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崇化门大火与中国的大面积$ W3 l: {9 l( f; y u& _
“拆建”
先拿来自己的一篇评论:
火后再访崇礼门; F$ o" l& W2 T: O3 H
“001号”国宝被烧毁后,韩国社会被一种巨大的失落感笼罩- E1 d8 u( t. B/ C- Y1 e
【作者】元涛" \9 ]. U4 J0 ~0 {0 s$ T
发自首尔4 i6 q# _# f3 ?9 {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月10日是韩国春节休假的最后一天。突如其来的崇礼门失火事件,0 z" ], K. M P: m* `% a
给原本祥和的节日气氛蒙上阴影。此后一周,痛心疾首的韩国民众将失火现场布置成了哀悼会, “国耻”的说法不绝于耳。1 b+ ^2 r1 b0 E7 ]* Y
“001号”的由来
2 P6 |9 b& A$ ]& t& | 说及失火的崇礼门,国内媒体报道时,易误称其为韩国“第一号国宝”。5 f1 e" ^4 H& c0 ?6 u/ u9 v8 F& G
正确的说法应2 t; p' G9 `" R$ n3 ~: }, l
是“国宝第一号”。所谓“国宝”即文物,韩国人把所有文物都编了号,崇礼门恰好是“001号”, 这并不代表它是头号国宝。崇礼门在首尔,相当于前门在北京的地位;而拥有天安门般地位的, 则是首尔景福宫前的光化门。0 R9 s( H$ p6 s. a1 g2 D. N
$ H5 r* Y% a. X) t R' M1 l& ^
当然,崇礼门能被编为第一号自有其缘由。历史上的朝鲜半岛战乱频繁,几经兵灾火患,文 物所存无多,包括景福宫、昌德宫、光化门,几乎都是后来重建的膺品。但崇礼门却是保存了600 多年的原物。二战期间日本人曾想将其炸毁,因百姓全力护卫而未得逞。因此,韩国人对崇礼门有浓 厚的情感牵挂。
( j; }4 `* j0 U 大隐隐于市5 c. s: ~$ f$ }. \! `0 [1 X
但如果没有这把火,你在汉城街头随机问问,知道崇礼门是哪个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家一般称其为 “南大门”。因韩剧的流行,南大门市场在中国有相当的知名度。在韩国,如果收入不高的人拎着名牌皮包, 旁人就会来上一句:“南大门买的吧?”意思就是假冒品。8 A: M1 ]) t2 {
我也曾慕名逛过平民化的南大门市场,在那里品尝过惊心动魄的吃食——活吞章鱼。在一家小摊前, 我们据案而坐,只见摊主大嫂手脚麻利地从水桶里抄出一条鲜活小章鱼,按到案板上。当当几刀下去,小 章鱼身首数段,但每段残肢依旧在蜷曲挣扎。大嫂迅速将这些活物拢到盘子里,浇上若干辣酱说:“吃吧。” 章鱼爪缠住了我的舌头!勉强嚼碎咽下去,我抬眼顺着街口望出去,就可见崇礼门斗角飞檐,隐在如林的高 楼之间,实在不起眼。崇礼门旁边,有气势逼人的新韩银行大厦,以及汉城著名的中国料理店大东宝成,菜 价昂贵。单就这座南大门而言,它的确难以吸引游客专程观光。
( ?8 w* v6 ?7 }; |$ J 自发办葬礼
7 f0 d$ I' }8 u+ G0 `& I* q 火灾后三天,我再去崇礼门。距离废墟还远,就听到韩国版哀乐传来,似萧似箜,空灵凄切,揪人心肺。 近前看,整个现场已被建筑板材包围起来,警察在警戒线内值守。" {' m% L. |7 F4 s9 A
城楼正面留了一块方形空隙,供人“瞻仰”崇礼门火后“遗容”。正面空场上设了香案供桌,- }4 Z" k* A# _
上面摆着崇礼 门遗像,并有国会议员送的花圈分列两排。我还发现一份长长的手写谢罪文,说 “我们没能保护好祖宗所遗宝 物,我们是千古罪人……”云云。
# O9 h& P: G( q# q: { 桌前铺有宽大的席子,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进香、献花,然后整整衣袖,行三拜九叩大礼。警戒线周围摆满 了象征“哀悼”的菊花和百合花,鲜花在寒风中瑟瑟摇曳。韩国媒体的说法是:民众自发为崇礼门办葬礼。' }" B. G! P1 Q
香案右手设有大块留言板,供人抒发感想。我留意了一下,表示痛心的话语居多,也有人破口大骂。留言 板上方贴着江原道一名金姓小学生做的手抄报。他说:“我住在大山里,从历史书上了解到国宝一号叫崇礼门, 我一直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以后考到汉城去读大学,亲眼看到崇礼门。可现在,没等到我长大,崇礼门就烧毁了。” 韩国社会被巨大的失落感笼罩。但韩国人也一贯性急,火灾次日文物保护部门就拿出了修复方案。
6 L8 G; q5 y+ B* | W6 r5 c' X 据说这一工程要花费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和两三年时间。7 h& j" w) |! u) B( s
(作者系旅韩华人)来源:国际先驱导报7 Q5 w4 e( _4 k
本人评:一座古建筑的命运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估计这是同样身在儒家文化圈中的中国人所不能想象的。 从上述资料上可以得知,韩国人对着烧毁的崇礼门行三跪九叩大礼,烧香忏悔。
7 W9 |; @% ]: T9 i3 Z2 k 如果这要是发生在中国,估计就会有人说“封建主义思想了”。为何在韩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因为人家的 文化没有断~~中国每年有无数古建筑横遭厄运,自己却麻木不仁,毫无反应。
( B9 a' P& R) y- ]9 [3 O 我看到了几乎是相同的事件,韩国人对此的反应却截然相反~~ 每每想到这里,在我的心里总是暗暗吃惊: 原来我们的心离自己的文化已经如此遥远,遥远到对方,一个同我们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民族作的事情,似乎是几 个世纪前我们老祖宗所作的事情。而我们却愈感到陌生了。/ b8 {5 K; c$ S" ?2 m" O
在一个民族的血液里,似乎已经不再承载着祖先的历史与精神了。
- ?7 ~/ \3 c& w 所谓的“我们有五千年文化”,似乎也就是一句话,大家都说着,但没有几个能深刻体会的人。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曾对我们说,自清末中国开始颓败,整整落后人家西方进步的历史一百年。
6 x' T9 V4 S. P+ |9 o# S9 N1 O' x 我说,自清末的改革,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此彻底断了几乎一百年,整个民族集体失忆了一百年。
+ ^. N3 u: b( t 我们大家都在看于丹的《论语心得》,追捧的如此疯狂,可即使这样地“补课”,比起邻邦韩国& q4 U; { B8 U9 P! `
日本的举动,也是个差生。可叹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