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97|回复: 29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含1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8-20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9日,从宁远反京途径山海关,顺路瞻仰了崇祯年蓟辽总兵朱梅的墓园,发些照片给大家分享。朱梅墓位于绥中城西53公里处的李家堡乡石牌坊村,西南距山海关3.5公里。明崇祯十二年(1639)建。朱梅,字海峰,明代广宁前屯卫人,为明代总兵官,任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卒于1637年,1639年下葬建墓。墓地方圆3万平方米,内有较完整的石刻群,正南矗立华表一对,北是一座高大的青石牌坊,两侧有一对高约4米的石狮。石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单檐庑殿顶,高约10米,面阔约9米。明柱高7.2米,边柱高6.4米,明、书间各宽3 米。。坊楼正面刻“名勒燕然”四字,另刻“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地记五挂将军印朱总兵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成恩坊”。后面刻“华表忠勋”。石牌坊的抱鼓石图案几乎没有重样的。之后神道有棂星门一座,木结构已无存,剩余带抱鼓石柱一对,再后有石虎、石羊、石马、石人,东西对立,依次还有四座祭文碑,魑首都为透雕龙纹,较为少见。长方形墓碑立在墓前,上刻“明诰赠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等处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墓”。目前供桌很有意思,浮雕贡品,不为多见。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分享]蓟辽总兵朱梅墓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8-20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兴城啦?小的时候没有高速公路,在京沈之间往返的时候偶尔在兴城吃午饭,古城看得很清晰。兴城的鱼汤和豆腐好吃。

n* n) {9 C- |

绥中有几处明代卫城遗址,据说。

2 Y: _8 Q' C5 m

 

发表于 2009-8-20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坟保存的真好!好像没有受过文革的洗礼!

. y4 c# t! S! ?" o# g

      明朝中后期的武将享受的待遇可真高,可惜还是没能守住大明的江山。(给崇祯打工可比朱洪武强得多)

发表于 2009-8-20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看石碑和石像、牌坊的颜色不统一,请问楼主这是刚补上的新碑吗?还是石料不同?
发表于 2009-8-20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关外的石头都是沙沙的感觉。好像是特有的石材吧。。。

9 g; E, Z! l l5 J% A N

在田野里,保护的还这么好,真难得。

发表于 2009-8-20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8-20 11:16:00的发言:
. ?+ r; ` z& t/ G7 D' x) `, g, _7 W5 l

去兴城啦?小的时候没有高速公路,在京沈之间往返的时候偶尔在兴城吃午饭,古城看得很清晰。兴城的鱼汤和豆腐好吃。

7 m6 R7 [% f- q

绥中有几处明代卫城遗址,据说。

# n: z0 ^; z4 t: x4 M, L1 y

 

t' T. d5 y9 @) o

我14岁的时候去过一回,那会什么都不懂

% N" ^3 W% K. O8 U4 t1 q

也没照相

发表于 2009-8-20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牌坊似乎是沿海一带流行的,和内陆的不同

9 {# P7 _& W0 K" P7 [" M8 ~) w

 

3 [* a8 V& {/ X3 y

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似乎都有类似的。

' a9 W) i( H a' V! P+ P+ J

 

! n6 a% {2 N6 L0 i0 u5 l

碑首是透雕,风格类似河北一带的;

. X0 a- C$ H( C7 t0 C1 }% K$ b

 

. }* @+ ~* T) ~/ ?3 K1 S8 y {* \( V; Z

石像生石马貌似很古朴,甚至怀疑是明早期的风格

* t% T+ {. X7 B& B

 

+ @3 _; }9 u" {6 x; f) a

瘦长的石狮最为特殊,细长的造型和彩带的装饰像南方的,但刻工不细到像北方的

; J$ O$ o" B$ Y9 |

 

1 F! w, ~* C& L$ d$ Y& U

也不知道是这墓主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还是地处边关山高皇帝远随心所欲。

$ j( A6 Y s' U! w6 _0 E

 

5 t6 ? p9 C \( o# x8 r) T* X

 

发表于 2009-8-20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墓保存的很好啊。希望能保持下去。

发表于 2009-8-20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8-20 11:52:00的发言:
0 ~0 u, j5 R' i* b6 |+ f

这种牌坊似乎是沿海一带流行的,和内陆的不同

/ p" h( @; K5 L

 

* \6 r9 s5 m/ \1 C% j

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似乎都有类似的。

# t0 t/ h: G2 M3 y" T/ @

 

