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抗战
$ Q! S% s1 ^1 w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侵略。 Q9 i# m$ i& {# V/ i3 `/ f
7月28日,日军向北平郊外的中国陆军第29军发起总攻,副军长佟麟阁在如今的赵公口光彩体育馆以南的时村阵亡,132师赵登禹师长在如今的大红门黄亭子附近阵亡,29军奋力抵抗,伤亡惨重,于当晚奉命向保定方向撤退。 & e) X- f9 v7 E7 |; i& ?
7月29日,日军进占北平城。
, W$ q4 X9 J" m. U' n; Q; x) p4 I* u日军在北平、天津一带集结重兵,准备向平绥铁路(北平至绥远即呼和浩特)、平汉铁路(北平至汉口)、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三个方向进攻。其中进攻绥远方向的日军是第5师团、第20师团、第11混成旅团、热察守备队,指挥官是板垣征四郎。
+ G1 @# u4 h2 b$ H平绥铁路上的北平至张家口路段,即清末詹天佑主持兴建的京张铁路,途经居庸关。居庸关山谷号称四十里关沟,设置有三关。上关是八达岭,号称“居庸外镇”、“北门锁钥”,中关是居庸关,下关就是南口,也就是四十里关沟南端的入口,所以要布置防线,阻止日军通过。
( x; J) y5 x3 S$ w1 n- R- ~- X8月1日,南京政府任命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上将为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刘汝明中将为副总司令,13军军长汤恩伯中将为前敌总指挥,13军在居庸关、南口、得胜口布防。 5 ]; l4 u; M' [5 p }" g3 V& A
13军辖4师和89师,两个师共有8个团,兵力28000人。
% U! P9 G7 w: |. k ?8月2日起,日军飞机连续轰炸平绥铁路的南口、下花园、张家口路段,阻击13军乘火车行军。
, q* N# f& U7 n8月5日,13军89师到达南口,在南口两翼的马鞍山、双岭口、得胜口、横岭城等处布防,89师部设在居庸关的山洞里。4师的师部设在横岭城。汤恩伯的13军军部设在怀来县。 ' l, l6 `8 Z9 o2 q4 E+ K
红色大本营抗战名将纪念馆訾贵江馆长的98岁的老父亲,当年是13军89师的通信军官,参加了南口抗战。 4 z5 P, I# Y0 d
8月8日,日军攻击得胜口,战斗1个小时,日军伤亡13人,国军伤亡11人,这是南口大战的序幕。 ( k/ O. l/ @! ?6 o4 ~7 `
8月9日,日军从昌平县出动坦克30辆,瘫痪于泥泞之中,国军乘机出击,日军撤退。 ( o7 }: r, U' ]
8月10日,日军飞机轰炸和炮轰南口镇、南口火车站,攻击龙虎台,扼守南口两翼的双岭口和马鞍山发生激战。龙虎台失守,国军将7台火车头开进隧道,焚毁了南口飞机场,破坏了青龙桥至南口的7座桥梁,又将青龙桥站至昌平站的铁路每隔200米炸毁一段。
7 U+ K! Q( U" x) B( k1 }1 d. H8月11日,日军大举进攻,出动飞机9架,大炮20门,国军伤亡300多人,日军伤亡600多人。
% l' P& ?3 V4 C' S8月12日,日军出动30辆坦克、60门大炮,猛烈攻击南口,日军伤亡200多人,国军伤亡1000多人。
/ {: c& A% w' L0 E! F8 A) x8月14日,日军出动7000人、大炮100门、飞机20架、坦克40辆,国军马鞍山阵地1个连只剩下1人。国军529团伤亡三分之二。 1 X4 J6 L, l7 e( ^" K7 V
8月16日,南口失守,国军退守居庸关。日军进攻横岭城。
! r- Q( \1 U, X8月19日,日军施放毒气,国军伤亡1240人。
/ Y O9 `% [$ g. w这段时期,日军逐日猛攻,国军每天伤亡1000多人。
/ a& q: P% k! P3 R+ X/ z+ P8月21日,日军发动总攻,大量使用毒气,居庸关、横岭城、镇边城全面激战,国军伤亡惨重。 * X2 D8 D- d4 M3 h, \+ a/ A
8月23日,镇边城失守。长城防线被日军突破。 : V; T0 e' F2 R
8月24日,日军从镇边城出发,突破横岭城防线,进攻怀来县。设在怀来县的汤恩伯军部被迫后撤至桑园。
5 H/ U7 G$ a& a2 J: ?0 ]8 {8月26日,汤恩伯下令全线撤退。
' y" ?" _7 e2 v9月2日,国军全部脱离战场,南口战役结束。日军进而攻略山西。
7 J( Y N& J+ m3 m5 u- o/ N/ _' ]南口战役战况统计: * v9 K' p0 l1 k$ E
参战国军6万人。伤亡约16000人。
1 n* |( e8 i+ s' L" r& A6 k4 \6 N参战日军7万人。伤亡约15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