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11|回复: 18

我听到的,我看到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3-7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是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我从小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看到我们的伟大祖国蒸蒸日上,我非常高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上,和我们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采取的一些不合理措施,我有我不同的意见,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讲究言论自由,既然我爱国,爱党,爱人民,那,我就要把我听见的说出来,把我看到的拍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可能我的评论存在偏差,但希望我们的人民政府,能够拿出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精神来,聆听不同的声音:

' ^! ]+ P y- |* P }: d4 ?: }

可能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现在的齐白石故居,而劈柴胡同,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取代它的是宽阔的马路,和高大的宾馆、饭店、酒楼.

1 D# x4 j' F7 f

& m' r5 z7 p- |) [3 J( C

9 m# u- O' I& w4 g f# a

看到它孤零零的立在那,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酸楚.古都的灵魂,已经变成了首都的陪衬.

7 B, [4 X2 N- m1 e4 D: s+ q

拆、拆,我们还能拆掉什么?

) g: Z0 V, n' X5 r

7 j' O/ S1 k/ j- u

我犹豫了半天,有没有必要隐去落款和拆迁地区,经过思想斗争,我原封不动的上传吧,不是我对政府部门有什么意见,而是我们完梢园簿蚕吕?讨论一下我们的分歧,我想,我们国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任何政策,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应当依法服从城市建设的需要,但经济建设就一定要大拆,大建吗?我们常说,建筑不是简单的房子,它可以是一本记录下历史,书写着很多可歌可泣的文章的书籍,今天,这本书就要随着推土机的轰鸣,被撕碎,拆毁.

: X2 K1 ]' Q5 g7 V8 b

! R$ S$ X' C* {; q* C

8 p( T# h5 l7 V- H H

我和住在这里的一位老大妈交换了意见,我很直白,"您愿意搬吗"

9 ~! Q T/ r( }' Z6 z) T: n

"当然不愿意,我在这生活了50多年了,有感情啊,我院子里的两棵枣树,我看着它们从手指斗粗长到了现在,等秋天你来吧,结的枣可甜了,"大妈没再说别的,我知道,可能我等不到下个秋天了,因为建设者已经从一条开始,拆到五条六条了,让我们再看一眼这棵枣树吧,如果明年它还在,我一定来!

( J6 H# I R2 N6 S

1 |: d* b! S$ R7 f+ F" x |

我正在拜读王军老师的《城记》,我也理解了"记"字的含义,我今天没有做过多的评论,我也不是记者,但我在开头说了,我只想把我听到的,把我看到的,如实记录下来,至于我说的对错与否,自有公论.; y+ q' g, X7 ^/ C( r9 b5 p g. l n

) C8 Q; E2 D3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7 22:01:31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3-7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那天你骑车转了一大圈,照了这样一些好照片,二十个人看了你的帖子也没有人回帖支持,现在的社会人心变了,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这样的社会,小弟这样的人难免会孤立的,但我不相信你会随波逐流,你还年轻,有一点血气方刚,但社会有你这样的“忠臣”,真乃国家之幸也,我自叹不如。还有就是从一条拆到五六条是哪里呀?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棉花上,下一条到六条,崇光百货附近.谢谢老杨同志了,没什么.我去琉璃厂买书的时候,走错了一条胡同,偶然钻到那的.我说的话也不一定对,国家的建设有自己的计划,可能我一个老百姓看不了那么深,但我觉得没必要非和老城过不去.
发表于 2005-3-8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你拍回来的真实照片和你写的文章,我感到我们的主管领导干部真应好好的反思一下了,总体规化固然很好,但是也应该考虑北京古老文化保护问题.有时我真的想不明白,北京的名人故居或是重点保护文物,为什么随便的可以破坏?我就那了昧儿了,为什么非要等文物没了才感觉到文物的重要性.才想起来该保护仅留下的一小部分文化遗产.也许若干年后突然发现当出的规化存在着一些问题.到那时觉醒还有用吗?

不是我不明白,是社会变化太快!

