常好看。兔儿爷是由胶泥放入模子里制作的,不论大小一律是三片子嘴,支棱着两只长耳朵,人形兔脸,脸上描眉,油粉有红有白,身上全披绿袍,顶盔束甲,插旌旗,骑狮虎犹如将军威风凛凛。有的是怀中抱杵的小兔在捣药;还有的肘关节和下颌能活动,称“吧嗒嘴”兔儿爷,特让我喜欢。每次母亲除买大的兔儿爷祭月使用,还要买几个小些的供孩子们把玩。
  据说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祭月的习俗是从周天子时传下来的。“礼记”一书上说“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之意,北京在明嘉靖九年就修建了夕月坛(即如今的月坛公园),从此月坛成了明清皇帝祀月亮之神的地方。因此民间每到中秋——八月十五之时也要在四合院庭院里举行祭月拜月之礼。
  为了祭月在室内外要大燃灯烛,使四合院明亮以助月色,老北京时是将纸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或瓦檐等高处,使四合院处处皆一片光明,月光灯光互为辉映。俗称为“树中秋”或“竖中秋”。为了祭月要提前去南纸店买“月宫码”,也叫“兔爷码”,即用木刻板水彩印制的“神纸”。“月宫码”分上下两格,上格印有太阴星君像(月神)及广寒宫,下半格印着玉兔人立持杵捣药的图形。这“月宫码”均粘贴在黍杆架子上,把它立在大八仙桌后面,八仙桌上则摆满了月饼、水果和兔儿爷、一束带籽儿的鸡冠子花和带枝叶的毛豆。
  老北京过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所以拜月首先是四合院内主妇们的事,那时往往是等妇女们上完香叩完头,男人们和晚辈们才跟着一起拜月。拜月后大家围坐在四合院的月光下饮酒品茶、吃蟹、吃鸡鸭,一起赏月分吃月饼水果喜庆佳节。那大月饼和团圆饼都要切成长三角形的块,全家每人一块,就连有人在外未归时也要给留下一块,以寄托全家团团圆圆美满之意。忆起少儿时欢度中秋节的情景,如今尚记忆犹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6 17:29 , Processed in 1.11756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