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物的前后各有一对华表,这是有先例的。例如赵先生举证的孝陵大碑楼有两对华表,又例如圆明园安佑宫门前的大牌楼,前后也是各有一对华表,其中一对现存北京大学,一对现存文津街国图分馆。
' \& i: ] A! J @
' s) B. \: P$ o& w7 G: X1 W2,说天安门后边的一对华表,被表述为从属于端门,这并不是我的发明,见于清代《国朝宫史》,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2001年第二印,定价42元,第179页。
; q. j* ?% g3 L Y9 ^$ C天安门前立有两座华表,但在天安门身后也立有两座同样的华表。可是据乾隆三十四年编成的《国朝宫史》表述:
: B7 b& {" V6 E# R) n" g1 O“天安门,即皇城南门也。初名承天门(陆注:明朝称为“承天之门”),顺治八年重建,改今名……其南华表对峙”。
1 B9 g0 _; y* t- O“端门,康熙六年重建,制与天安门同。南立华表二”。 . w# o- [& a$ t6 c3 H( M8 A
这就是说,天安门身后的那两座华表,应当算作是皇城第二道大门—端门之前的华表,尽管它距端门较远,距天安门很近。
/ [' E2 D" b5 r# a 1 o* s+ O$ B; b
3,说是天安门后边的华表,从属于端门,也可以有一个说法。前边的华表称为“望君归”,“君归”,自然是先进天安门。后边的华表称为“望君出”,“君出”,自然是先出端门,再出天安门了。 , j# c) r# t$ b! V! y7 J
$ N* c5 D8 a: @$ g- R5 u8 D 4,我在前边的跟帖说道“现在天安门后面也有一对华表,但是按照明朝人的表述,它算是属于端门前方的华表”,其中又有笔误,应该是“按照清朝人的表述”。 8 ^& [' ^% @& [0 z1 i. ?
" X7 I' y" u; I' ] \ A- _5,讲得不好,不一定对啦,有请各位指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