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24|回复: 15

[原创]“正”与“整”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2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食烟火斋老师在本栏谭老板老宅一篇的补白中提到,某王后裔自称属“整兰旗”。这就对啦!现在影视作品、民间俗语都把八旗旗名读作“正”(第四声),错了。必须读“整”,原意、原字也是“整”,即旗子是满色,与“镶”边儿的旗子相对。将“整”讹为“正”,将“镶”讹为“厢”是满人不熟悉汉字所致,不是正确读法,意思更不对。为此,本人在曹雪芹纪念馆与工作人员还曾发生争论,他们居然都不知道正确的读法!连带,上三旗应以镶黄为首,也是大多数人所不知道。再有,许多报纸又在大谈国庆阅兵以核导弹方队为“压轴”。奈何,奈何?文化在哪儿啊!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知道的是:

8 Z3 a2 C& j; N U, }9 M

 

$ U9 S; j$ _: C# G1 x2 T' ]

书写为“正”,但读音为“整”,历来都是如此,现在很多人按照字去发音,闹了不少笑话,但是观众们并未觉得好笑,因为大多数观众也不懂。

发表于 2009-10-2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旗人,以前见到老舍的《正红旗下》书名也疑惑,那时没见过八旗,也没读过那本书。 近些年听到“整”的念法才多少醒悟。“整”代表“整个儿”,“镶”代表“镶边儿”,但从网上查,用“厢”的只是少数。

2 B2 \1 r8 {/ w6 B

 

" p( @8 ]7 Q9 J# r: R8 H2 |( ^8 \

语言和文字是两回事,先有口头语言,后有文字记录。汉字体系据考证从甲骨文就开始了,相当稳定,有对口头语言的规范作用,这样能统一,也会丢失细节。具体到这里,“正”和“厢”都有毛病,“整”和“镶”从原义和发音都合理,应该改过来。

, A) Z$ F, [ W

 

$ C+ F1 I/ b; |! z7 g# s

顺便说一句,原来有个栏目叫“京油子”,探讨北京话,现在被合并到“民俗研究”,此帖放在那里可能更准确。

发表于 2009-10-2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9-10-2 9:02:00的发言:
6 \! H( g3 F; T" Q' J

这也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了

' l e. x* I: P

如果说这还涉及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的话"

) Y3 F3 a/ {' H

更恶劣的是 所有出版行业和印刷行业的人

9 M2 ^1 \+ N& O

他们自己都无知的把自己的专业名词 “校对”(音教对) 读作 “笑对”

( u( a7 g. z! q F1 P3 `' f

我从小就听老师 总把 “牲畜”(音生处) 念成“生序”

( J3 h, e1 C+ y

 

5 f$ k: D- U1 [$ `& Z; X

所谓“整”和“镶”其实就是大白话,老北京都不会念错

" C) ]! V% V( A5 @, Z& b7 v

念错的都是今天的生瓜蛋子

9 N: k F2 n; G4 `* l

 

* w4 J# F5 Q+ T. [0 _8 x" y

但中国从来就是一个在文化上两极分化的国家,实际书写上会出现错讹

4 j f; P r$ M9 P; u

所以会写成“正”和“厢”

# w" }5 J6 Q: ?; A$ G+ {( i

 

, F" F* h( F. O7 r) ]$ G1 G

有很多人还会以为“正”代表的事高级的意思

. {( n; _; Z7 W1 Z

还有人甚至认为所有的爱新觉罗氏  就一定都是“正黄旗”的

$ z: O9 S: x) {0 e2 Q6 a* F, @0 U

 

! b4 w7 D/ ~% n( q0 T. M3 [/ e) K5 K

这些知识还是陆老师多给大家讲讲吧

- c0 g9 b/ m) O. C0 c

 说话有点绝对,这样容易遭到反驳。

; }, n! x% G/ \" i

 别的我可能说不清,但和许多出版印刷人士打过交道,念“笑对”的不多,真这么念那也真是生瓜蛋子

6 b% J* L' Z( X! [* z9 c l- C8 Q

 