& k: {8 K- v7 c' h4 N6 K% N% [' R- |

碑首是透雕,风格类似河北一带的;

1 O' Z" \, i6 H- [0 w

 

O4 H( `6 n* ^, ^5 L: {. j

石像生石马貌似很古朴,甚至怀疑是明早期的风格

! c( `5 j- R+ _5 s2 J# L/ i

 

$ w% m: P: ?( u7 G/ o

瘦长的石狮最为特殊,细长的造型和彩带的装饰像南方的,但刻工不细到像北方的

# G) Z! d R$ o2 v9 w

 

( {1 O5 o8 ^0 r/ \& P

也不知道是这墓主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还是地处边关山高皇帝远随心所欲。

! D: S+ `. X" V h

 

8 n' r( g3 D6 j+ @) d; |

 

: @: E: D* ^2 |# ~, B

其实我个人认为,自己的福地肯定会多用心,没有什么南北之分,喜欢什么样的就来什么样的

! i6 [1 S/ e0 [, ?

我就喜欢草坪的。。以后给自己整一块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8-20 11:39:00的发言:
      细看石碑和石像、牌坊的颜色不统一,请问楼主这是刚补上的新碑吗?还是石料不同?
' a7 V& P: R* n( H5 U- v

不是新碑,石材不同。这些石刻完好的让我惊讶,连石狮的透雕胡须都没有损坏,除了个别碑和石像因为自然原因有裂痕之外,非常的完美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8-20 11:16:00的发言:
4 ~; w' i0 [1 ^3 g+ a( _4 e* w

去兴城啦?小的时候没有高速公路,在京沈之间往返的时候偶尔在兴城吃午饭,古城看得很清晰。兴城的鱼汤和豆腐好吃。

) R! W; r6 V! R

绥中有几处明代卫城遗址,据说。

+ u: W9 j+ |" x' U* p0 I2 V0 B

 

$ S1 Z4 |7 I5 c# Q+ z$ m

古城不错,就是新修的街面房很垃圾,那个复建的督师府就更不要说了,看了想吐。。。。。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9-8-20 11:40:00的发言:
3 |7 W( Z6 J8 P5 u! G$ x

真好,关外的石头都是沙沙的感觉。好像是特有的石材吧。。。

( m' k" P: s7 ^: N9 ^: R/ |9 O8 u

在田野里,保护的还这么好,真难得。

2 R- F; W, Q8 P* @3 N

难得的我都有点担心,那望柱和牌楼门上的狮子,还有透雕魑首,很容易丢失。。。。。。。。。。

' L8 U( S$ ]1 W/ Z4 H- `/ j' |0 Q7 Y

很玄很玄

发表于 2009-8-20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9-8-20 22:13:00的发言:
9 F' D4 {) j- H" G( k: g; q& r

难得的我都有点担心,那望柱和牌楼门上的狮子,还有透雕魑首,很容易丢失。。。。。。。。。。

$ N. H( C3 i p1 i2 A" b$ g4 s' }

很玄很玄

% ?4 x) k3 d; e$ T! T+ m" n! M

可能宣传的少,所以保存的好

发表于 2009-8-21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辽西的石材跟沈阳辽阳的不一样,沈阳附近的质地特别疏松,还有红色、绿色的怪颜色。
发表于 2009-8-21 0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8-20 11:30:00的发言:
* e/ k* X4 D5 q) ^9 l- A

      这坟保存的真好!好像没有受过文革的洗礼!

a; S$ M/ r& j; t

      明朝中后期的武将享受的待遇可真高,可惜还是没能守住大明的江山。(给崇祯打工可比朱洪武强得多)

4 R+ f8 D, m# r( M4 p

袁崇焕的待遇不怎样。

发表于 2009-8-21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次辽东之行GPS使用得得心应手了吧,朱梅这里没有导航的话,还真是有点儿偏。在地图上还看到距离朱梅西北500m的水库附近,还有双塔,不过好像没查到什么信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J) ]% T' } E- R7 T5 f8 [

 

9 { M3 F7 f6 F+ A4 L [

    查了一下铁岭的李成梁墓,和朱梅墓大概算是同时代,同地域的,那石刻比朱梅要粗糙的多,有点儿惨不忍睹,但是碑都是透亮碑(碑可能是新刻的,但是也代表了明末辽宁墓葬石刻风格),相互比较一下,能找到不少共同的东西。

1 M. M! t8 e4 u) g8 c0 [

 

' w" H# \! x o6 u, g

 

6 z* _0 B! W% x3 C; L3 @) i }' l! N

网上转的李成梁墓,感谢原作者

) S: x7 K4 i' m- q: E/ h+ }


; B) }( M7 t. [( z

 

# R' \/ |7 a Q8 R; J


发表于 2009-8-21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8-21 1:29:00的发言:
/ u8 E R5 ?- I' m, Q4 J" v2 [/ ?

