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山深处 于 2021-7-20 16:43 编辑
- }5 d7 l/ D. E2 P$ b3 v: t1 s% d3 z# L$ S
历史上,黄金台有好几处。到了清代,乾隆皇帝把它定在了朝阳门外关东店苗家地教场。 历代咏黄金台的诗很多,但其中大部分并不一定是咏今日“金台夕照”地点的。虽然地址不同,但其主题都是咏黄金台。所以、此处一并收入。 9 s$ L+ ~. c, o' d0 \
金台夕照碑:! o" h5 A& {) R* H3 K$ ~0 y4 w' Z
: l& K& X7 X9 h4 b* \1 O# v( `
8 s0 K# U& @# M! a9 o清·张若澄绘“金台夕照”:
3 R( j) m8 L8 S7 j( u& S3 {
k3 O5 ?" a6 F
7 `$ k! O! U5 O5 x历代咏金台夕照(黄金台)诗:
9 u F8 X( K4 }. ~/ b7 m! Z( y【北宋】司马光《燕台歌》: 万古苍茫空盛衰,燕台贤客姓名谁? 君看碣石嵓中草,宁似昭王拥篲时! 《传家集》
: v h: g; \" E7 [1 K! |; Y4 w【元】刘因《黄金台》: 燕山不改色,易水无新声。 谁知数尺台,中有万古情。 区区后世人,犹爱黄金名。 黄金亦何物,能令贤重轻。 德辉照九仞,风鸟才一呜。 伊谁腐鼠弃,坐见饥鸢争。 周道日东渐,二老皆西行。 养民以致贤,王业自此成。 黄金与山平,不梂兵纵横。 落日下荒台,山水有余清。 ! w2 N! o5 o" ?; f
【元】陈孚《金台夕照》诗: 金台夕照 巍坡十二青云梯,老树偃伏犹躬【穹?】圭。 长裾已翳星辰去,残阳空挂卢沟西。
5 ?6 I% P2 O; |召南六百年宗社,一日黄金重天下。 精缠宝气夜不收,又见残霞明朔野。 《陈刚中诗集》 ; Y3 z! l$ F, u* z- o& h( K
【元】贡师泰《黄金台》: 昭王锐志移青社,筑土悬金奉贤者。 四方剑佩集强燕,千里风尘驰骏马。 郭君自举先群豪,乐生独步超凡曹。 酬恩一雪霸国耻,建功并倚云天髙。 君臣意气千年少,落日荒凉没秋草。 黄金买贵满长安,惆怅英雄布衣老。
! Q0 R* q! B A3 f: `4 \8 L' z) ?【元】王恽《望黄金台歌》: 君不见孔子修春秋,二百四十有二年。 燕人歃血才一见,下逮战国尤茫然。 惟南声教耻不与,苦羡齐鲁多英贤。 黄金不惜筑此台,当时何限郭隗才! 政缘市骏售其骨,云烟转盼龙媒来。 古称得士国无小,甘棠世业如天开。 悲风萧萧易水暮,往事不复令人哀。 昭王之名传永世,黄金高台安在哉? 《秋涧集》
8 m. V! D" V, C: n* f1 f【明】安福邹缉《黄金台晚望》: 高台百尺倚都城,斜日苍茫弄晚晴。 千里山川回望迥,万家楼阁入空明。 黄金尚想招贤意,白发难胜慨古情。 看尽翩翩归鸟没,古原秋草暮云平。 ( n) s2 N( D" N; b7 A$ `) W
【明】永丰曾棨《黄金台》: 昭王此处有高台,落日城边霁景开。 尚想百金求骏骨,终知千里得龙媒。 树连平野烟光合,鸟带遥空暮色回。 总谓招贤从隗始,只今惟数乐生才。 % A; E! W" l; ]4 D* |
【明】钱塘王洪《黄金台怀古》: 山色微茫映古台,平原千里夕阳开。 谁知碧草遗基在,曾见黄金国士来。 树绕河流天外去,鸟翻云影日边回。 清时自重非熊叟,不独奇谋得俊才。 3 J* {4 M: u$ N
【明】金溪王英《登黄金台》: 独上高台望古城,暮天风景尚含情。 数峰残照云将掩,几树闲花鸟自鸣。 玉帛已看今日会,黄金宜记旧时名。 愿歌周雅思皇咏,多士衣冠盛镐京。
5 V6 h. U- G+ ]. `; S5 ~$ c- G【明】无锡王绂《经黄金台》: 黄金此地曾延士,极目平川夕照斜。 水绕易城流霸业,田连督亢属农家。 苍茫瞑色烟中树,缥缈晴光雨外霞。 千古荒台遗旧址,西风残柳集寒鸦。
, |' L! Z1 I5 @0 P( k【明】金州蒋冕《驱马黄金台》: 客从江南来,驱马黄金台。 伤哉台下青青草,一夜西风变枯槁。 壮士悲歌易水傍,防身有剑飞秋霜。 此心誓扫豺狼迹,草间狐兔谁能觅。 & q1 u5 t1 x& v5 \' s* r