发表于 2009-10-2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10-2 9:20:00的发言:
: [/ f9 ~' k; _7 e9 N

 说话有点绝对,这样容易遭到反驳。

% M7 }" Q# L" b. ~9 p

 别的我可能说不清,但和许多出版印刷人士打过交道,念“笑对”的不多,真这么念那也真是生瓜蛋子

! O+ a7 w: {& u- q$ }7 Y

 

[% ]3 }7 u0 a1 w) j& V) a" p

那你很幸运  哈哈 我可以带你去转一圈 叫你见识一下

2 F6 W! Y0 z4 o- F: L- R$ [8 ?: Q

我很倒霉 可能是因为我自身水平差 所以接触的都是水平差的  99%都TM念 笑对

& j6 u$ E- T* B' P* p* a

并且都是老同志  那是十几年前

3 i; \) R7 Z& }* o8 F1 f; J5 F# Q

十几年后  我发现情况更为严重了

/ u+ p+ w& T4 o( n3 D' E5 M, D! ]

 

0 O" t) |2 F1 i% A1 A6 x: r0 z

另外我是绝对不怕被攻击的  哈哈

5 |5 d7 ^! H+ ?: \3 t6 q/ e

 

; B2 G, E8 n% }5 i @

大家还可以留意一下  前几天我听1039

- _! P; w8 ]: ~+ N

某个汽车企业的老总 他说我们会每半年对设备都  “笑正”、“笑验”一次

5 q+ r9 \1 }+ n! K

 

2 ]6 X# Q) j/ K7 ^

还有医院的大夫(老教授) 把“正畸”   念成 “正奇”

8 L d2 \' Z, W" O

例子太多了

$ Q0 i0 e4 K9 ]1 e3 M. }" Q- P

 

5 n2 g0 p4 m$ C8 k: d

 

1 c5 `0 S$ L5 b6 X$ |8 F% `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

/ G3 _# `/ a( J5 x/ R1 |

因为新中国国六十年了

9 ]) U3 F. `( v. Z6 h& w8 S4 T( Y

教育就彻底没有了从小就该有的对我们使用的文字的教育 

- h# Y' V( p$ L V1 F# `; m' B

不但没有  还发明了简化字

/ b8 U( |4 V7 g. I3 O* n7 ^

 

# U8 T- Z6 F3 I! H

这在过去 学习文字是入塾学习的基础课 归于“小学”

: u. h: d- R" k1 @# h' @: r$ G

 

; U7 N# x- l0 Q' }6 p

今天“专门搞文字的”  拿中国字混饭吃的  只有专业的书法家们了

7 W8 x' R' ^7 N0 D

那什么是今天的“书法家”呢

6 a9 B; f. ~$ q- w. G6 q6 L

准确说就是一群 专门研究把字写“好看”的人

; J/ T$ P I: T/ {

专业词汇叫他们为“字匠”

3 r& Z, ?* m+ h! \

 

7 h2 n A1 e. S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写错字 

% y$ M; c* y/ b7 U5 v0 o8 P9 H

因为自己对文字根本就不懂

+ D* h1 ?5 ^- o! i. S" h( `

内容呢就是抄写唐诗宋词

' N* }5 M! c/ T' y" i1 S; |

因为自己根本不会写诗词  不会写文章

4 K( [8 c) |0 u; `8 o

 

# g' I8 C* z0 A- e

有点像马路边刻戳子的人  只会刻字   但坚决不认识自己刻的字

5 ^- A5 Z8 T, r: \

 

' o% X, h0 n( i- f A1 Y6 I

所以我告诉大家  今天谁如果说你是“书法家”  就等于在骂你是文盲呢   哈哈

4 r8 @8 l4 L+ D+ h. C4 ?8 B- [9 _

 

# A* K' _' p. C6 t/ D5 u* i. ~

央视采访启功先生  开口就说  您是书画大家  并且在书画鉴定  语言诗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 ~" {8 ~, M" A3 F% _) y0 Q

