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73|回复: 9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30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宝利秋拍会予展,第五广场《新保利大厦的后面一个楼.》。第11、13、14楼的展品中。东陵,西陵古地图,是清,雍正上呈的古图。请高手带固定头,大光圈,带单腿支架,不能闪光,因图在玻璃境框内,还应带防反光的镜片,去照一下。早去为好。去晚了,拍卖明天就开始,连续六天,拍一埸,就少一层展品。共11层展品。白天,夜场,每天二埸拍卖。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 M4 |7 K3 ?' V. }4 g9 _3 @9 z0 @2 i* d6 p4 W8 t( M" c4 ^- f& A, d$ s1 h% m$ H. T2 @. ~4 b" I1 Q: d% J# r6 m! g/ O9 g7 T$ R$ ~% r- P5 z& A8 ]! b7 j( e8 @3 y/ x8 D" G) r7 j! _' h3 J8 s, B+ R) A$ K* n- g; _2 c, q2 p, e1 A; }! b7 S0 U9 X. s9 B8 b6 E& g3 |* J0 D/ I% e! v2 c4 i- S8 w
 
0 B; l+ V3 E0 Y' I7 r- C; z0 w
 
3 m& c7 h. q8 T2 r/ X
$ c4 ?7 d. c8 r; K7 P% {, ~$ T





(一)彩绘国家疆域地理图和军用地图。前者的编绘者大都为兵部职方官员,利用官府掌握的地理资料修订绘制而成。后者大都为驻边官员,运筹军事防御而绘制的边防图、江防图、海疆图等。图中内容详绘边防、江防险要之处、兵力布置、营房或炮台分布等,常常配有说明文字,成为”图说”形式。尤其呈报朝廷的地图,到了清代往往图上贴有黄色或红色标签。
(二)地方官员所绘画的各府、州、县地图和管理河道的官员呈报的黄河、运河及其它河流、湖泊、海塘等水利工程图。前者为普通地理图,其内容大体为采用形象画法描绘其属境内山川、道路、桥渡、村镇和庙宇等分布情况。后者一般用不同颜色的符号与线划相结合的手法,详细画出河堤、围堰、埽坝、闸、桥、引河等治河工程,以及城镇村落。有些地图还标注出工程尺寸,某两地间距离以及有关文字说明,这类地图往往贴有红色标签。
(三)帝王园林行宫、陵寝地图。中国古代皇帝所到之处,大都绘有地图。尤其到了清代,数量有所增多。例如: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绘制的《乾隆南巡驻跸地景致图》、《西湖行宫图》等。这类地图是中国帝王每次出巡前,沿途官员按要求将所要经过之处和驻跸地点绘画成图,事前呈送。大多为绢本或纸本彩绘,色彩艳丽,绘制精细,黄缎裱背,图中贴黄签,注有文字记述驿站之里程和古迹名称。尤其是陵寝图,同样为彩色绘本。采用山水画绘法,突出风水宝地之环境。用形象画法显示各陵寝及所有建筑物。名称注记一律贴黄签,是典型的宫廷内务府官绘地图特色之一。此类地图绝对出于官方之手,庶民岂敢触犯满门抄斩之禁令。这类古地图一直深藏内府,密不示人。

