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6 U; _9 q( u, g
本文来源:经网
9 j% K2 B5 {, d& I0 O& s
% }$ y' \% ^) m7 ~4 {" a& n 曹操墓确认——顷刻间成了2009年末的热闻,我见电视台有逢整点就滚动播出“曹操墓确认”,已成媒介生态新景观。看来,不管这“曹操墓”最后被定性为何种属性,它成为中国考古学界端出来的一个重大年度文化事件——“曹操墓确认”,被继续热炒到2010年,已成定论。
$ ~& g. E5 q1 K a; x
就连我这个远在上海与“曹操墓”考古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这两天也被媒体和友朋的来讯搅扰够呛,也不知道他们是打那儿找到的我的联系方式,这就不多说了。对待这些媒体或友朋,我的做法有三:
8 p" p* X. O; S
第一,我没去过现场,也没参与发掘,顶多是略早知道了那么一点行业讯息。按考古界行规,人家发现者不正式发布消息,我们旁人只能憋在肚子里,装不知道,更不能对外透露。像25日《第一财经日报》来采访,我就只能三缄拙口,概不声言。
) i, b& |8 a2 U' y
事隔两天,27日发掘方公诸于世,我还是得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话,一边老老实实说自己不太知道,另一方面就推荐媒体去找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的领导或者考古领队,他们才有出自第一现场的发言权。
( l, L( f. _# F$ N1 Z) n0 B
乃此,我在桌放了一张纸条,列出我熟知的领导和专家的联络方式,作为我抵挡采访的“挡箭牌”。凡有来电,实事求是,马上报号,着实奏效。
$ e% J z' e% [9 l 第二,对那些善于不让我挂电话、非要我说点看法的媒体朋友,我基本都预设一个前提,即如果、假使、真的是“曹操墓”,那也不要热炒为妙。
9 l# i' F6 P4 b0 ~1 c# W$ u9 }$ [ 眼下,“曹操墓”的社会文化热度肯定会高于学术研究热度,学术是个长期的过程,社会关注是个短期的流行。让社会文化新闻随着考古发现的进展而徐徐展开,远远超过一窝蜂地人云亦云,跟风演绎,创造信息,所以媒体还是以客观地跟踪报道为好。因为考古还在进行,发现还在继续,谜团还在破解。
6 P. V4 { x1 D- i$ ]
第三,我的基本态度既不是添薪加柴烧开水,也不是泼瓢冷水砸块冰,还是笃信文火慢炖,胜过煎炒烹炸。打个比方,考古的规律常常是,一个新发现会带出五个新谜面,五个新谜面弄不好会扯出十个新谜团。比如“曹操”长什么样?就是其一。
& q' }! X0 ~& x8 r
有报道说也有记者问我:“曹操”的头骨被发现了,他的模样就能清晰地被复原出来。我对他们讲,且不说仅凭一个60岁左右的头骨断定是“曹操”科学与否,就算是他老人家的头骨,那最多也只能复原出个大样的模糊影像。
: M8 `7 F$ M! Y1 U# e( I V0 I+ L
诸如“曹操”的皮肤是黑是白、额头眼角有没有皱纹、双眼皮还是单眼皮、大耳垂还是薄耳朵、鼻翼宽窄,带不带酒窝、留什么样的胡子、厚嘴唇还薄嘴巴、有没有黑痣等等人体的软组织,就凭尸骨,而非遗体,即使是所谓相貌学家用顶牛的颅像还原技术,也大多做不太到的。
- w$ G9 H8 J0 k$ `: W
况且,只有头骨,没有肢骨,所谓“曹操”的高矮胖瘦,也都难以“模拟再造”出他的大小个来。凡此种种,期盼可以理解,技术如何做真?!媒体千万不要吊足公众的胃口,公众的期望值也大可不必过于饱满为上。
+ s2 U- o' m# {) P$ M 实际上,相貌复原与否,都还是小事一桩。更大的问题是,一个帝陵或者一个王墓的考古发现,究竟能解决多少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我认为也还是不要期待过度的好。
5 T1 i' w! n; u& m& |3 R 试想,当年定陵的发掘,解决了多少明史问题?乾隆、慈禧陵墓的清理,弄明白几多清史的实况?
; T# I6 x7 Y" Z& C8 h
当然,有人会讲发现比没发现为好,研究比没研究为高;也有人会说发现了未必一定就发掘,发掘了也未必就有结论性的成果;还有人会道发现了如何保护?保护了是否开发利用?种种云云,都是我们全社会更应当尤其关注的大事体。
5 F& P1 u1 I" q! L% Q$ u- @
# h v# @( v. n* c" D
% o' F/ X& h6 i+ g8 d. u' v
! a# M' y* I+ k) Q
) b. ?" y! L# N+ ?6 H
1 E9 I2 `- q7 g$ x7 s3 L- }
5 G" K. D: V" X) P# z+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