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70|回复: 74

国庆记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9-21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R" L* ]$ G R$ F! R% q

   文化大革命之前,每年的国庆天安门都要举行盛大的游行方队,十几万人组成工农兵学商的代表,彩车,舞蹈等很多形式行进在天安门广场,那是十分壮观的。我记得每年快到国庆时,总能听到我妈说,我们学校的孔雀舞又要彩排了,这个孔雀舞和丰收舞是历年的保留节目,总理最欣赏了。当时是没有转播条件的,也没电视所以也看不到实况,但会看到拍成的纪录片,这两个舞的乐曲很好听,我就梦想等着我上了中学要能参加就好了。

. j, E6 o2 u0 y9 n7 @

   我上了中学以后还真参加了国庆20周年的的庆祝活动,那已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了,国庆的方队也只有工农兵学商及红卫兵了,我就在红卫兵的方队中,记得当时经常到称为八大学院的学校之中去训练和彩排。十一的凌晨3点我们就来到天安门东边再往北拐进去的一条街里,白衬衫里套着毛背心,坐地下等着,天亮后开始排好队,老师搬来一大堆红卫兵大旗,旗杆有10公分粗呀,我们一排是100人,每隔一人需举一旗,我被荣幸的选中了,那天我记得天刚开始还有些阴,到10点开始游行的时候就出太阳了,还刮起了风,我们开始还保持一个水平线上,风势越来越大,能让这么粗的旗杆不到就是在考毅力了,什么时候走到天安门城楼下都不知道了更别说往上看了,上面大旗挡着什么也没看到,这就是我第一次的国庆经历。

8 N; N! o( @/ Q

    1971年,我又经历了一次只有训练没有实施的国庆庆祝活动。

" y: Q& A6 c9 ~1 f

   那时我刚当兵,7月份我们被抽调到兵部,即铁道兵司令部,就住在玉泉路北面的科大院内,第一感觉离家太近了,每周可以回家,那是最高兴的事了。

' S; Q3 G$ p2 V9 F! T+ s

训练还是从队列开始,我们刚新兵训练完,所以不算什么了,接着就是进入主题,我们担任的是女民兵方队,乐曲是毛主席的诗词“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谱写的歌曲,我们肩背一支冲锋枪{假的},头带斗笠,服装听说是江青曾经拍过一张照片,“海岛女民兵”式的,舞蹈的动作很简单,也就像现在的健身操式的,一直练到进入九月,还彩排了几次。忽然到十三号的深夜一阵紧急集合的号声让我们很疑惑,被通知各单位马上返回待命,我们单位在北京所以连夜就回去了,然后就没消息了,直到传达“林彪事件”才知道原来的原因。这又是我的一段国庆经历。

# H4 U5 A# P& p8 u2 E4 G: h

     两次经历国庆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也正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锻炼成长,躲不掉,逃不掉的十年经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9-21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21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参加过71年国庆组花排练,临近国庆时因林彪事件取消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是啊,又勾起您二位的回忆我真高兴。当年参加国庆活动条件确实差,可也没觉得,因为没的可比。现在条件这么好,可贵的是依然让孩子们从心里有一种热情,一种激动,我看了一个孩子和他母亲的博客,记录了这个孩子参加每次彩排的心情,我非常感动。祖国,国家在每人的心中都是一样的。这几天已经有节日气氛了,白天和晚上,从天上到地下,都可以看到国家的变化,我们期待十一的阅兵,那又是一次让人激动振奋的时刻........

9 T3 D- j5 h/ y( ~2 I

祝贺我们的祖国60年华诞,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发表于 2009-9-22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兵式,团体操,个人觉得哪家也弄不过咱们的邻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看看朝鲜那阅兵分列式的难度。估计咱们这死活也弄不出来。
发表于 2009-9-22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怎的,看见这个帖子,让我心中有无限悲凉。

% v9 v$ p) e# \

----

3 A8 T) V+ @1 ]( ~4 L

年岁小的缘故,大庆赶上的少,距离远,所以得方便瞧。

' T; v* E3 I& S4 J

1:世界上搞如此规模的庆典不多,无论咋说,总脱不了花钱买脸的嫌疑。

8 l4 z/ c# F: c( A d

2:穷人乍富心理明显,谁做了皇帝,免不了都要坐上小车嚷几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啦!”以示正统!

3 B# m2 R' s, {9 H5 ]

3:罔顾民生如此耗费资财搞一次性消费的鱼水之欢,除了填充执政者并不咋踏实的内心,对国家建设有甚好处?

8 }8 I6 K p3 K7 l3 F

4:口口声声说了不折腾,这么干,叫啥?

' u" |7 |# t8 ]% u0 k; a

5:一个把医疗、教育产业化的国家,人们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甚至死都死不起,如此耗费国帑是不是一种犯罪我不好说,可,那么小的孩子置凄风苦雨中反复演练,只为到那个门前走一趟,谁家父母肯如此奴役自家人?不拿国人性命当性命,“牧民”思想依旧很沉重。

; S( q" o/ ?1 J

6:太上皇搞大庆,是一种土包子登龙庭没日子折腾的农民心里作祟,六十年了,还这么干,进步了多少?

+ ?* }9 \$ B2 q2 Q0 r

7:有皇上的年代都知道要河晏海清需爱惜民力,当今如此,黎庶欢呼,有欢呼的理由嘛?

/ g: f3 N' u+ z5 M; W8 C

8:讲两个小故事:

2 S ?# u! T5 l# E& S+ V

     甲:我一个朋友,属成功人士,颇有家资,一日办事碰上了饭口,非要拉我吃饭。跟着他到家,吃他夫人捏的饺子,喝啤酒,很自然,谈笑甚欢。

1 W2 ]7 d3 |! u7 M: e& G* R

     乙:另一个朋友,早年不如意,这几年有些发达,无意中撞见,硬拉我,进了馆子,点了一大桌子菜,足够五六个人吃,怎么也拦不住,席间大讲自己的奋斗史,令我十分不快。

& d5 B0 ~9 A5 N0 g

同样都是吃饭,所得结果不同,为何?不自信也!越是不自信的人越讲究形式,期望以此来证明些什么!

. } x( A$ t/ k5 l( a

9:人类都有从荒蛮到文明的一个进步过程,拿破仑搞过、希特勒搞过、斯大林搞过、萨达姆搞过,纵观世界,谁家还如此原地踏步弄此种游戏填充自身虚心以彰显强大?

