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4 Q9 k) }- ^9 c* ] P) f u+ s
% i2 t( m' M# Q# S' Z8 F; d
2 J# w, ~# E) ^+ j G& G- d

( D8 s2 L7 z" c3 P2 k
8 }% G' {& i9 `
丰盛胡同 丰盛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明朝称丰城侯胡同,因此地有丰城侯府而得名,清朝时改称为丰盛胡同。 古老的丰盛胡同里的建筑部分已经被拆掉了,那些还没拆的,墙壁上也写上了大大的“拆”字。在丰盛胡同的中部,我看到了一座正在拆除的宅院,从还没拆掉的高大的广亮式的门楼,就可以猜想出院落曾经的气派和壮观。 ! y0 v9 T* e/ n- m' G

0 }0 ]3 U; \% a* y0 V) t: D

+ R% ^1 X+ F0 N* r+ }) y# U9 _1 G" E
 , c9 h5 q% g4 M
本人原是丰盛中学毕业的,这所学校位于丰盛胡同的中西部,也是一所老校,北京市丰盛中学是一所由李大钊先生创办,始建于1923年的全日制完全中学。曾于1960年被***文教办指定为全国教改实验校,改过很多名字,如:丰盛学校,北京第九女子中学,王光美和国家领导人的夫人有几位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 N C+ e1 r" t) E; W6 H
兵马司胡同 我就住在学校后门的这条胡同里,也是条大胡同,名为:兵马司胡同.

) u9 T' k4 i! `( e
下图是位于兵马司胡同的东口9号

兵马司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
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南边同。以明代兵马司在此而得名。 (西城)兵马司胡同1922年世界语学会在此。苏联盲诗人爱罗先珂在中国时,曾在这里讲课。鲁迅先生也常到学会活动。 萧振瀛,吉林人。1930年任二十九军总参议,西安市市长。1935年任天津市市长。 赵尔巽(1844—1927),汉军正兰旗人,同治年进士,后任编修、接察使、布政使、山西巡抚、东三省总督、清史馆馆长、临时参议院议长等职。 《明史·职官志》称:兵马司“指挥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类及囚犯,火禁之事,凡京城内外,各划境而分领之”。明清年间,北京的东西南北中五城皆设有兵马司,外城也设有兵马司。在今日之北京地名中,称之为“兵马司胡同”者有三处,在外城者有南兵马司,位于宣武门外菜市口。在北城者,有北兵马司,位于安定门内交道口。在西城者即昔日之西城兵马司,位于丰盛胡同与大院胡同之间。其辖区范围大体是今北京市西城区的城垣之内的南半部,东起西安门,西阜成门南北顺城街,南起宣武门东西顺城街,北至今平安大街。今平安大街以北的地区性,从前归北城兵马司管辖。 西城区的兵马司胡同是与砖塔胡同首尾一致,并且平行的胡同。南面是丰盛胡同和辟才胡同,北侧是大院胡同、羊肉胡同。再北是阜成门内大街。
% e0 l' P0 i8 `$ ]$ x S
兵马司胡同87号

8 ~* r& Q7 G- w5 T+ \& r" s* t0 w4 I
9 l6 Q( p7 {6 m( k# ^写到此让我想起儿时的回忆,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胡同,清幽与娟秀相伴,古老的槐树与灰色的墙壁,老槐树下一群小伙伴争着去抓"吊死鬼"(一种吃槐树叶的虫子)夏天它们拉着长丝儿挂在树上,叫你如同掉进了"天罗地网"抓些回去用来喂家里的鸡,老槐树的槐树花儿可是特甜,春天有人在树下拿着大竹竿子钩槐树花儿,快入冬了又来钩树上的槐树角儿,有人说是做药也有的用来染衣服,槐花开时满胡同清香......在胡同的西面,由于道路改造,基本都拆迁了,以前那些曾经感到亲切的居民,如今已经难以寻找踪迹。
p/ ~2 b% k) O, S8 h/ r兵马司胡同87号

