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70年代的人 您还记得这些电影吗?穿越时空隧道 走近长影原创2021-09-08 15:49·摄影师刘杰
8 x9 c- Z# b, D/ C* ]9 Q如今电影,已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娱乐及精神层面,老百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电影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仅以2019年为例,2019年中国电影产量高达一千余部,全国银屏总数达到了9000多块,稳居世界第一,其电影票房也达到了惊人的642亿元。电影也成为如今老百姓日常、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的另一个休闲必需品。 
+ c( Z' i/ B1 K& H- r; @4 u8 I
, W) Z. Q, T2 C8 J" b) \# j7 V. k9 t有句老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电影业有了如今的成就,除了现在年轻导演、演员及其从业者不懈的努力外,老一代的电影艺术家和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就不能不提了。今天我将用镜头带着大家走近,有着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看看,聊聊这个曾经日本侵略者精神奴役中国百姓,新中国后成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长春电影制片厂。 
- F/ z8 \0 ?$ _# g7 }2 f: ~ w/ }* D. ^' F I
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博物馆,位于长春电影制片厂老厂区,前身是建于1939年的,日本文化侵略机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 , L$ e3 p, ~: z' p' p/ A
* p/ z2 r; d9 P! M. x! m长影旧址博物馆占地3.7万余平方米,包括摄影棚、冲印车间及办公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原始风貌。 0 o) k& f: [: x; w, R ^8 O
4 R7 Z! Q7 T7 Y" T @
很多朋友看到这个雕塑,会不会勾起您儿时或年轻时的回忆?曾几何时,这个标志似乎永远地留在了,那个记忆中的年代。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看电影,很多电影的片头,这个雕塑都以金光四射画面,出现在观众眼前,随后才是《上甘岭》、《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等等,这些经典电影。 % f% w1 I7 ~8 G
7 T* H+ a; ~+ I2 K5 l3 N9 s, @# F
步入博物馆,犹如随着电影穿越了时空。一条铺满马赛克的长长走廊,一直通向一组雕塑,雕像一组五人,他们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创始人,更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他们是:张辛实、舒群、袁牧之、吴印咸和陈波儿。长廊下的马赛克则是“满洲映画社“的平面图。 - p. d: o+ @* e1 c0 B* {$ u
7 M- Y- s8 J& b# i: i6 Q4 i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它创造了很多中国电影的第一,比如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等等,虽然与现代科技水平、拍摄制作、导演编剧等等方面,看起来还很稚嫩,但这却是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之作,奠基之石。 
4 k7 w# c# s2 T) K w0 t, r- M& u: a; ]5 G* A
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叫作《董存瑞》,这部电影也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它拍摄于1955年,它讲述的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英雄董存瑞,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的故事。 9 [" X% i) z9 Q, k# l
( L; E2 J- |4 W
或许很多朋友看到此处会问,几十年前,如今大家喜闻乐见的电影,是如何成为侵略者“帮凶”的?这叫从长影的前身,伪满时期的“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说起。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在武力侵占的同时,也开始了筹划对中国人民思想奴役的计划。 
: R1 N1 T3 I' w: c2 _, |, Z. u4 w J. D$ o* i
1937年8月,伪满洲国通过了“电影国策法案”,决定在伪满洲国的“首都”,现在的长春,建立“满洲映画协会,其实就是一个电影制片厂,它们通过电影的这一艺术手段,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宣传所谓的“东亚共荣”、“日满一体”、“王道乐土”,用以迷惑中国人民,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宣传工具。 
! x. \3 ]3 b' E1 b4 m9 h8 o
9 T; r% O) Y6 n# o2 u在长影旧址博物馆中,还展出了很多当年拍摄影片时留下的道具,几十年中长影使用的电影摄影机等珍贵文物,甚至还有很多经典影片留下的场记、剧本和拷贝,称其是“中国电影的百科全书“一点也不为过。 
6 K- i8 @7 p4 e
3 |3 L1 Y/ R9 N) F如果您真的喜欢中国电影,想探索新中国电影历史,想回忆曾经的过往,或是想通过电影寻找自己年少时的记忆,我想长影博物馆旧址您应该来看看。
! f* B5 R; ]0 m2 @# T#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