【明】泗州郭武《过黄金台》: 荒台空寂寞,曾此贮黄金。 父老逢人说,君王待士深。 登临一回首,感激百年心。 归去重城晚,萋萋草色阴。
6 t% V& I5 i' Z$ z" N2 z; J O【明】漷县岳正《燕台怀古》: 督亢陂荒蔓草深,广陵宫废故城平。 秋风易水人何在,午夜卢沟月自明。 召伯封疆经几换,荆卿事业尚虚名。 黄金不置高台上,似怪年来士价轻。
6 Z5 g: O" G/ P! ?* J2 M【明】顺德张泰《金台古意》: 燕昭昔好士,髙筑黄金台。 卑身事郭隗,贤路从兹开。 岂不得辛衍,乐毅乃雄才。 感激东破齐,呼吸成风雷。 信义倾诸侯,其如惠王猜。 奔赵失神骏,委师任驽骀。 兵颓火牛下,宿耻除复来。 荒哉筑台意,长使后人哀。 / a7 E$ k& B& a0 k7 `( h
【明】河东何东序《黄金台》: 最忆燕昭日,寒将易水回。 贤王不复起,此地尚髙台。 百尺凌霄汉,千秋蔓草莱。 宾门如有待,翘馆讵无才。 白璧常倾士,黄金故作媒。 悬知鱼水际,一德颂休哉。
4 Q" d( v; q5 \8 E4 |: X7 n0 s【明】古唐刘乾《登黄金台歌》: 黄金台上西日明,黄金台下磷火青。 白虹直贯荆轲墓,芳草浑生郭隗营。 燕山黛紫余王气,易水喑呜流恨声。 七雄已销暮烟合,半戟时出春田耕。 酒醒风起台上下,来为我吹歌不平。 * M9 R# C' w' g# ^
【明】仪封王廷相《黄金台》: 兴邦良有激,好贤轻千金。 破齐如反掌,图报一何深。 二城乃不下,畴测平生心。 白璧易为毁,喟然伤古今。 8 k' B% j& H( h v9 V* Y: r1 @
【明】武进唐顺之《金台行》: 七雄割据势欲均,得士者富失士贫。 燕昭信义争日月,不惜千金买骏骨。 郭隗谈笑发深谋,剧辛邹衍竞驰突。 士中乐毅年数奇,按剑魏邦人岂知。 一朝遇主同心腹,君王亲为推车毂。 指挥燕兵百余万,蹴踏齐城七十六。 六合于今无并吞,寂寞古台空复存。
) f: W# _* Q6 k% Y【明】临朐冯琦《燕台怀古》: 骏骨何年事,黄金上此台。 燕陵空北望,易水自东来。 百里贤人聚,千秋伯业开。 如何别壮士,独奏羽声哀。
! Z+ p1 Q8 @1 ^9 x- p) L/ z: L0 h& Q【明】池阳方新《黄金台》: 朝涉白涧水,暮登黄金台。 缅仰古遗烈,惄焉伤中怀。 所怀者谁子,乐毅名世材。 旬月下强齐,莒墨讵不摧。 志惟存仁义,缓征致其来。 出令戒钞掠,表庐恤民灾。 庶几王者师,一举平九垓。 胡为后王愚,听谗生疑猜。 大功弗克就,至今有余哀。 6 G3 t2 n b% M, }; P: z2 a
【明】江宁焦竑《黄金台怀古》: 昭王遗迹半蒿莱,尚有凌空百尺台。 骏马已随云灭没,霸图惟与水潆洄。 天长草树层霄接,地迥风烟大漠开。 致士无能恩诏始,黄金惭负入燕才。
1 i# S# C- j; B9 M+ G! C% K【明】遂安方逢年《黄金台》: 苍苍日下寒云平,荒荒古台依帝京。 黄金待士若招士,士与黄金同重轻。 招即来,挥即弃,亡城七十存城二。 拥膝比者何人欤,澹泊生平死尽瘁。 古之往来别有在,去就意深茫如海。 台髙难量管乐心,古人莫以今人待。
& W* S! o' S$ c2 H8 U: c% D【明】公安袁中道《金台》: 萧条几户冷炊烟,冻浦流冰索索然。 十载筑台亲礼士,如何止得一人贤。
" r- j( S2 e6 J' X% w【明】嘉善曹勋《金台行》: 西趋咸阳东碣石,三寸纵横走七国。 得士须得天下士,矜重耻言价五百。 髙台日照黄金色,龙云相期飞无翼。 死骏犹当胜生驽,忍使神驹长伏枥。 但能相皮不相骨,千金未敢轻一掷。 官街十字车轮炙,飞鸿不落红尘弋。 稷下空谭秦逐客,易水风寒歌不得, 黄金台髙空冀北。 8 K P; K" o" p8 F# U
【明】金坛张明弼《燕台怀古》: 貂敝风高客奈何,燕昭往矣故安河。 天连大漠寒云远;地接平沙衰草多。 骏马有魂依郭隗,酒徒无曲和荆轲。 于今最贱纵横士,莫倚荒台发浩歌。 " x! `8 K Q2 A: j& u
【明】归安茅元仪《黄金台行》: 寒台古树蒙茸老,秋烟一缕萦秋鸟。 黄金千载磨为麈,两生姓名磨不了。 燕山崔,易水渺,黄金台蔓荒荒草。 昭王自是小诸侯,不见群公歌天保。 9 ?; E4 G, X4 n6 i
【明】桐城方文《黄金台》: 督亢陂过易水傍,荒台争说是昭王。 不知芳草谁为主,但见高丘未敢忘。 入塞孤鸿连朔气,临河游子展清商。 只今燕市多名马,贳酒何人典骕骦。