. _6 U; o+ j q& m

10:六十是个坎儿,谁家老家儿到了六十岁多少都要办一桌庆贺一下,这可以理解。可谁见过办这桌酒席之前反复试吃没结没完,谁见过这桌酒席上每个人都板着脸冷冰冰一身西服好像开会似的?所谓政治高度就是没有高度——皇上过了了一把万民朝贺的瘾,臣下跑前跑后舔蒜显示了办事儿能力为自己加官进爵铺平了道路而已,浪费了多少钱财,量力而行,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话!

1 A" X+ a, U- [% T

---------------------------------------

& `2 c8 i+ j( j

没有对楼主的一丝不恭,只是看了这个帖子,说一下自己的感想。

& I. {! {; P% K, C) w2 ^

我喜欢这种能给别人带来思考的文字,请大家继续,同时感谢楼主,期待您更多文字!!

发表于 2009-9-22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奉上谕:

$ V8 e9 N) k: W2 L h( c( M

         隆重热烈,力求节俭。

3 p4 }4 B: u$ C1 I, E

                           钦此

! k+ N& y2 M7 p v: b2 m# g( e

         

9 r7 [0 @) z6 ~9 U

          我总觉得当今核心这话,得这么听,就跟说紧张这个词一样,紧和张本来是两个状态。但是放一起,表示的是第一个字的意思。要不说汉语文博大精深呢。

发表于 2009-9-22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9-22 9:06:00的发言:
阅兵式,团体操,个人觉得哪家也弄不过咱们的邻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看看朝鲜那阅兵分列式的难度。估计咱们这死活也弄不出来。
. y; c0 [! o* h- N- _9 ?2 H

盘子哥您out了不是,咱这儿是祖宗。

- K3 ~8 I! z; Q6 l' L

远的甭说,您找一找北京召开的那届亚运会,瞅瞅有没有那个气势。

; H7 @- y7 n* ?9 O) u

那届没来得及绿化的黄土地都撒的麦子种,我亲眼得见!

$ Z% |. j* V+ a5 G! Y1 Z9 i+ a

龙应台还是谁,写过一篇文字称: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文明程度与团体操的气势呈反比!

发表于 2009-9-22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自个儿给自个儿投一稿,力解名词:彩排、礼花和演练、焰火。

! w, W, V! _% T" s5 L% o

 

, j- j' [9 M. [* I: G6 ?9 F7 L# Y

对比之下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是演还是练?是焰还是火?

& @; M- T' V! A% Y' _4 @4 ~: n3 D6 D

 

发表于 2009-9-22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鹰飞兄看看朝鲜的阅兵式,比较长,看头里军乐队摆造型您就明白了。

/ v: o9 o" f! t

 

! A7 U5 @& H: ^" Z2 z

 

2 k4 h6 U" R0 U

http://www.tudou.com/v/Z2IwFljU_o4

! Y( h) v7 [/ |; @5 k% ~6 m

 

0 _; ~; \( }- `& i

 

& b' C% F- T. S ?

 

发表于 2009-9-21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子,看帖您是个女兵,致敬:)!

n9 z; h% [& ?8 l% O2 p

过去游行方阵有文艺大军和体育大军,各方队的任务是各校固定的,因为有舞蹈动作和运动动作,不会年年更换学校。文艺大军任务多是女校承担,孔雀舞是女八中的传统节目,年年都是。服装、音乐、动作都是很美的,练起来也是很苦的;另外还有女三中--的荷花舞等。男校一般是体育大军,三十一中的哑铃,忘了三十五中了,还有好像是男八中的游泳。哈!我觉得游泳大军最苦,彩排时只能穿一条游泳裤,把他们冻得真够呛,那会儿哪有现在的羽绒服穿呀-----:)

0 d$ k: f) m5 D! L

 

发表于 2009-9-21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子好~~~~

/ Q6 Q- B0 l/ c! m

孔雀舞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女八中的国庆游行参演项目,只交给女八中,好像也相当特殊了,前几天,家里人聊国庆时还说起过,今天就看到您这帖子了:)

发表于 2009-9-22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经历过内个时代的人要转过这个磨来不大容易。
发表于 2009-9-22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看法也会不一样!

3 ~ P/ {% B- E4 B

 

0 e0 Y, b s, ]# Y( v. D

 

8 s% Q2 O* D& p3 A$ `$ c& h

从楼主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楼主在伟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光荣地参了军”,1971年,又“幸运”地被抽调到铁道兵司令部! 如此说来,楼主是“苗红根正”的 “体制内人士”!即然如此,楼主所讲的某些观点自然就不奇怪了!

" c' B/ N( ]3 @" n' n; q- Z

 

# h: S7 i& l' `6 R, N: g

 

/ r5 h$ u8 [% O' M/ f6 q' N! U" g

 不过,这又使我想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在那时,唱导“知识上山下乡”的不少官人们的后代大多“光荣参了军”,而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子女都被“忽悠”了!

1 A4 ]( D' [" {' c

 

8 D5 P/ R9 K5 z) `) N' w

 

% F4 c$ ~8 m4 u1 C( M, T

草长鹰飞朋友真厉害!可以看出你是一位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朋友!

2 e0 K c6 G {- M* d

 

0 d L4 |5 I R9 N

草长鹰飞所说:“世界上搞如此规模的庆典不多,无论咋说,总脱不了花钱买脸的嫌疑.”

0 @# f* f1 a5 S) k( @6 O

 

9 {+ O" |+ T# ^( [6 H

 

$ U- p1 Q- ^& {: s2 p4 o

 

. L$ w ?6 z, }6 k

 

+ [( V, f% B. T% m* z

的确,俗话说:穷修门脸,富修灶!天朝对于“门脸工程”历来非常愿意花钱!

3 P% h: l1 O, `. R9 n

 

+ @0 e+ e. `# x: {! U

 

( @1 n. W5 e+ R _+ b5 q

 

: ]0 ^; a+ O0 N" c; M0 g) _

 请看这次十一的安全保障多么完善:从9月1日起,武警北京总队担负这次“十一安全”任务的部队包括北京等5个总队、3个机动师,以及直属部队、相关院校等11个单位的数万名官兵.外加80万戴着红袖章的所谓"志愿者",将在北京街头监控和巡逻! 其次又启动了"护城河"工程,指北京及周边6省区市,共同实施安保工作.北京周边近200个进出京路口检查站的安保举措在近日升为 "一级",警方在24小时逐一检查进京车辆、人员和物品.不少值勤警员配备了轻武器和防弹背心. 近期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又实施禁飞鸽子和风筝!另外,在遊行区域内的居民,也禁止站在阳台或打开窗户观望街上活动!

& p9 S: N7 L& b) m& H% c9 W

 

9 B. W- T c# }9 C

 

- g$ v6 g$ s9 Y% d, Y3 `

 虽说是“安全”了,但是这可得花上不少银子!您是纳税人,当然也有您的一份贡献!

