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启。天启七年(1627年) 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23岁,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哲皇帝”。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八日葬入德陵。
& Y3 y' G8 ?0 K* m3 C" {1 o
: z6 Q& u# R a/ i5 q# x" m# `/ j最尊贵的木匠:
( H+ t+ `" z3 ?/ T& n t7 T, u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
4 l% ~, O- ?/ e$ a: D* h8 N, D3 e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8 X/ Q0 K9 B% u" B 明熹宗不仅贪玩,而且还玩得很有“水平”,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份,他不仅经常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
1 V: u5 u- |3 d' K望尘莫及。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部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他手造 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文献载其“朝夕营造”“每营造得+ p& |2 C% R, Q# q/ f4 }" O8 a. r
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 K0 |8 Q; \5 G% b- [ & Q( l0 _/ E9 U7 t3 x7 G
大字不识的文盲皇帝:
0 d* R3 i; T" o; w, S5 V. j( h明天启帝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儿子、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因神宗在位时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无暇顾及皇太孙的读书问题,光宗又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因此,16岁的天启帝继位时,文化程度很低,堪称“文盲皇帝”。
6 ]9 T1 R' h) a ~# P$ @由于没有文化,天启帝发布命令指示,只能靠听读别人的拟稿来决断。天启帝又不愿意全听别人摆布,往往不懂装懂,一纸草诏、半张上谕,经多次涂改,往往弄得文理不通,颁发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8 w! O! \0 y$ N" P) B. w, j+ k, h
( ?% f3 a7 \* }; q! f; z' M
公元1627年八月,天启帝在客氏、魏忠贤的陪同下到宫中西苑乘船游玩时,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然后,又与王体干、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
) S& h; I( a8 n5 v$ |: [/ w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虽被人救起,经过这次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8月乙卯日,天启帝驾崩于乾清宫,终其一生。














祾恩殿遗址



最后:留个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