" l" v0 K5 Y1 d$ m6 ?
; ^! e& v6 w' P8 a3 g6 @2 }7 s
明朝末年,笑笑生写了《金瓶梅词话》,此书对后来的世俗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部书中,作者引用了许多当年流行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其中有“兵马司倒了墙———贼走了”一语,形象地反映了明代北京的一些史实,细究起来,倒十分有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条胡同的内涵越来越熟悉起来
8 g# @4 o8 \) j( k! L5 ~1 j。
9 _: |' s* ?" |. ^0 e+ |/ r$ g+ V; q
粉子胡同 曾用名--粉子胡同、农商部街 粉子胡同位于西城西单北大街北头西路,在丰盛胡同南并行。《胡同从谈》:粉子或称粉头,明清小说多对妓女作此称呼。清末海军署曾设在此胡同,后改为农商部址。胡同名一度改为农商部街。清光绪皇帝的珍、瑾二贵妃的娘家就在粉子胡同,她俩是一母所生姊妹,其父为光绪朝工部礼部侍郎长叙。珍妃入宫后,深受光绪帝的宠爱,戊戌变法中,珍妃支持光绪变法,因而遭慈禧的忌恨。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北禁瀛台,珍妃也被打入冷宫(钟粹宫北三所)。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挟光绪准备逃往西安,行前命太监李莲英指挥太监崔玉贵将珍妃塞入故宫寿宁宫外景运门家的住宅,就是现在粉子胡同路北丰盛中学校办工厂厂址。
4 Y. l% w0 r' C9 G. V2 t7 o# {
 / e% ]- m2 \: {2 L% D# u
4 N2 q& p7 }/ T/ L2 l
~7 G7 H# f; r( e$ N7 N$ C( G" c
. R/ {4 R8 I6 Z; E3 i0 g
 8 V4 O- R/ [% u6 E2 T3 U
/ F' X3 ^* x5 T

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因胡同东口有万松老人塔而得名。万松老人是元朝时的著名僧人,圆寂后葬于此处,并在上面建塔。(现在正在修复中) 这个胡同也有我很多的回忆儿时的玩耍,小学到中学高中的同学友谊..... 胡同的8 4号是鲁迅先生的故居,这是周氏兄弟分手后,鲁迅由八道湾迁出后的住处。西边的9 5号是张恨水的故居,如今已经不存。 砖塔胡同西部很多个宅院已经远去了,只留下残存的瓦片和孤零零的老树,历史的痕迹正在逐渐成为灰尘,历史的情节也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 W- d6 R, ]9 b$ m, n- i# F9 c
 ^8 H9 A6 L+ @2 g4 a! U4 \; y
 ' z" \$ O. O0 H; F

, Y1 N" y7 }' t( p. S1 L

& n$ ^/ v7 U2 T砖塔胡同54号
 1 `1 _) f/ s1 f, ?, W

' o7 V3 u$ K& V8 L( {" J+ W0 G- H# Z
能仁胡同 能仁胡同位于兵马司胡同和砖塔胡同西部,南北向连接两个胡同.都已经拆完了,在13号院露出“灵佑宫”的匾来。
 这个重建于同治九年(1870)的,已有起码130多年历史的院落就这样没了,代替它的将是什么哪?
) T. D: R+ K* z. w& H! V南四眼井胡同 位于西城区中部。东起鲜明胡同,西至能仁胡同。因古代巷内有四眼井而得名。又因在其北部也有一条叫四眼井的胡同,为避重名,遂改名为南四眼井胡同。在今南四眼井胡同二号(原四眼井胡同十号),是一套旧式宅院,是刘少奇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刘少奇带领**北方局机关由天津搬到北平,领导**北方局的工作。当时在砖塔胡同内四眼井胡同十号居住。这里是刘少奇当时的秘书林枫和译电员郭明秋的家,刘少奇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不长,但却在此领导了华北地区的抗日救国运动。当时刘少奇使用的化名是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