9 V2 O0 e z$ {. _3 p, Q d

 

5 e$ M# s. g {) h

 

% R* N3 c, `, ^: G8 E0 F

从逻辑推理来看,反“恐怖主义”的形势很严峻,否则不会调动这么多的兵力!这是几十年以来非常罕见的!

发表于 2009-9-22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元子元子在2009-9-21 8:14:00的发言:
  : E9 v/ ~2 ?6 O7 k5 H

   文化大革命之前,每年的国庆天安门都要举行盛大的游行方队,十几万人组成工农兵学商的代表,彩车,舞蹈等很多形式行进在天安门广场,那是十分壮观的。我记得每年快到国庆时,总能听到我妈说,我们学校的孔雀舞又要彩排了,这个孔雀舞和丰收舞是历年的保留节目,总理最欣赏了。当时是没有转播条件的,也没电视所以也看不到实况,但会看到拍成的纪录片,这两个舞的乐曲很好听,我就梦想等着我上了中学要能参加就好了。

! N- K. N; W2 m6 T" E' A

   我上了中学以后还真参加了国庆20周年的的庆祝活动,那已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了,国庆的方队也只有工农兵学商及红卫兵了,我就在红卫兵的方队中,记得当时经常到称为八大学院的学校之中去训练和彩排。十一的凌晨3点我们就来到天安门东边再往北拐进去的一条街里,白衬衫里套着毛背心,坐地下等着,天亮后开始排好队,老师搬来一大堆红卫兵大旗,旗杆有10公分粗呀,我们一排是100人,每隔一人需举一旗,我被荣幸的选中了,那天我记得天刚开始还有些阴,到10点开始游行的时候就出太阳了,还刮起了风,我们开始还保持一个水平线上,风势越来越大,能让这么粗的旗杆不到就是在考毅力了,什么时候走到天安门城楼下都不知道了更别说往上看了,上面大旗挡着什么也没看到,这就是我第一次的国庆经历。

2 ]- k4 u2 m. ~' j: Q$ L

    1971年,我又经历了一次只有训练没有实施的国庆庆祝活动。

# ]1 K& y! q3 l) A4 b' `

   那时我刚当兵,7月份我们被抽调到兵部,即铁道兵司令部,就住在玉泉路北面的科大院内,第一感觉离家太近了,每周可以回家,那是最高兴的事了。

3 |$ Q% c3 T5 \! h3 }

训练还是从队列开始,我们刚新兵训练完,所以不算什么了,接着就是进入主题,我们担任的是女民兵方队,乐曲是毛主席的诗词“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谱写的歌曲,我们肩背一支冲锋枪{假的},头带斗笠,服装听说是江青曾经拍过一张照片,“海岛女民兵”式的,舞蹈的动作很简单,也就像现在的健身操式的,一直练到进入九月,还彩排了几次。忽然到十三号的深夜一阵紧急集合的号声让我们很疑惑,被通知各单位马上返回待命,我们单位在北京所以连夜就回去了,然后就没消息了,直到传达“林彪事件”才知道原来的原因。这又是我的一段国庆经历。

! z9 d& G- {9 l% D2 h( Y

     两次经历国庆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也正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锻炼成长,躲不掉,逃不掉的十年经历。

8 N5 Q; @! m" n6 V

 

# A$ H' P5 E# j" k# f, o( ]% j

楼主是“苗红根正”的 “体制内人士”!

+ I% O/ U& s: G( \, n3 A

 

发表于 2009-9-22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09-9-22 8:51:00的发言:
+ U3 l2 D9 f# z0 L$ W. ]. I

不知道怎的,看见这个帖子,让我心中有无限悲凉。

; |5 |& ?3 ~1 c9 _( s t R

----

* t9 T9 }+ t# A% [

年岁小的缘故,大庆赶上的少,距离远,所以得方便瞧。

, `8 t* c5 R; Y& ~, k

1:世界上搞如此规模的庆典不多,无论咋说,总脱不了花钱买脸的嫌疑。

8 Y8 R6 Q( D/ s% M0 F/ ~# o

2:穷人乍富心理明显,谁做了皇帝,免不了都要坐上小车嚷几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啦!”以示正统!

+ `: b2 W; g+ ?' M

3:罔顾民生如此耗费资财搞一次性消费的鱼水之欢,除了填充执政者并不咋踏实的内心,对国家建设有甚好处?

; c5 B2 v+ ]) r5 u V3 p0 G

4:口口声声说了不折腾,这么干,叫啥?

( K$ b3 ]8 d( n3 A( \0 e- {

5:一个把医疗、教育产业化的国家,人们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甚至死都死不起,如此耗费国帑是不是一种犯罪我不好说,可,那么小的孩子置凄风苦雨中反复演练,只为到那个门前走一趟,谁家父母肯如此奴役自家人?不拿国人性命当性命,“牧民”思想依旧很沉重。

* C% ^2 O/ T4 i7 \ J4 e7 r: z

6:太上皇搞大庆,是一种土包子登龙庭没日子折腾的农民心里作祟,六十年了,还这么干,进步了多少?

! ^6 z. b. _) q; k8 L9 i& W8 u4 }

7:有皇上的年代都知道要河晏海清需爱惜民力,当今如此,黎庶欢呼,有欢呼的理由嘛?

l% a) z' U) a5 V/ }- G) N

8:讲两个小故事:

8 s C: c" x) u, m3 b6 D/ ~

     甲:我一个朋友,属成功人士,颇有家资,一日办事碰上了饭口,非要拉我吃饭。跟着他到家,吃他夫人捏的饺子,喝啤酒,很自然,谈笑甚欢。

, Q6 Y2 _1 U3 r5 P% T3 S( N

     乙:另一个朋友,早年不如意,这几年有些发达,无意中撞见,硬拉我,进了馆子,点了一大桌子菜,足够五六个人吃,怎么也拦不住,席间大讲自己的奋斗史,令我十分不快。

: {/ n1 t. c7 P5 a0 c# X5 `

同样都是吃饭,所得结果不同,为何?不自信也!越是不自信的人越讲究形式,期望以此来证明些什么!

, M" }" T o3 r; C! s

9:人类都有从荒蛮到文明的一个进步过程,拿破仑搞过、希特勒搞过、斯大林搞过、萨达姆搞过,纵观世界,谁家还如此原地踏步弄此种游戏填充自身虚心以彰显强大?

