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古玩城南又有新看头儿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方丽






  收藏活动的兴起离不开收藏品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藏品市场经历了从“地下”到“地上”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以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为代表的“城南古文化圈”。日前,在国贸中心展览馆举办的第七届北京(CBD)国际商务节上,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的沙盘及多媒体展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城南的古玩市场,又有了新看头儿。
  城南旧事:
  文物从这里走向市场
  不少人还记得,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营古玩旧货的市场或摊群的生存存在很大争议。后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有关部门才逐渐认识到了文物交易市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荒草堆里“长”出来的市场
  1989年9月23日,北京古玩城的前身——北京民间艺术品旧货市场(见图1)在朝阳区东三环南路开业了。那时的东三环只是离市区很远的一个偏僻角落。市场所在地曾经是一个长满荒草的深坑,市工商局征用后,先后办过农贸市场、旧摩托车交易市场,最后改为经营文物旧货。初建时,几家商户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拔除大拇指粗、一人多高的蒿草。后来大伙凑钱买油,放火烧荒,终于平整了土地,摆起了地摊。
  为找落脚地到处“打游击”
  无独有偶,潘家园旧货市场一路走来也有过很多曲折。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后来随着规模的增大,市场也不断地为寻找落脚处而“打游击”。一位很早就与潘家园旧货市场结缘的老者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几百个摊位,大多随意置放在凹凸不平、尘土飞扬的露天场子里,摊主们因陋就简,随意支起遮阳棚。如果碰上雷阵雨,旧书摊的主人是最为狼狈的,经常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直到1995年,市场才建起几排工艺大棚,初具规模。
  这就是北京古玩市场发展走出的第一步,但不管怎样,文物从这里开始走向市场。
  城南远景:
  “蛋糕”将越做越大
  如今,“城南古文化圈”已经成为北京创意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潘家园旧货市场”和“古玩城”两个品牌也已经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未来的几年里,城南古玩市场这块“蛋糕”还会越做越大。
  潘家园旧货市场:呈现崭新面貌
  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副总经理李桂芳介绍说,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潘家园旧货市场,首先,要使其在全国保持是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规模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的地位,并拟在西侧建设新市场。其次,在现址上将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北京古玩艺术品拍卖中心,有效吸纳文物鉴定、海关、保险、评估等商务链条及其他配套服务,使之成为中国和亚洲的标志性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成为全球文化艺术品交易的重要地点。李桂芳强调说,虽然市场格局有所改变,但有两点是绝对不变。一是继续坚持地摊形式,二是继续做大做强现代收藏品这块市场。
  另外,还要加快潘家园旧货市场网站的建设,利用无限的网络空间和已有的品牌效应,继续扩大潘家园的品牌影响力,使之真正成为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
  古玩城:
  建成博物馆式的五星级市场
  北京古玩城总经理赵津生在谈到发展前景时提出:要把市场建成艺术馆、博物馆式的五星级市场。他说,到了2008年,北京古玩城内的每一家店铺都将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每一个商户都将是一个文化讲解员。
  另外,北京古玩城还将组织市场内的文物公司“走出去”,到世界各地搜寻流失海外的中国古玩艺术品。比如北京古玩城就有近30家商户在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设立了联络点,负责搜集海外中国文物的信息,今后其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同时,北京古玩城商户的身影也将继续出现在诸如英国索斯比、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等著名拍卖公司举办的古玩艺术品拍卖会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不仅回购大量珍品,促进中国文物的回流,同时也将学习一些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和素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11:02 , Processed in 1.09714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