其实这是在骂启先生 先生最不爱听这个

! K, A, d, ?& p& ^

因为他们说反了 

" `6 M4 M; a" o- x5 E7 T" k5 `7 k

书画从来就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业余娱乐  本身就该会的小游戏

3 Y- | @$ z' G' u- ]

 

; x! a5 [4 z4 K* b8 E* A

别人总叫先生评价一下自己的书画

" s' F! a2 Y. M; i* r% G% }

先生从来都说  这是我搞自己的专业  本身就该会的东西   没什么可说的

" p: h. r& z( H% Z* _

但社会上呢  因为对文化人搞的学问根本不懂   没法说   就只有说他们“懂的”书画了

; N7 ^+ u* L. ^2 i

 

# o$ ^3 X+ Z$ G$ K0 O9 \

今天的“学问家们”  很多已经不懂自己使用的文字了

2 N3 e& c3 @* W" O

虽然那是研究一切学问的基础课

1 @1 f7 V4 U+ O$ }! v

所以就出现了有人发明胡同是水井的经典段子了……

1 }1 ~; J) K9 R3 }5 Y

 

: ?9 }% O0 [1 {$ f! U

文化界尚且如此   何况大众层面了

0 y& x, N7 S$ d/ `+ [3 i

 

4 N6 h+ b3 ^9 g

 

$ |% B. W8 C9 t$ ~6 c; l

 

发表于 2009-10-2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了

0 {. a, i+ Q7 N& C$ r% j D

如果说这还涉及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的话"

$ V0 ]- a8 F! z' \: R, U) m6 Z/ a

更恶劣的是 很多出版行业和印刷行业的人

- P8 B3 r# e$ h1 E; h9 Q0 \

他们自己都无知的把自己的专业名词 “校对”(音教对) 读作 “笑对”

! U0 T1 e3 Z2 ?$ C6 {4 z9 F, s

我从小就听老师 总把 “牲畜”(音生处) 念成“生序”

+ r$ f# y7 ] W$ O

 

j! w. o/ H& o+ I) N

所谓“整”和“镶”其实就是大白话,老北京都不会念错

' M. n% v, U2 _* C

念错的都是今天的生瓜蛋子

+ ]) Q2 |3 a; b

 

7 V& o: d y* z$ B0 c/ O

但中国从来就是一个在文化上两极分化的国家,实际书写上会出现错讹

( B! c+ v$ c0 ^

所以会写成“正”和“厢”

/ M+ E( n1 O; v

比如“皇城根儿”成了“黄城根儿”……

2 {+ x' C4 G7 ?

 

' U8 l; o2 {8 n; i" q U, ]1 n

有很多人还会以为“正”代表的事高级的意思

1 \) n8 t4 ?+ _) V' c$ ~ b

还有人甚至认为所有的爱新觉罗氏  就一定都是“正黄旗”的

# k4 o- Z, R3 n% z q9 _/ E

 

) \: W- |9 _! h

这些知识还是陆老师多给大家讲讲吧

发表于 2009-10-2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上吃的面条
发表于 2009-10-2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台听众热线:65661566

+ p) | B1 k m3 W; ^0 t4 ^

 

发表于 2009-10-2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9-10-2 9:25:00的发言:
2 h3 E0 V0 b" O* c* ^

那你很幸运  哈哈 我可以带你去转一圈 叫你见识一下

: t7 i I% B9 b. b/ A$ L

 

. w6 v7 K9 G6 T% Y

大家还可以留意一下  前几天我听1039

, q/ B- m# b( M8 m2 x9 k9 M

某个汽车企业的老总 他说我们会每半年对设备都  “笑正”、“笑验”一次

0 o* @9 N9 @7 o1 b/ ^7 H# Y

 不太浪费时间的话,见识一下也行,笑一笑嘛

5 k" ~3 Z& ^+ E" R. b; B2 X

 