" k) ]" p* D7 A. C+ ~

10:六十是个坎儿,谁家老家儿到了六十岁多少都要办一桌庆贺一下,这可以理解。可谁见过办这桌酒席之前反复试吃没结没完,谁见过这桌酒席上每个人都板着脸冷冰冰一身西服好像开会似的?所谓政治高度就是没有高度——皇上过了了一把万民朝贺的瘾,臣下跑前跑后舔蒜显示了办事儿能力为自己加官进爵铺平了道路而已,浪费了多少钱财,量力而行,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话!

; j; `( P0 Q) ?+ q

---------------------------------------

6 P0 Y% g& E/ f! N

没有对楼主的一丝不恭,只是看了这个帖子,说一下自己的感想。

" [, ~4 h8 \: [; t4 E- Y t

我喜欢这种能给别人带来思考的文字,请大家继续,同时感谢楼主,期待您更多文字!!

1 G. ]+ q' d4 y0 x* i9 q/ q

 

" j, Q- [7 A: x6 t

版主讲的太精辟了!

发表于 2009-9-22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论:

4 F: _$ z- b$ D" F6 N( E4 [

1:世间无论玩儿什么也远没有玩儿人乐趣大,所以独裁者对类似的游戏乐此不疲。

* @) K' |5 Z& f. M6 D

2:一个只强调共性的社会中,人们脑子的充盈程度往往和肚子成反比。

V' m1 T: O. N: O( l# O

3:当一个领导者只剩下军队追随并且以此为傲的时候,自我膨胀,离爆破不远了。

. S6 m3 F- i8 ?% r0 q; T% D) P

4:当一个民族对类似事件投入激情过高且豪迈万丈的时候,这个民族已经堕落到地狱底部还不自知。

! v0 F+ U3 U; A# @7 i4 I

5:一个高度统一的民族实际上并不是如他的外表一样强大、无懈可击!

3 I$ ]4 `; u0 O

6:热会主义国家中,将军们胸前奖章数量与顺从程度成正比,与个人能力和运气根本不搭调!

5 H( [' k; Q* S4 P6 y

7:蛊惑一旦与一种适合它的制度伴行时,黎庶与思想者的灾难来了。

. Z# G; }$ U; R- K" Y0 G

8:勋章是一种荣誉,过多过滥,会缀弯佩戴者让他们挺不直脊梁。

' W/ p4 o# U0 H

9:嚷嚷越欢的事儿,距实现它越远,甚至根本不可能——这一点嚷嚷者清楚,听着也清楚,只是大家忍着都不肯说!

' Z0 @4 M! s! g$ i. m8 g. B. c

10:世间还没有一个国家整天把“万岁”挂在嘴边而实现了的!

/ p9 s; q; @$ }/ p1 M. Z

11:如果没有十足把握爬上去,最好别老在军队里呆着,跨刀虽然威武,可拔来拔去真的很累。

6 J3 S$ D8 u7 h3 } T

12:如果不得已非要踢正步的话,最好的地方在人群里,因为一个人踢,瞧起来真的很SB。

4 \* A& J7 w) M7 }3 O% U- T

13:解说这类大场面的时候最好用男播音员,如果不得不用女播音员的话,最好别用朝鲜话,因为,我听起来总有一种想哭的快乐冲动!!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bed src="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QyMjM4NDA=/v.swf"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sameDomain"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没想到我的话题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 i' k4 w# e" \, Y, w

对国庆庆典为什么要说是花钱买脸,而不是显示国家的综合实力呢

$ \* T, s/ I6 I% @

同志们好不是閲兵的形式吗,其实内容已经大于形式,没有还能叫阅兵吗,当然谁喊就是不一样啊,当过兵的人是有威慑力的像当年邓小平

9 T+ J9 R, W6 k; _' G' S

现在的孩子训练苦吗,有专车送着,有营养配餐,有专用服装及配套的鞋子和帽子等,他们经历着人生中恐怕是这辈子都难以忘却的一段骄傲经历,这是一种机会,是一种无形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热爱自己的祖国,进而才能够爱自己、爱家人、爱周围所有的人。

2 D$ N8 ]: a7 R, ^, Z% R

劳民伤财是光是给国人看的吗,就像是奥运会一样

9 N: T! W: ?# }

各自的经历不一样看法也会不一样

- s. D( d0 |: K0 u% b

 

发表于 2009-9-22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原子弹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跟造金字塔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样。
发表于 2009-9-22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倾举国之全部财力物力人力,不惜成本和代价,干什么都可能容易!  就像拿体育金牌一样!

% e/ l$ N9 p0 V5 g/ i5 m1 X

 

! U' L7 t+ Y! L1 T6 ?

一位金牌运动员,是从很多名运动员中选拔出来的,而众多运动员又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出来的,国家花了很多钱用于体育事业!相比之下,国家花在医疗、教育方面的钱又是多少呢?

5 u7 i6 _0 d2 C# Y: L. V; N

 

7 |$ l8 i5 {% q3 k- S

有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的公共教育投入占 GDP 的2.8%,排在世界各国的末尾――比非洲穷国乌干达还低.

发表于 2009-9-22 1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国庆庆典、大阅兵就能显示国家的综合实力吗?

8 T+ Z, J& s% w3 e, F7 q


 

4 P) d) d1 \$ A% V, f5 B" N

 

5 z) V5 ]6 w7 R- m

说来相当可笑,天朝无处不造假!

# `% i2 ~/ P" i: s0 K

 

8 ~+ L" r- h0 n+ P) h- @


大阅兵队伍中的女民兵:

- k) y- @: i; T3 |

 

. y ]$ v8 N; l% k: |5 u i! c; A6 h

女民兵---长期参加真正的军事训练的非现役军人!

0 b" ?( A* o: K7 y+ ?! G, u

看看这些女民兵,过去从没参加过真正的军事训练,就是连真枪都没摸过!以前倒是当过模特或参加过奥运的礼仪小姐!她们能代表广大的、长期参加真正的军事训练的女民兵吗?

" t/ u; @* L; q

 

- |# w1 P6 H$ ~; b2 K

 

) a& m8 p4 L+ K* `

小的时候认为,天朝能造出原子弹,就说明天朝很强大了.然而现在才发现,造原子弹最容易!一般人认为,造原子弹需要复杂的技术、人力和物质条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造不起!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北朝鲜最近几年在发展核武器上进展迅速,已经有了好几次核试验!北朝鲜是一个很穷很落后的国家,很多人都吃不饱,地球人都知道!能说它能造原子弹,北朝鲜的综合实力就很强大吗?同理,光靠一个大阅兵,就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吗?

: V5 } \2 a; g, b& ?- ~


别的不说,60年来,天朝能自己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世界市场竞争力的汽车发动机吗?或许楼主无暇注意这些不争的事实!