清《东陵图》
清东陵位于北京东北125公里。河北省遵化县境内,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之一。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北靠昌瑞山,东依马兰峪倒仰山,西傍黄花山,南抵天然翠屏。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势,对于镶嵌于其中的陵寝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极为理想的风水宝地。今天清东陵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并以她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东陵图》是一幅清代帝王、后、妃陵寝名胜景观图。为清宫廷内务府官绘本,图纵横96×160厘米,纸底彩绘。《东陵图》采用山水画绘法,详细描画出了陵区山水,陵园道路及四周环境。绘有古建筑二百余处,其中帝陵四处,后陵一处(即:孝东陵),妃园寝四处(即:景陵皇贵妃园寝、景陵妃园寝、裕陵妃园寝、定陵妃园寝)。孝陵(清世祖顺治帝)坐落在昌瑞山主峰南侧,景陵(清圣祖康熙帝)、裕陵(清高宗乾隆帝)及其后妃诸陵,依顺序分别排列在孝陵两侧。在裕陵西有同治四年(1865)建成并入葬的定陵(清文宗咸丰帝)和定陵妃园寝。此外还绘出殿宇、宫墙、宝城等建筑。在通达各帝陵神道上,绘有龙凤门、大碑楼、多孔拱状石桥等。陵寝附近设有负责陵寝管理与护卫的礼、工部八旗,内务府营房等。陵区外围有埋葬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规制极为特殊。另有王爷、皇子、公主、勋臣等人墓地,其建筑规制与妃园寝相似。风水墙外绘有红桩,使百姓不得入内。陵区四周山脉走向明显,云雾在山中穿行,水系主支分明呈树枝状,地理气势一目了然。图中所有名称注记一律采用贴黄签表示,多达55处,显示出宫廷官绘地图的特色。尤其是这幅《东陵图》始终未装裱,保存十分完好。或许正因如此,才能传世至今,成为孤本。图上未标注绘图时间,由于图中绘有定陵(咸丰帝同治四年(1865)九月入葬)和同治四年建成的定陵妃园寝,而无标注正宫皇后慈安、慈禧在菩陀峪选定的”万年吉地”(于同治十二年始建定东陵),更无光绪元年始建,光绪五年(1879)入葬的同治帝惠陵。据此推断,该图绘于咸丰帝入葬后不久的清同治四年至五年间(1865-1866)。
清《西陵图》
清西陵是清朝建都北京后,皇家第二处陵园。是雍正皇帝打破了“子随父葬”的“昭穆之制”离开东陵,而选在北京西南易州(今河北省易县)梁各庄西,永宁山下太平峪为西陵。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
这幅彩色手绘《西陵图》,纵横96×160厘米。详细地绘出了清咸丰初年,陵区、山川秀丽的自然风貌。陵墓分布、陵寝各类建筑那雄奇宏伟的景观。图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有永宁山、主峰耸入云端,西有太行山,东有九龙峪,南有九龙山,九凤山,元宝山,东西华盖山,其间有易水河上游各分支流注群山之中。图上陵区内外绘有帝陵三处;即:泰陵(清世宗雍正帝)、昌陵(清仁宗嘉庆帝)、慕陵(清宣宗道光帝)。值得注意的是绘有后陵二处(即:泰东陵、慕东陵)、妃园寝二处(即:泰妃园寝、昌妃园寝)、公主陵二处(即:端顺固伦公主园寝、慧安、慧愍公主园寝)、行宫二处(梁格庄行宫、小龙华行宫)、寺庙二处(永福寺、兴隆寺)。这样的标绘内容在清西陵地图中极为罕见。神道若干条,各座陵寝相通。陵寝附近建有各陵内务府,礼、工部八旗等管理与护卫机构。陵区外围还绘有王爷、皇子等陵寝。以及四周远处画有严禁百姓过往的青红界桩。绘图人采用山水画与立体图形象相结合的手法,使所有自然景物,各类建筑以形象逼真的面目出现在彩绘图上。尤为独到的是图上山、河、村庄、营房、陵寝及各类建筑等名称注记一律贴黄签显示,多达63处。加之文字工整、绘画精细、色彩艳丽,宫廷官绘本地图的特色一目了然。图上同样未标注成图时间,据图上已绘出咸丰二年(1852)道光帝入葬的慕陵。可知此图不会早于这一年。又发现在昌妃陵之西不远处有“吉地”二字,据史料记载,这是专为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即孝和睿皇后待葬而正在建造的昌西陵。(咸丰元年(1851)始建,咸丰三年(1853)建成)。可见绘画这《西陵图》时,昌西陵还在建设中,也正是咸丰二年(1852)。由此推测这幅《西陵图》应该是咸丰二年(1852)道光帝入葬慕陵后不久所绘制。另外,奇怪的是:慕妃陵于咸丰五年(1855)改称慕东陵,图上又有了”慕东陵”黄签。这如何解释呢?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慕东陵之西,缺少——慕东陵内务府,东口子门外也缺少——慕东陵八旗营房,可见这”慕东陵”黄签,是日后临时补上去的。当时并没有重新绘画西陵图,所以图上也就没有昌西陵。由此推断,这幅《西陵图》是真实反映咸丰初年清西陵景区全貌图。又由于绘图用纸,绘画风格以及色彩均与清《东陵图》相同,很显然此图同出于清内务府。绘图时间较清《东陵图》早十三年,绘画内容也比《东陵图》略加精细。从保存形式上看,这清《东陵图》、《西陵图》从未分开过。
中国古代,彩色官绘本并完整的皇家陵寝地图极为罕见,尤其是地图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作品,使其成为含资料性、文物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古地图。更为难得,有极大的收藏价值。这清同治朝《东陵图》、咸丰朝《西陵图》,既是反映宏伟的皇家陵寝自然景观舆图,也是真实的名胜古迹地图。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风格、绘画艺术、测绘技术等方面,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中国古代地图彩色官绘本,大都深藏内府,尤其皇家陵寝图,更是密不示人,图幅如此之大的清东、西陵图,世间难得一见。至今未见国内外各家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有藏。显然它既是稀少而珍贵的宫廷密藏品,更是极为罕见的特殊文物
 

; e/ t9 Y5 q) v( V
  
2 T) F; Y9 j5 }4 J% ]/ \2 p/ i5 L
 
发表于 2010-12-1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游天下在2010-11-30 21:50:00的发言:
东陵,西陵古地图,是清,雍正上呈的古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img322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img322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F2 ~5 K' w! j* G