' { X& v) O- t& ~* z
【明】莆田林环《暮过黄金台》: 髙台曾此置黄金,人去台空碧草深。 落日未穷千里望,青山遥映半城阴。 雁将秋色来平野,鸦带寒光过远林。 昭代贤才登用尽,不须怀古动长吟。 《絅斋集》 【明】杨荣《金台夕照》诗: 犹携尊酒上金台,尚想当时国士来。 落木千章寒日下,长空万里暮云开。 春风寂寂飞桃李,夜雨潇潇瘗草莱。 却笑一时空买骨,只今才骏总龙媒。 《燕山八景图诗》
( V2 ~2 d2 G. i* @, G+ A
【明】金幼孜《金台夕照》诗: 迢递髙台近日边,倘来登览向依然。 万家禾黍秋风外,十里旌旗落照前。 远郭砧声来【生?】杳杳,平原归【车?】骑去翩翩。 黄金漫说能招士,千载犹传郭隗贤。 (同上)
0 P" a$ N( T# F; | @- s; K《集咏燕地八景全图》中:(未知作者,时间应为明代或之前) 金台夕照 招贤易水筑高台,遗址荒凉岁月催。 几缕残霞萦故榭,半林斜日照苍苔。 英雄万古名犹在,骏骨千金价不回。 惟有西鸟情最重,长留晚影共低徊。
1 Y5 b* F# C3 S' R燕京八景题咏(未知作者): 金台夕照 夕阳返照碧云天,古塞名将两渺然。 残阶似诉当年事,衰草空萦旧时烟。 鸡筹频催千嶂晓,戍鼓能振万重山。 英雄已是豪华尽,何曾勋名百世传。 % v7 m$ e% r4 F- P
【清】乾隆皇帝御制《燕山八景》诗: 金台夕照 燕台遥望澹烟濛,返照依稀禁籞东。 是处人家图画里,一川风景夕阳中。 溪头棹响归渔艇,牛背箫声过牧童。 千古望诸留胜迹,几回凭吊向西风。 《乐善堂全集 》
# C5 P% L0 V# \" z3 p2 y4 q【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制《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 金台夕照 黄金台见志乘者有三,一在易州,都城有其二。《舆地名胜志》云:在府东南十六里。又有小金台,相去一里。今朝阳门东南岿然土阜,好事者即以实之。所传古迹,大率类是。 九龙妙笔写空濛,(石渠宝笈有王绂燕山八景图真迹) 疑似荒基西或东。 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託其中? 豪词赋鹜谁过客,博辩方盂任小童。 遗迹明昌重校验,睪然髙望想流风。 ' E) A$ y6 w- b% Z4 ]+ ^
【清】和亲王弘昼(乾隆皇帝之弟)作《燕山八景》: 金台夕照 崔嵬遗迹仰金台,燕赵山河一望开。 闲挂斜阳催晚去,还看暮影逐烟来。 余霞片片浮红绮,归鸟声声度绿槐。 厚礼招贤成已事,乐生端的不凡才。 《皇清文颖》
/ O* g: c- `, l# A0 Y【清】嘉庆皇帝作《燕山八景》(1798年): 金台夕照 易水西流剩遗迹,燕昭求士筑金台。 夕阳辉隔征鸿影,斜照光腾野马埃。 市骏先须得奇骨,礼贤终必获雄才。 春明纪胜存其略,咏古证今仰圣裁。(金台有三,并在易州易水东南,去县三十里者,曰大金台;今在大兴县境,去县东南十六里者,曰西金台;去县东南一十五里者,曰小金台。燕昭王尊郭隗筑宫师事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遂以得名。其后金人慕之,亦建此台,见《燕山八景图诗序》。今朝阳门东南岿然土阜,好事者即以实之。从来传会古迹,大率如此。皇父再四咏吟,圣制有云“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讬其中”,正无事刻舟求剑为尔。)
2 P. ?, ?) X% N7 P
【清】道光皇帝作: 黄金台 燕昭志发愤,卑身礼贤士。 访诸郭隗云,骏骨千金市。 王既欲招贤,请先由隗始。 乃筑黄金台,高高临易水。 丹碧极轮奂,招摇遍遐迩。 四方共闻之,赴阙正未已。 毅辛出奇谋,报仇以雪耻。
: O- _: X( \# k8 A
2 l5 k: b' }* d% x, q" Y' m- b/ W6 l$ I6 J
5 D3 Q& Q6 ]$ ~' _7 A5 b,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