1 I% x' }5 u: C6 j

 

) a1 g) h+ t% f/ I4 w

为了祖国的昌盛富强,还是少做些“门脸工程”,少“折腾”,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为好!

6 M; _1 K5 _% X( x6 m

 

: O1 B+ N. L% a* b

 

发表于 2009-9-27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对事不对人。

) O- X! V. Y+ [5 V% f, R

实在要对帖回帖,我觉者可以用一点技巧。不提谁说的,可以引用一些话,这样从形式上,可以削弱回帖的针对性。

" g$ i- f$ {3 x% \" W% U1 A6 i: Y6 V0 h

闲来无事,正巧电视说人艺,说茶馆。我就记住了其中一句话:

8 ]8 I# A2 X+ t; Y$ b6 `: @) b* x

我爱大清国,谁爱我呀?

) [! p$ T: U! t% p4 l

 

# ^. h/ o3 m, [5 K0 u

经典呀!!!!!

. L9 J3 i, l8 `! [# D. O# E

 

发表于 2009-9-27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到这个这个帖子,觉得挺有意思。

% v6 r5 t6 I1 p! w" o$ u% H* t/ P


      细心的人读了这里大约60多个跟帖,从每位网友发表的个人观点上来看,很容易发现哪一篇跟帖在内容上含金量更高!

/ c! S7 a3 W! b2 n5 h( i; b; i

 

7 e8 W5 r6 R; F9 P1 q% \8 c

    正如很多网友所说: 各自的经历不一样看法也会不一样。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电报大楼上的大钟表,看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

7 |! T# S7 j" l6 r9 T

 

. e9 j+ a+ V. N4 e7 b

    在网络论坛中,应当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讨论一些事情。那么就让我们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各自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一条一条摆出来,让大家共同参与及讨论。

! i3 ~; f, {- T; x, M* M

 

9 H" B0 L- s1 m5 {


      我个人认为,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许可使用调侃的语气发言,没必要必需使用类似小学课本里的非常规范化的、以主谓宾正常语续排列的形式书写文章。比如“读书不心细”和“读书不细心”虽然它们的书写形式不同,但是大家还是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想一想,如果在整篇文章中,都全部使用小学课本里非常规范化的语句格式,那么读起来是不是会感到很累?记得有一段相声,说的就是某人在和拉洋车的讨价还价时,使用很正规的语句格式,听起来觉得很累。当然在使用某些调侃、语句主谓语省略或倒置时,所讲出的话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听明白。青草网友认为使用“读书不心细”,出于“学中文”的彼得森网友之口,就令人不解。我个人认为这里有点儿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意味!毕竟这里不是小学校里的语文考试。(......比如“读书不心细”只有几个字的句子,竟然有问题,如果是学龄前儿童这样说,我一点也不奇怪,但发生在“学中文的”彼得森网友身上,就令人不解了......)引自青草的61楼跟帖,第八自然段。

6 ?8 P; a7 ~( }- H, [6 l& j8 I) E) g

 

( l, i' I3 Q/ V" U$ v

 

( d2 j9 y( q2 j. h( j) v

      青草讲了文革中的一些“扣帽子”、“打棍子”、“抓小辫子”情况。读了彼得森的跟帖,没有发现这种“扣帽子”的情况。相反觉得青草却是最能乱“扣帽子”、“打棍子的高手!彼得森在评论楼主“只许可自己大讲政治,而不许别人也讲政治”一事,彼得森在他的第44和第45楼跟帖中,已经提出了证据,这怎么能说彼得森在“扣帽子”、“打棍子”、“抓小辫子”呢?在这里请青草仔细地重读第44楼和第45楼的跟帖!

5 X1 B" J& C2 F7 f9 ]


 

& J! c$ O* V' I0 q

  彼得森在他的第31楼跟帖中说到:我们为什么落后这一问题,早在几十年前上政经课时,我们就曾问过导师.当时导师也这样回答的:美国已建国200多年,我们刚建国30年......不知 27楼是哪年毕业的,怎么现在的老师和以前老师的说法很一至?

7 h e8 b$ H, _9 q

 

! u* g: ~4 L# a( L- E, y" I, `

 

% ~8 l5 j+ Q; n: c2 L v% b9 W

  青草在他的第43楼跟帖中说到:在我们上过的学校里,n年前老师们讲的东西在若干年后还会同样被传授,这一点也不奇怪。教材没变、老师没变、教案没变。变化的只是学生,有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意思,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也质疑!

9 i1 ~+ G# E6 H; z0 i

 

5 n% p" U2 Y: _/ o9 c

 

/ A$ e O" { D0 g) T1 ~

  我个人认为:几十年以来,老师们在讲解美国与中国落后与先进这一问题上,为什么还使用几十年不变的论据呢?为什么老师们就不能也学一下我们的领导人那样,以与时具进的态度,给学生们教授一些新观念呢?(也许我个人也对老师要求的比较高,只是个人的想法)请看看我们的领导人,是怎样以与时具进的态度,发表的一些讲话!请看彼得森在他的第31楼跟帖中的最下部分!可能有些人认为老师们对某些问题几十年不变的授课方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这也是能令人理解!终归每个人所受到的教育,生活环境有所不同,每个人的观念也自然不一样!!!

- T! w/ D. P. L; Q% B: a

 

, l. t. F9 V" a1 U9 B! u9 d( n6 y

 

. h* X8 Q& N2 [& p% |5 Q

 

9 q. Y) w% j- Y

 

, m$ |: G% \3 [: @4 z, Y

 

; p2 s* R! S7 }+ m1 v& c

  关于彼得森所说青草“怎么不许提以前的事呢?”

5 Z! `( h1 h- P4 p: o8 `

这是事实:

: n$ D% \$ q; V6 }% d

请青草回头看一下,您在43楼跟帖中,第六自然段结尾所写的:「“文革”结束已经30多年了,很多“过来人”都已经不愿意重提往事了,为什么有人还要把这个伤疤揭开,并血淋淋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呢?用意何在呢?。」。

' S; _) U/ z0 n

 

0 u( N4 x E$ U, g7 Q. M

 

# d# a$ @* ~. \- l% M8 a* d

      青草的意思是不是:如果别人提及文革的事,就是别有用心、居心叵测?青草的意思是不是:“不许别人提以前的事”呢?很遗憾,青草在61楼跟帖中,却失口否认他反对别人重提文革的事。(......对于彼得森网友的质问“怎么不许提以前的事呢?”,对于这顶“大帽子”我真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眼前真好像出现了“抓走资派”的场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的文字中没有出现这样的叙述呀。......)引自青草在61楼跟帖里的第四自然段。

9 q, V' a5 y7 a, [: G! Y

 

3 b" Y+ @! Z, ]( v


      青草的这种写了后面,就忘了前面所说过的话,这在写作当中,可是犯了大忌!!!