袁崇焕的待遇不怎样。

) t7 y& j' {9 V. R) a& t6 t) C

 他那是功高盖主,没办法,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就没有好下场。所以说枪打出头鸟,做人吗?低调好!

发表于 2009-8-21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9-8-20 22:08:00的发言:
. T0 |% P7 q* k2 \9 t& T% j

不是新碑,石材不同。这些石刻完好的让我惊讶,连石狮的透雕胡须都没有损坏,除了个别碑和石像因为自然原因有裂痕之外,非常的完美

0 [% H/ q( ^7 g& ]

 保存的这么好(崇祯肯定都特羡慕),可以和泰安的萧大亨墓相媲美了。希望将来有机会去kk.

发表于 2009-8-21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间铃音在2009-8-21 9:43:00的发言:
+ b! N4 M+ }. r

    此次辽东之行GPS使用得得心应手了吧,朱梅这里没有导航的话,还真是有点儿偏。在地图上还看到距离朱梅西北500m的水库附近,还有双塔,不过好像没查到什么信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6 M2 O9 H; {) }) G

 

' F2 t# v5 S- E2 r

    查了一下铁岭的李成梁墓,和朱梅墓大概算是同时代,同地域的,那石刻比朱梅要粗糙的多,有点儿惨不忍睹,但是碑都是透亮碑(碑可能是新刻的,但是也代表了明末辽宁墓葬石刻风格),相互比较一下,能找到不少共同的东西。

9 ^( o0 T! t/ Q* Y2 }

 

5 t+ Y, l( M9 m, [8 V' w

 

& p% F7 J2 A$ d4 o

网上转的李成梁墓,感谢原作者

4 @0 j |4 w/ f) D) 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李成梁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c# E% {( M! H# G" u* b



 

7 W# K: f6 K. ^5 c8 y# s

太可爱了

发表于 2009-8-21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梅,号海峰,明末辽东广宁前屯卫(今绥中前卫)人。初任副将之职。为人朴实忠厚,办事精明干练。天启六年,在著名的宁远保卫战中,朱梅与袁崇焕一起,坚决抗击了后金军。他们视死如归,英勇顽强,终于以少胜多,击退了努尔哈赤的侵犯,捍卫了山海关与京师的安全。天启七年,他又与袁崇焕一起,击退了皇太极的侵犯,取得了宁锦大捷。
W; b( k! R8 Y! s3 I
  朱梅是坚决的主战派,他不仅是袁崇焕的有力助手,本人也做了不少抵御后金军入犯、整饬边务的工作。广宁失守后,情势十分危急,军心、民心不稳,都很惊恐,后金军又趁势要挟,索取大量赏赐。在这种情况下,朱梅慨然出抚,担起重任,就职山海关总镇。他在任上,恩威并施,妥善地处理了边事之争,安抚了百姓。为了加强防务,他还重修了长城,又招收降丁、抚恤难民,并大力开展屯田。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山海关的防务。
4 Y% x, z0 G+ L, b6 M
  由于朱梅镇守山海关有功,在他死后,明朝廷下谕旨祭奠,以表彰其功业。并在他曾经战斗和保卫过的地方——九门口的长城脚下,建造了这座规模很大的墓园。
; \+ f. Q; \1 Y7 O2 Z; ~
  朱梅墓园在绥中县九门口东南李家堡乡石牌坊村后。
) t1 z3 `' M' {
  墓园占地面积很大,前后长达三百余米。前部有分列左右的一对石华表,其后为一对石狮子,再后为石坊。坊为四柱三楼式,单檐庑殿顶,主楼四朵斗拱,侧楼两朵斗拱。主楼正面坊檐下刻“圣旨”二字,下面额板刻“名勒燕然”,其下又刻“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承恩坊”,主楼后面额坊刻“华表忠勋”。坊上雕有飞凤,奔龙、鱼、马、羊、鹿等图纹。坊后为石制墓园门,园内中间有石铺甬道,两侧是石虎、石羊、石马和文臣雕像,其后有石雕龟趺座的高大龙首碑四通,再后有圆首碑两通。
- m2 D8 k' b6 D _3 [$ ^
  最后是土筑坟茔,直径五米余,存高还有二米多。墓前有插屏式石雕墓表,刻阳文楷书十行,每行五字,其文为“明诰赠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等处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墓”。
* _' l! C! }7 e5 w
  字体浑厚古朴,书法很精。这处墓园的雕刻,无论是石坊还是石狮、石人,整个石雕群,均具有结构严谨、气势浑雄的特点。它们造型逼真、形象生动,是辽宁地区很少见的明代晚期遗存。墓园占有很优越的地理环境,南面是渤海,与姜女庙仅数里之隔,遥遥相望,西面是九门口长城,并有沈山铁路和公路可达,交通也是很方便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恩,路况不错,比神石庄、南福地强多了
发表于 2009-8-21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8-21 10:40:00的发言:
* X" a5 w) M) M/ Z& o5 A. q