发表于 2005-3-8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去过老舍故居吗?如果没去过我们去看看,五块钱的门票,还是很值得看一看的,还有一个名人故居叫什么我忘记了,两进的院落,五元也可以参观参观,在大概地安门那里,这两个故居占地虽不小,但是等级还不够,都没有我说的东城那个的保护院落的垂花门与抄手游廊,下次胡同游我们先游那里。

发表于 2005-3-8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鸡骨头杨在2005-3-8 9:16:08的发言: - T5 V T6 U" M6 B" L) M- `0 m) m1 s: d8 w; ~" ?5 s5 Q9 V

你去过老舍故居吗?如果没去过我们去看看,五块钱的门票,还是很值得看一看的,还有一个名人故居叫什么我忘记了,两进的院落,五元也可以参观参观,在大概地安门那里,这两个故居占地虽不小,但是等级还不够,都没有我说的东城那个的保护院落的垂花门与抄手游廊,下次胡同游我们先游那里。

+ z" X9 B) g- _' ? 2 h# r, b5 `* t6 d0 X我没去过老舍故居!有机会一定去.你说东城哪里?
发表于 2005-3-9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都有电话或者icp号码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2465950,你的多少?
发表于 2005-3-10 0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舍不就圆恩寺胡同么?~我小学黑芝麻的,走路去老舍那5分钟~!

第3张照片是不是当年拍<我的九月>时候,安大傻子住那院啊?(我TM就姓安~哈哈~不过不是我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3-10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张照片是在山西街拍的,具体几号我忘了,当时刚拆了一半.是你说的那个地吗?&lt;我的9月&gt;是咱论坛里的帖子吗?0 `" D( J  \* G  s( h3 [+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0 12:10:3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3-10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9月,是小时侯看的一个电影.....

发表于 2005-3-10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那里是我的小学宣武区实验小学排的,现在拆了,地方用于师大附中的扩建。只留下一座木制的二层小楼在街面上,好像正在维修,这座楼应该是不会被拆的。

Y! {5 b V1 U0 @! N% D8 Y

http://www.oldbeijing.net/bbs/dispbbs.asp?boardid=25&star=2&replyid=2888&id=898&skin=0&page=1

发表于 2005-3-12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现在咱们的这些城市建设者真够牛的,你齐白石不是牛吗?故居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吗?不让拆是不是,不让迁是不是?行,我不拆你,我在你四周盖高楼,我让你们暴露在大马路上,恶心着你,让你自己迁走,真狠!
发表于 2005-3-13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天大圣对现在的现象也是有看法啊!小悟空说的真好!
发表于 2005-3-14 0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

帖子很棒!看了后我感慨万千~~~

原来我的家就住在复兴门二龙路北顺城街,我家的大院子里也有一棵大枣树,每年的十一过后我们都会打枣,在那时院子里的老老少少都会过来分枣,非常有情趣,大家快乐极了! 可是现在已经搬进楼房十年了,邻居就像陌生人,没有什么人情味儿。

发表于 2005-3-17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老北京纯爷们在2005-3-10 2:28:26的发言:6 A _' Y: E: |* n2 r! A w) W 7 r" G% N; L$ d/ K$ _& _' m- B

老舍不就圆恩寺胡同么?~我小学黑芝麻的,走路去老舍那5分钟~!

6 m# H9 q* |5 k6 e

第3张照片是不是当年拍<我的九月>时候,安大傻子住那院啊?(我TM就姓安~哈哈~不过不是我啊)

g/ e0 u- l! N

安大傻子是咱们那个自然老师吗,她和我住一个楼啊,哈哈。

发表于 2005-3-17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老北京纯爷们在2005-3-10 12:27:12的发言:, ~% Q o) ^1 ]1 z, }* m( y . b/ k$ I) U' \8 S- l

我的9月,是小时侯看的一个电影.....

- r+ c6 N' x6 d5 Y. N8 Z5 O3 ]$ o }! f

还是学校组织的,在圆恩寺那电影院看的。

发表于 2005-3-23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家正在经历拆迁,虽然没住过一个名人也不是出名的地方。但他确是有一万多普通老百姓的居民区。那 里有我的小学时代和中学时代,写不下去了........我的北京
发表于 2005-3-23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我姥姥家也要拆迁了,同病相怜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9 08:10 , Processed in 1.24375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