: Z" t! s ^! x, j: P' [+ [

 

6 P/ q% B+ `( E% j


      在彼得森的跟帖中倒是没发现有文革式的火药味,但是在青草的跟帖中,通过一些文字却能感觉到一些F\F的特点。(青草的61楼跟帖,第六自然段:我就不信这个邪了!!!“)

8 y3 F/ @& W$ E* I3 O8 Z- Q


 

" e3 p1 N) P' K- ^4 o- L4 }. k

    准确的说是:有选择性的F\F,有选择的失明”!青草有选择性地从很小的方面去挑彼得森跟帖中句子的写法,但是却没有看到元子元子网友第6楼的跟帖。元子元子网友使用了八个点的省略号。在小学学的好像应该只是6个点的省略号!

/ _/ ?) Z8 w; Z( F9 |( u3 F5 @


 

% i( i6 S# z. ^- e: b& i5 x

    我个人认为,上面这些并不重要!只要大家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不要死盯着这类小事、小节上!

9 v9 w* p: I: G' _


 

8 c1 y0 j1 T% f! D3 C# r

    青草讲:彼得森网友给我回帖中的最后一段让人肉麻。我们都是成年人,您觉得有意思吗?

( q3 ]: Z v+ U5 |& R! K7 w


 

+ P+ H! B% Y2 Q: H% v' C Y

    我读了彼得森的这段话,没感觉话中带有粗俗,低级的意味,怎么说是肉麻呢?我个人体会,彼得森的意思是不是说:现在年轻人找工作相当难,青草可以悠闲地利用上班时间,断断续续写下几个帖子。确实很不易,当然青草网友是幸福的(比起那些大学毕了业,还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而言)。祝福青草可以"永远"在这种悠闲的工作环境中,没事偷着"幸福"地乐吧!

- Q% ~& D- L' m# W8 J4 W


 

% g! J9 ]# |3 {

    我个人认为,作为有正常逻辑思维的成年人,不应该只观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小节(不包括在写文章的时候,写了后面,忘了前面的话,类似这种显而易见的低级水平的大错误!),而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大事!

* r2 l- T0 X3 R, W+ L


 

- W: W4 @5 Q1 Q0 ~

    青草说:「“文革”结束已经30多年了,很多“过来人”都已经不愿意重提往事了,为什么有人还要把这个伤疤揭开,并血淋淋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呢?用意何在呢?」

6 C9 d* {) f' ^4 \


 

o! c( L/ [( F$ }! x C8 Q

    青草的意思是说:“文革”结束已经30多年了,如果再有人重提这件血淋淋事情,就是别有用心呢?就是心怀歹意?那么我想问一下,为纪念或者重提九一八、九一一事件,难到也不应该吗?如果再有人纪念或者重提九一八,九一一,难道就是别有用心?九一八,九一一事件,哪一件不是血淋淋的伤痛???很遗憾,事实上人们在每年的这些时刻,都要纪念这一令人难以忘怀的悲痛日子!!!

) M9 ^' R' `7 H; K


 

1 H" R9 P6 L6 B: A' D

    一个忘记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4 g0 h1 `3 u2 S% ~- |


 

0 }/ s- I4 l- P5 i& D2 h- \$ u

    很幸运还有很多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愿意在尚且还活着,还能拿的动笔的时候,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我从心底里感谢这些对中国真实历史负有责任感的前辈们!!!

2 I1 g, J5 ]1 [) v- C" b8 w8 W) ]

 

Y/ a, {. }) G" i( I" W


(......但我总希望,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我们尚且活着,还拿的动笔,也许写出的东西,有个人恩怨的色彩,但只要是真实的,就价值连城!!)引自老猪871网友在54楼跟帖里最后自然段的发言。

0 i w) ]. b" @8 n B5 j


 

发表于 2009-9-27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青草在2009-9-25 14:30:00的发言:看了元子姐的贴子,我感到非常遗憾!因为,从您博文的字里行间能感觉到您是一位感情真挚、纯真的人!赞同草版主的贴子,并衷心的希望“您揉揉,笑一下,或许就过去了” , `% `6 y6 l# R$ R

    本来不想再回复彼得森网友的猜测、臆断了,但看了他昨天的帖子后,觉得有些可怜。因为彼得森网友一直固执的“判断您是怎样一个人”及“您是否有正常思维”才能“以便我好决定是否要回复贴子”,所以决定给与回复,多增加些文字,以便于彼得森网友“通过您的文字”来逐步形成对别人的判断。

7 K+ P, F: {! B* p Z. Q$ i2 x& {

    彼得森网友质疑我是楼主的马甲,真是臆想。别忘了,还是“读文章心细”的阁下指出我帖子中所述的元子姐参军、受训时间上的差异,从而判断出元子姐是否来自基层的吗。如果我是马甲,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看来,如果想判断别人是否有正常思维,还是得先把自己的思维调整正常了,否则,看谁的思维都是不正常的。

9 h# a2 `& X/ d* p: e+ \8 w

    对于彼得森网友的质问“怎么不许提以前的事呢?”,对于这顶“大帽子”我真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眼前真好像出现了“抓走资派”的场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的文字中没有出现这样的叙述呀。看来还是理解上的差异,就像一位坛友所说的,“文革结束后,已经历过伤痕、反思阶段”(也有30年了),在经过一段痛苦、彷徨后,人们认识到只是停留在这个阶段是远远不够的,人和社会都要向前走下去,如果只是反复抚弄那伤疤(甚至是至今没有愈合、还在流血的伤口),有意思,有意义吗?

w- k; f5 L W; u) R

    记得我在跟贴里说过,元子姐的博文写的感情真挚,只是一个普通士兵的回忆。我希望各位坛友都说真心话,是不是有这种感觉!难道就因为元子姐是那个年代参军,并被抽调参训的原因,由此彼得森网友就给人家扣上“根红苗正”、“体制内人士”的“帽子”。这和“文革”中令人胆寒的“抡大棒子”的做法有区别吗?

# D. G1 }. ~$ J ~6 R% L; H

    关于元子姐在两篇博文中有关“政治”的叙述,也被彼得森网友安上了“只许自己讲政治,不许别人讲政治”的“罪名”,这种断章取义的曲解别人意愿的方式和“文革”中“抓小辫子”的做法如出一辙!

& H+ z! w7 H5 y! l1 ?

    这个世界上我最看不惯的就是欺负人的事!最看不起的就是欺负人的人!我就不信这个邪了!!!“文革”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谁也不能、也不可能用“扣帽子”、“打棍子”、“抓小辫子”的方法把谁怎么样了!

