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啊,京剧,你究竟要往哪里走呢 ( |( i2 w# U6 W H
# t5 x% r+ }" y0 u! Y张放 4 a n- }) m! ~0 n" o3 M
6 h3 _7 p4 y4 N# @9 }7 m$ A
/ |, p- t3 O. x! a1 F
我不喜欢传统京剧由来已久。因为我受不了一句话要唱五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也接收不了一个男人为何要变成一个女人,并赢得那样巨大的成功,我因此有理由认为很多中国人的内心的性取向可能有一定的问题。而且,在一个最近几十年来开始注重性别意识的国家里,一个人的性取向很有可能会因此而产生偏离。我尤其不能理解的是,很多唱段的重复与乏味,并且没有任何创新的意识存在于其中。我不喜欢京剧的另个方面,是我真真地不喜欢一把京胡加上一把京二胡,另外加上一个圆,就可以把一门艺术表现到自我认为淋漓尽致的地步。而且我也认为,有时候,真的是乐器的表现力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比如钢琴,比如小提琴,也比如马头琴。我可以有把握地说,一把京胡(哪怕是前总理喜欢拉)和一把京二胡真真的是缺乏很大表现力的乐器啊。而且,专业地说,京胡的表现区域实在太窄了些。
! N" I$ C6 F( g% T1 T& J4 m7 W0 F
0 R) E: F, M, V/ }: t( d我尤其不能理解的是,当京剧被推至为国剧,却并不为多数国人所接受,这是一种多么滑稽的悖论啊。当极少数人(相对于总人口的比例)摇头尾巴晃地欣赏着这一门艺术时,又有多少人对此无法忍受。可能是有些闭门造车地想象了京剧的目前情形与未来发展状况了。可能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我真真地希望自己并不是那个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孩子。我真真地不喜欢京剧,而且我也认为,这京剧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推崇到国剧的地步。
( m4 e7 b4 h# [" Z: b & i- M$ q+ a5 y9 a! b# V- U( f
前些日子,陈凯歌把《梅兰芳》好一顿炒作。但我认为,只与陈凯歌有关,只与陈凯歌要投入多少宣传炒作费用有关,只与票房有关,只与他的经济收入有关。经过这么多天的沉淀,我发现,唯一与陈凯歌无关的,却就是梅兰芳本人及梅兰芳所代表的那个京剧。而很多人,包括我本人,也是上了他的当的人。因为我从来就对京剧是个不感兴趣的人。我却居然鬼使神差地跑到电影院里,看了这场无聊的电影,并写出一篇还算表达了我的心声的博文来。 % s8 g4 f5 P2 \- C
0 H8 w: W) D8 }9 q' P+ K/ C0 @" C
平心而论,各位看官,你们真的很在意京剧的发展吗?你们是不是跟我一样,只是一般地欣赏而已,也就是说,无所谓它存在与否,只要偶尔看上一眼,并知道它还活着是不是就够了呢?反正我是这样想的。CCTV12频道弄了个戏剧频道,而且好像很注重这一戏剧,这就有点滑稽可笑的。至少在我眼中,是滑稽可笑的。因为我几乎没有一天在这个频道上停留过超过一分钟的时间。
8 T* p c1 _" N" W: K
- P+ H* D* m z* A w$ g) f可能有人会说,你不喜欢不等于别人不喜欢。是啊,我不喜欢的事情多着了,但据我的了解,钟情于京剧的人,的确是少之又少。为什么要硬生生地把京剧推到“穿新装的皇帝”的地步出丑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承认喜欢这戏种的人正在急剧地减少着,并且没有继续增加的势头呢?实际上,我发现,京剧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那就让市场来决定其未来的走势吧。不要人为地干预,也不要故意把没穿衣服的皇帝说成穿上了最美丽的华丽外衣的境地不好吗? $ m: _# L6 a8 z0 _
c0 Z4 G2 H9 U$ a8 R8 K) ?
京剧啊,京剧,你究竟要往哪里走呢?
, i* V" \, A) o s0 @. s& w $ h V/ H* e8 k% M
我不喜欢你。但我并不是在否定你的存在。不要让我只是在看到《梅兰芳》电影时,才有空关注你一眼。这太不够了。呵呵。如果你是国剧的话,本不应该是目前这种局面的,对吧?我不是年轻人,但我的确知道没有多少年轻人喜欢京剧,更没有多少年轻人会把整个一出经典剧目,像我们当年背诵样板戏那样,给成段成段对背诵下来,并自得其乐。我是个中年人,但我却知道,在我的周围,在我的朋友的周围,在我的朋友的朋友的周围,以及在朋友的朋友的最外围,都很难发现一个喜欢京剧的人。
$ I: }( N4 k' k% k2 Y . e: \; W8 A. F6 z/ R8 w
呵呵。多亏陈凯歌啊,又着实把京剧给炒作了一把,把人们又带回到“座儿说了算”的岁月里。这客观上增加了陈的收入,也让人更客观地看到了京剧所处的境地。
6 B( K& a1 [$ o8 X8 r. g 2 z# M9 |7 [3 c5 @0 L" A9 a- o( p- B
总之,在感谢他的同时,我不得不悲哀地说,这个叫京剧的东西,真太令我讨厌了。它如果走向死亡,我不会为其捧一滴泪的。因为我知道它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而让一个即将走向死亡或已经生命垂危的事物,表现出其当年的神勇的话,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太难为它了。我宁愿认为,是关注京剧发展的人,太难为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