: w- K6 R8 x0 p

 1039以前听,广告太多了,现在很少听。可以给北京台提意见,说得对他们能改

/ `: g& o/ v# I5 s# v

 

3 ?1 y8 d) ?8 l) @

 说这些对这个帖子跑题了,有机会专门讨论吧

- P- t: l0 q. \: S. d

 

发表于 2009-10-2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跑题了 1039不过是举个例子

% h0 l& y' S: X5 [1 W0 r

说错话的 是请来的嘉宾

. o, B0 ~# |# {

给北京台打什么电话呀

8 C- d5 ?( g6 h/ f! ~

1039办得非常成功

7 M+ [+ V5 e& e

只要开车的时候  别的一律不听

发表于 2009-10-2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奖征答读音写字二则

1,明朝天启皇帝名字“朱由校”的“校”字,应该读什么音?

* p! n3 `. S9 o8 G

2,人民币数量大写应该是“壹十元整”还是“壹十元正”?

发表于 2009-10-2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中秋节快乐(马上就正日子了,应该是“正”吧!呵呵~)
我试着回答一下您的无奖题目。
1,我觉得念“笑”,不知对不对?大概因为和皇上的名字有忌讳,后来才把“笑对”这个词改读成“教对”了。天启皇上酷爱做家俱,八成因为名字里面有个“木”字边儿,而且还有油(由)呢~~呵呵~~胡批一下,如果念“有叫”,那怹应该好“搓麻”啊~~
2,我觉得人民币数量大写应该是“壹拾元整”吧~写“正”,银行不干啊~(偶尔填个支票啥的)
发表于 2009-10-2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10-2 22:52:00的发言:
) y9 Q+ S: i3 O2 D

1,明朝天启皇帝名字“朱由校”的“校”字,应该读什么音?

7 ?% }- d7 {; c

2,人民币数量大写应该是“壹十元整”还是“壹十元正”?

+ c; O& A# c! }& @9 J' e# G

 2. 好像习惯写“正”,一般不会读出来,念什么不那么重要

- Y- M" [8 ^' b% }5 i

 1. 有个说法,崇祯皇帝的名字“由检”,“检查”和“校对”相配,念jiao4合理。

( c1 B) `+ j6 e' I0 ]0 ?5 n9 p/ b

 

1 d4 v0 t# ~# t9 s% y d& C

 这样说着边儿吗?

) ~* |, c' ~- k6 z; s

 

发表于 2009-10-5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我估计条纶是属于一种纳米材料

' I# s8 ]% ~; M# d! }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办法只有一个

" v7 @ }' m; f7 |- [

就是赶紧拨打北京台听众热线

; U( i3 h( s; Z+ @2 R: m( d/ `. L2 h

哈哈

发表于 2009-10-5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9-10-2 9:25:00的发言:
7 \8 J: F4 Y: a+ c! O% S/ L

那你很幸运  哈哈 我可以带你去转一圈 叫你见识一下

* ~8 D0 t, R& D

我很倒霉 可能是因为我自身水平差 所以接触的都是水平差的  99%都TM念 笑对

" Q u: e8 w2 J, l

并且都是老同志  那是十几年前

. G' a/ A) ` Q9 H. k' }

十几年后  我发现情况更为严重了

1 a( t$ M* ~- Z, Y9 z

....

3 d+ H7 l+ V' J5 ]! F ~8 k- ^2 M

长见识,说得好

发表于 2009-10-5 0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我去买衣服

$ p4 C2 R3 T# y$ x& X# ]; q3 e0 u

我问导购“这衣服是什么材质的

, |% | r, _- M4 k

导购小姐告诉我:是条纶加棉的

" L+ x5 ^/ C5 R# p C% T9 F. F

我当时以为是新材料呢

) R' \" b# {% a, j

拿起来一看:涤纶加棉

3 H$ K3 o, x0 Y! `. ~2 L

& E) L: \: M% \* O# O" S& m+ a3 g/ O

长这么大还真不知道这个条纶是什么D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 12:39 , Processed in 1.16435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