' L8 y! Y$ d8 G' v

    至于用词准确与否,并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反正大家都能看懂意思。不过还是提醒彼得森网友再把读过的课本学一下,服务与服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姑且把它定为“概念模糊”吧。但词句的运用就重要多了,比如“读书不心细”只有几个字的句子,竟然有问题,如果是学龄前儿童这样说,我一点也不奇怪,但发生在“学中文的”彼得森网友身上,就令人不解了。如果碰到再复杂些的“偏正”、“递进”等大型词组呢。真心的奉劝您说话做事一定要有细心、耐心、爱心!

& [& @' `4 D/ Q3 n z; W

   “文革”时期的那些靠打压别人上去的小人让人鄙视,依靠“打棍子”、“戴帽子”、“抓辫子”升官的人都是政治投机分子。他们的所作所为使多少个人蒙冤!又有多少个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呀!如果彼得森网友对此了解的不多的话,可以问问家里的老人,他们对此种人肯定会深恶痛绝的!

4 I/ b3 [* K I/ K) w) N/ S

    彼得森网友给我回帖中的最后一段让人肉麻。我们都是成年人,您觉得有意思吗?

. e3 K- e- z7 M5 q9 i& w: p

 

" _# V8 m: F& ~7 _9 \) K

 

2 B, C4 W# R, [7 N- C

 

% [ `0 g8 o- d8 T% {$ z; U

 

& C) F. ?9 U# a ^# y
QUOTE:

 
& U& t' h0 @! r* b2 ?3 w& y8 T1 w" `

青草网友43楼和61楼的发言,我将用于今后对我的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的教材!

0 p. t9 r2 ^5 c+ T9 [! A) ^7 j% g

 

8 \5 Y$ s/ p1 J- G" q

现在的学生(部分学生)不知都怎么了,虽说有高学历,但是让他写上几百字的小文章就出乱子了!特别是在逻辑关系上非常容易出错。这方面真还不如以前的小学生,在学识上的含金量高!都是扩招闹的!

发表于 2009-9-27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9-9-25 16:29:00的发言:
- h$ o6 `* D/ \, @

还是有点火药味。

" j1 X. f% y. b/ a! O1 L

记得阳光灿烂的日子,有这样一个镜头,夏雨偷偷钻到那个漂亮姑娘的屋里,做了很多青春期男孩所做的事情,在当时肯定是流氓,可现在看起来,很真实,很能接受理解。

* J3 u. a' }8 ^* O: F

今夜槐花香,那个女指导员,前半部分,作为知青的我,很反感,可到后来,越来越觉得,生活中很多事情并非因为曾经谁是什么,谁当过什么,就一定是永世不得翻身的。如果从人性的角度讲,还是人心的真诚,比曾经是过什么更重要。

/ Z8 X$ o8 d8 U9 ?' D

我们这次知青下乡40年,谁在当年是什么,根本都是一种笑谈,但是,心灵中的自省,还是稍微能够感觉到的。

+ r4 W8 T* O }% I- b+ ^" t# F9 g

文革中,血统论,首先是我们这些黑五类的家庭深受其害,但是事情是在发展着的,后来发展到打击联动,甚至到抓军内一小撮,这些曾经被血统论捧上天巅的人,一下又自食恶果,反而被抛到了苦海的谷底。而且文革过了一段时期之后,黑五类的我们倒是心理平和之后,这些人的心却更难缝合。

+ O; z! G5 ]- T+ F8 z* g0 z

我也有一个大姐,是联动,地道的联动,她很少谈及她的家庭,好像是革命烈士家属,应该是红旗级的出身,她是最后一拨放出来的联动,是在1978年。偶尔她也流露出一些情节,因为我和她交往很多,很多的事情非常生动,我们之间的朋友,也有一些玩电视剧写剧本的,每每提出要以她为题材,写个东西,如果她心情好时,会讲一些鲜为人知的诸如女子狱中见闻的情节,但她基本态度,是不想再把这块伤疤揭开,因为我也有这种贼心,所以非常注意这些细节,但是,当事人代表了那一部分那时老联动红卫兵的思维模式,看来这件事现在还摆不到桌面上来。

; _' c1 W4 {2 B3 s3 ^

我说这些事,就是说,如果有意思,就对历史写点什么,如果自信自己也是无愧人生,怎么活着都是自己的事,在网上真实的发表一些各执己见的心里话,其实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在老先生写的一些关于老北京的故事,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学氛围,但是,题材的拓展,再往前走一步,就很难了,因为我们的经历,还不可能被称之为历史,还没有定论,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现在还要继续活下去,无论是坚持自己还是否认自己,这都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这很难,但我想,我们还没到面对自己不敢正视的年龄,只要身体允许,心理健康,适当的加入一些思维运动,我想也是有益无害的。

0 H8 H0 F9 ~. k/ J5 |/ X

我也是利用工作时间,喝着茶,没事溜达几步再写几句的那种人,其实这都无所谓,马克思,写部资本论,不也在图书馆泡了几十年吗?靠老婆燕妮混着吗。过程就是过程,有结果也好,没结果也好,过程可以是一种享受,但绝不应该是一种累赘。

$ ?$ P* Y, _6 c0 v5 {: [

 

* r* d# Z, p) D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发表于 2009-9-27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屋在2009-9-26 17:07:00的发言:
8 n' ~, | j- H. y* Z

 

e0 k N, J6 B8 `, z `

 

1 Q8 g2 M* E0 N D3 n; P

喜欢元子和青草的见解,支持一个!!

/ d6 u* Y* J5 Z. G7 }$ | D

 

3 W$ [, c) t4 E c

老朱哥哥文字越来越精美喽!

9 o1 z+ _6 t- \8 w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朱哥的文字表述能力确实很棒!