 他那是功高盖主,没办法,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就没有好下场。所以说枪打出头鸟,做人吗?低调好!

& f0 x: Z" B0 ?5 P7 p+ `( g1 K4 Z/ a

常言道君王可供患难,不可共安乐,故而功高盖主的人不得好死。

: X3 l. H% g8 x/ P

飞鸟尽,然后良弓藏可,人用够了再杀。可这还没成功呢,连自己大明的江山都没保住都说不准,就想着杀功臣。、

- @$ w- p+ y, `6 Y: o- n& Z! \

袁崇焕有能力,这是事实。但还真说不上什么“功”。

发表于 2009-8-21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8-21 22:49:00的发言:
" N* B, Y3 S B+ f$ a

常言道君王可供患难,不可共安乐,故而功高盖主的人不得好死。

1 ]* w6 u9 X$ w! A9 m. i$ X

飞鸟尽,然后良弓藏可,人用够了再杀。可这还没成功呢,连自己大明的江山都没保住都说不准,就想着杀功臣。、

9 h# q8 A" N I& O

袁崇焕有能力,这是事实。但还真说不上什么“功”。

; l' A0 Y. \8 c2 Y

 袁崇焕在宁远用大炮轰死的努儿哈赤这还算不上是“功”?

发表于 2009-8-22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8-21 23:01:00的发言:
8 ~; L3 ], J& x) j

 袁崇焕在宁远用大炮轰死的努儿哈赤这还算不上是“功”?

- V- i( W- e& }5 ]) T1 y8 i

那他还炸死满桂了呢。

$ B4 w; Q0 G4 v* u+ F5 y) f# P& K

明朝一直挨打,只存在被打得轻点还是重点的问题。如果从总体来说,他在任的时候,明朝的地盘一直在丢,只是丢的快慢的问题。宁远充其量说明他让国土丢的慢些。至于他打保票什么复辽的事情,纯属跑火车。

发表于 2009-8-25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爸曾经看过
发表于 2009-8-26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 ~8 d" r& ?% E# c) @

不错,打年初就琢磨着要去,一天开车打来回,加上再远一点儿的祖大寿牌坊也没问题,可又放不下锦州李成梁的牌坊,留着冬天去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北老梁在2009-8-26 20:13:00的发言:
2 q/ N+ g2 I& u! P

 

; w+ O! ?/ j L/ j

不错,打年初就琢磨着要去,一天开车打来回,加上再远一点儿的祖大寿牌坊也没问题,可又放不下锦州李成梁的牌坊,留着冬天去吧。

/ `' }5 I7 ~8 H9 _7 b8 j2 q5 g: \

梁哥,这地方一天来回差不多,可是祖大寿加李成梁貌似没戏。。。。。太远了

发表于 2009-8-29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8-20 11:30:00的发言:
, i {" }5 G, k& o9 h. k' \

      这坟保存的真好!好像没有受过文革的洗礼!

& J/ \ n3 m% {) }4 I

      明朝中后期的武将享受的待遇可真高,可惜还是没能守住大明的江山。(给崇祯打工可比朱洪武强得多)

: Q5 L1 t2 I$ \( S# ^ Z

是啊 我们家家谱上说祖上明朝开国到朱棣时都是武将 最后除了一个从南京迁到北京 后来就什么都没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6 02:04 , Processed in 1.17592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