 

0 P3 R* q- e2 `2 Q1 N

 

8 H$ v2 g. ]3 O; h

图3222.清东陵古图中未标出定东两陵及惠陵(含惠陵妃园寝)。

( O+ D4 D0 j5 y6 g

 

" x2 `! u" p7 g( z

定陵始建于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完工于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

& Y, N5 ^7 b1 e

 

/ T* o7 j; h0 w) `$ o2 f

定陵妃园寝位于定陵以东的顺水峪,是咸丰帝妃嫔的墓地。该园寝与定陵同时兴工,于同治四年八月完工。

' Z% O! @4 Q7 P, q+ e/ w: [


同治12年三月初九清明节,18岁的同治前往定陵,为咸丰帝行敷士礼和大飨礼后,来到附近的平顶山和菩陀山验看风水。

. m) |7 K6 |8 d$ c2 x/ ?

15日,将平顶山改名“普祥峪”,为慈安万年吉地;菩陀山改“菩陀峪”,为慈禧的万年吉地。

1 R; }2 k. R5 R/ v, G* N; c

双陵于当年8月同时动工,于光绪5年6月同时完工,耗时6年,耗银 500多万两。

. |2 f# V3 y# T) B' N, J


载淳在位十三年,生前一直未建陵寝。

Z! Q7 v& W( i$ q

载淳死后,于光绪元年二月,清廷选择双山峪为万年吉地,二月二十三日确定陵名为惠陵。

+ s, u# a1 _& t1 b3 }8 C

自光绪元年八月初三日动工,至光绪四年九月竣工,历时三年零一个月,共耗银4359110.89两。

) v7 F9 h' J5 x9 G1 Z5 s5 N1 C( ?

 

. N* i. k) I: F

 

* j: `) D' n; o, I; t

图3222.应绘于同治五年十二月至光绪四年九月之间。

/ E- J& w% [9 B1 H5 ^# w2 B

 

6 Y h1 i0 m7 H; I

 

2 u: r, R3 x+ P1 b: s

 

% ]/ {: S# Y/ D+ l( u

图3223.清西陵古图中未标出昌西陵及崇陵(含崇陵妃园寝)。

/ _$ y. O& d) k3 ^' F* b' R# S

 

+ B% [$ w# E1 N: @' v" P4 Z

慕陵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陵寝,位于清西陵界内最西端的龙泉峪。

m8 P2 C$ g. K- S7 h7 m' a

慕陵始建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一月初八日酉时,完工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八月,销算工料银243.43万两。

) y! A0 P/ J" t" e# u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初九日,咸丰帝遵照道光帝生前默定的陵名,正式命名为“慕陵”。

/ G! k) |1 r) ?


慕陵妃园寝与龙泉峪万年吉地同时于道光十一年十一月破土兴工,至道光十五年建成。

4 G" `( v' w7 D( `, N; ]

 

. A% C3 d# E# {

咸丰五年(1855年)十月二十五日卯时,孝静皇后梓宫奉移西陵,咸丰七年(1857年)四月二十日申刻(下午3至5时)孝静皇后梓宫葬入慕东陵地宫。

2 M3 v4 R; `0 l; `) T; I( {


昌西陵是仁宗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的陵墓。

' @* P* ]( b U0 q. O6 c

昌西陵始建于1851年(咸丰元年),建成于1853年(咸丰三年)。

* u' P" X0 h- k* s( Z! Z/ Q% j3 c* _

 

/ {$ |# f0 ?+ d


图3223.绘制的时间较难判定。

# S' J1 N/ W! V' B. F

 

6 x. o; e J+ U- @- ^


图3223.中标出了咸丰七年孝静皇后梓宫葬入的慕东陵,建成于咸丰三年昌西陵却未标出。

s, C' x0 u% l

 

. h8 y8 W) |1 h. l

 

+ ]8 k1 ?* V9 z

 

+ P" a' W; P- t+ V. `

图3223.应绘于道光三十年二月至咸丰三年之间。

0 A: _- }( ? i7 X7 h, g' b0 K

 

/ J6 w( v1 R4 f7 W' y- S

 

qEBLCxwR.jpg
fXH0X02v.jpg
发表于 2010-11-30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地图才是最原始的资料
发表于 2010-11-30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卖后,好让明白人带图去挖坟掘墓.

发表于 2010-11-30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来两张清楚一点的,孔夫子旧书网上预展图录.
发表于 2010-11-30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推荐]东陵,西陵古地图,

发表于 2010-12-19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
发表于 2010-12-20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分享
发表于 2010-12-14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J! B$ {; g1 q- M

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22:26 , Processed in 1.18081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