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生春诗意图》,乾隆三十二年(1767)徐扬绘,工笔,其天安门、大清门一带图景,内容翔实,因前段时间关注大清门下马碑及交民巷两座牌坊,所以就此图反映的系列信息作一小结。下图为局部截图: / }+ V7 E: N9 E0 W! i# i) U
《京师生春诗意图》中的可贵纪录
, ?$ E5 H& F" Y: T6 ]; r这幅截图中有大清门下马碑,敷文、振武牌坊,长安左门,东三座门,它传递的信息,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认识。 / l0 j) }3 x9 ?
% B: [! ~9 I T5 ^$ I+ ^' p* P一、之前论坛内有帖子称敷文振武牌坊乃是清末为限制使馆区扩张所建,可见不确。另,乾隆十五年图中也有两牌坊的记录,如下图: . w% q5 p3 s& a- J( t- x' E
《京师生春诗意图》中的可贵纪录
4 F/ |7 g; ]3 i- P) f8 }- u5 w0 X
二、长安街上的长安左门及右门,常被人与东西三座门混称,据张先得先生文,“长安街东、西两端有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二门形制与中华门略同,此二门南各与千步廊东西两端相接,封闭“T”形广场,禁民通行。在长安左、右门外乾隆二十五年曾建砖石琉璃门各一座,辟三方门,称“东三座门”、“西三座门”,1913年为开通长安街,将此东、西三座门改建为红墙、黄琉璃瓦歇山小式顶之三孔券门,仍称东、西三座门。”东三座门大概的位置位于今南池子南口以东的东长安街上,西三座门位于今南长街南口以西(长安中学前一带)的西长安街上。 * R# X' H4 Q! M: ]8 _
另据《北京与北京人(peking and pekingese)》(1861年英使馆医生Rennie日记)一书关于东三座门有两处记载。
0 F5 @8 x) n9 l; d 之一:“淳亲王府附近有一旁门可以进入皇宫。今天傍晚我散步时走向这道门,皇宫的守卫马上出来,向我表明不可以进内。但知道我只是想望一望里面之后,他把我带到中门的一个间隔,从这里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皇宫的正门。---。正如我以前所说,没有人可以进入这道门,要到皇宫西面的入口(相应我所在入口),必须要绕一个约一英里的弯。”(中译本第68页)
$ O6 R) g% t! {: p 之二:“今天下午我和美魏茶先生步行前往进入皇宫的小门,这门距离淳亲王府并不很远。大概离这门30码远的地方,有一块用汉、满、蒙、藏和阿拉伯文字书写的告示板,上书‘下马处’”。 g7 \- o: W$ t) D3 T7 }6 C
' j, j4 \* O2 j" h+ r( U( D9 ~
三、补充:上面提及东三座门近处有下马碑,该资料明确了长安街下马碑的位置。有资料说在东西长安街牌坊之前,并不确切。东长安街牌楼在王府井南口西侧,而东三座门在南池子南口以东,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另有资料说石碑胡同得名于西长安街上的下马碑,可见离胡同不远,而西长安街牌楼则已在新华门以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