发表于 2009-9-27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9-9-25 16:29:00的发言:
) {' @2 [% Y% S+ `0 {! X

还是有点火药味。

$ V# @1 H1 G' f: q' s5 B

记得阳光灿烂的日子,有这样一个镜头,夏雨偷偷钻到那个漂亮姑娘的屋里,做了很多青春期男孩所做的事情,在当时肯定是流氓,可现在看起来,很真实,很能接受理解。

4 D% x3 D! p+ h: O

今夜槐花香,那个女指导员,前半部分,作为知青的我,很反感,可到后来,越来越觉得,生活中很多事情并非因为曾经谁是什么,谁当过什么,就一定是永世不得翻身的。如果从人性的角度讲,还是人心的真诚,比曾经是过什么更重要。

% n, ]$ [; g& ~8 z2 Y5 Q

我们这次知青下乡40年,谁在当年是什么,根本都是一种笑谈,但是,心灵中的自省,还是稍微能够感觉到的。

) s c: U; y3 X( `( }* \9 G

文革中,血统论,首先是我们这些黑五类的家庭深受其害,但是事情是在发展着的,后来发展到打击联动,甚至到抓军内一小撮,这些曾经被血统论捧上天巅的人,一下又自食恶果,反而被抛到了苦海的谷底。而且文革过了一段时期之后,黑五类的我们倒是心理平和之后,这些人的心却更难缝合。

$ [) [, c+ c! p7 V) k$ \" z

我也有一个大姐,是联动,地道的联动,她很少谈及她的家庭,好像是革命烈士家属,应该是红旗级的出身,她是最后一拨放出来的联动,是在1978年。偶尔她也流露出一些情节,因为我和她交往很多,很多的事情非常生动,我们之间的朋友,也有一些玩电视剧写剧本的,每每提出要以她为题材,写个东西,如果她心情好时,会讲一些鲜为人知的诸如女子狱中见闻的情节,但她基本态度,是不想再把这块伤疤揭开,因为我也有这种贼心,所以非常注意这些细节,但是,当事人代表了那一部分那时老联动红卫兵的思维模式,看来这件事现在还摆不到桌面上来。

6 X2 z2 [2 B. S5 @, D+ H

我说这些事,就是说,如果有意思,就对历史写点什么,如果自信自己也是无愧人生,怎么活着都是自己的事,在网上真实的发表一些各执己见的心里话,其实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在老先生写的一些关于老北京的故事,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学氛围,但是,题材的拓展,再往前走一步,就很难了,因为我们的经历,还不可能被称之为历史,还没有定论,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现在还要继续活下去,无论是坚持自己还是否认自己,这都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这很难,但我想,我们还没到面对自己不敢正视的年龄,只要身体允许,心理健康,适当的加入一些思维运动,我想也是有益无害的。

% f5 D; H* w! b+ t5 t3 D

我也是利用工作时间,喝着茶,没事溜达几步再写几句的那种人,其实这都无所谓,马克思,写部资本论,不也在图书馆泡了几十年吗?靠老婆燕妮混着吗。过程就是过程,有结果也好,没结果也好,过程可以是一种享受,但绝不应该是一种累赘。

! M' i0 n7 C$ [9 T+ _4 j2 C

 

6 ]/ ]% Z+ {0 s5 F0 ?

     朱兄的这个帖子写的真好!感觉您是在把自己对人生某一阶段的理解和感悟,用亲切、中肯的语言娓娓道来,读后使人受益匪浅。

6 S$ x) k, I/ z9 J: P! _( ~- d% g3 W& }

   说来惭愧,您所说的影视作品我还真没什么印象,但您说的细节和您的感受,我十分理解。其实,这就是从那个年代过来人的一种不温不火的处事心态。

- ]& S3 c8 O! j3 Z9 d( j( C& P

   我身边也有当年的“老三届”,并且经常看到他们三、五成群的(以当年的村、连队、学校为单位)聚会、游玩、讨论各种问题,很开心、快乐。而且是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看的出来,是由于相同但不平凡的经历,把他们紧紧的聚集在一起了。其实这也是人生中非常难得的“收获”呀,尤其是在同当今所谓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透视出的利益关系对比后,这种人和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令人感动、羡慕!

! u7 ^4 K* ?% H6 m5 H) W6 u; k

   谢谢您在最后一段中对我的安慰和鼓励!

. D" c; O9 U6 g. M# f1 P5 j

 

. B/ D7 h9 S+ ~0 N. q4 z' L

 

发表于 2009-9-25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点火药味。

( ^ E6 ]% U& d5 j9 q

记得阳光灿烂的日子,有这样一个镜头,夏雨偷偷钻到那个漂亮姑娘的屋里,做了很多青春期男孩所做的事情,在当时肯定是流氓,可现在看起来,很真实,很能接受理解。

) e: i( r) v$ l0 U

今夜槐花香,那个女指导员,前半部分,作为知青的我,很反感,可到后来,越来越觉得,生活中很多事情并非因为曾经谁是什么,谁当过什么,就一定是永世不得翻身的。如果从人性的角度讲,还是人心的真诚,比曾经是过什么更重要。

& ?4 a% I* W9 l; d) j7 b

我们这次知青下乡40年,谁在当年是什么,根本都是一种笑谈,但是,心灵中的自省,还是稍微能够感觉到的。

) w. B2 d! A0 Y2 V

文革中,血统论,首先是我们这些黑五类的家庭深受其害,但是事情是在发展着的,后来发展到打击联动,甚至到抓军内一小撮,这些曾经被血统论捧上天巅的人,一下又自食恶果,反而被抛到了苦海的谷底。而且文革过了一段时期之后,黑五类的我们倒是心理平和之后,这些人的心却更难缝合。

6 ~: `- u( N7 V/ K

我也有一个大姐,是联动,地道的联动,她很少谈及她的家庭,好像是革命烈士家属,应该是红旗级的出身,她是最后一拨放出来的联动,是在1978年。偶尔她也流露出一些情节,因为我和她交往很多,很多的事情非常生动,我们之间的朋友,也有一些玩电视剧写剧本的,每每提出要以她为题材,写个东西,如果她心情好时,会讲一些鲜为人知的诸如女子狱中见闻的情节,但她基本态度,是不想再把这块伤疤揭开,因为我也有这种贼心,所以非常注意这些细节,但是,当事人代表了那一部分那时老联动红卫兵的思维模式,看来这件事现在还摆不到桌面上来。

g, @3 t A5 K2 M* |+ j/ t% D) |

我说这些事,就是说,如果有意思,就对历史写点什么,如果自信自己也是无愧人生,怎么活着都是自己的事,在网上真实的发表一些各执己见的心里话,其实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在老先生写的一些关于老北京的故事,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学氛围,但是,题材的拓展,再往前走一步,就很难了,因为我们的经历,还不可能被称之为历史,还没有定论,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现在还要继续活下去,无论是坚持自己还是否认自己,这都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这很难,但我想,我们还没到面对自己不敢正视的年龄,只要身体允许,心理健康,适当的加入一些思维运动,我想也是有益无害的。

6 J" \) R5 Z2 u* d% r

我也是利用工作时间,喝着茶,没事溜达几步再写几句的那种人,其实这都无所谓,马克思,写部资本论,不也在图书馆泡了几十年吗?靠老婆燕妮混着吗。过程就是过程,有结果也好,没结果也好,过程可以是一种享受,但绝不应该是一种累赘。

# E, J. a; M6 y# k8 s1 w

 

发表于 2009-9-25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 15:35 , Processed in 1.24355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