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珐琅彩,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釉上彩,为釉上彩之冠。珐琅彩瓷是清康熙朝中晚期时,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一个创举。珐琅彩瓷大部分都是艺术精品,制作工 艺非常讲究,不计工本。制作方 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 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烧好 后送到清宫中造办处,由 宫廷画师精工绘画,再经 彩烧而成。所以“清三代” 珐琅彩瓷均由宫廷画师 彩绘,极费工时,兼之其 成本极高,产量不多,多 为小件器。彩瓷制成后全 部由皇家垄断,概不外传, 少数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故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根据宫中档案记载,雍正六年以前的珐琅彩料都来自西洋,俗称洋色,雍正六年以后宫中自制彩料获得成功。由于当时产量不多,能够留传至今的传世品也极少,其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明丽,画工精致。 这件由中国文物学会全程监督制作的高仿品清乾隆珐琅彩花卉图瓶,也是世上极少见的珐琅彩瓶。此器高20.4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4.3厘米。瓶洗口,细颈,圆肩,肩以下渐收敛,窄圈足。腹部绘月季、天竹、腊梅、灵芝、水仙、寿石等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幅山石花卉图,肩上有墨书诗句:“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并落“佳丽”、“金成”、“旭映”三篆印。瓶身彩绘也采用了国画技法,花木线条及山石皴笔均描绘得精细,色泽极为艳丽。是一件文化、艺术价值都非常高的收藏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可以前去人民大会堂北门西侧宴会厅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