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发帖了,今天凑凑热闹。纯属狗带嚼子,大家莫怪。9 Z$ T3 I z# z! x: B' K/ \) I
油田的工作服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铁人的那张照片了。狗皮帽子,棉手闷子,道道服,看着笨其实很暖和,因为里边是实实在在的棉花,远胜现在发的航空棉,同样的衣服爷爷也有一套,那会大概四年发一身,爷爷在大庆一共发了两套,一套爷爷穿,另一套被奶奶给拆了,足足毁出了两套棉衣棉裤,给我奶奶高兴坏了,虽说有点薄,但是可一分钱也没花,那两套棉衣棉裤在姑姑和叔叔的身上不断变换着主人,直到谁也穿不了了,最后变成了我的被褥,这套棉衣在我们家呆了20多年。另一套爷爷一直穿着在无数个寒冷的冬夜爷爷用它裹这我,我闻着棉袄上淡淡的烟味儿看着露天电影,看着老虎,看着瓦尔特,看着买花姑娘…… n d8 c7 ^% [" h9 c 转眼我回到了东北父母身边,时值八十年代初,布票棉花票虽然取消了,但是因为爷爷奶奶把我喂成个胖子,所以衣服还是不好买,没辙,还是做吧,那些年老娘没少为我的衣服操心。八十年代末我上技校,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作服,单的棉的衣服和鞋,雨衣,雨鞋,蚊帐,那会的工服和普通衣服没多大区别,只不过胸口有辽河油田四个字。标志着和地方企业的区别。正式上班以后,整天也是穿这工作服,,那会油田和地方的孩子站一起一眼就分出来了。0 j5 X, }. x* S8 o* M5 o
时间进入新世纪了,油田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各项标准化也是层出不穷,工作服的样式和颜色也逐渐统一,颜色以红色为主,加反光条,加油田标识。但是质量下降了不少、发下来先吧扣子重订一遍,不然穿不了3天就掉了。而且上班不穿工服,工鞋不行,不系扣不行,出值班室不带安全帽不行,什么狗屁规定我们可是锅炉工,夏天进去一圈都透了。遭罪啊。9 O4 x, L: z1 w& A( e
不知不觉 我今年上班26年了,虽然还是那身肉,但是买衣服不愁了 !) q+ Q6 @) M: X& W" U
9 z4 v. f; O6 I0 o2 R.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