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10|回复: 7

诺门罕战役珍贵照片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14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2 E% {% k" E( B

8 V! r# o* E1 `$ b1 S7 H

! A! p$ E, T' S: w+ y* V

9 u$ [ e: `2 E

乘火车开赴前线的日本新兵。6月30日小松原师团下达进攻命令,从北面分两路进攻哈拉哈河以东的苏军。

3 @$ h% f* Y$ K# q

1 m6 ^/ E; P/ E" a% D

& c1 U0 w# _9 s H4 Z* P% f

" C" s* S: g, f! \ W

" ?' e9 M# E h7 D! e4 p

% u; v' J/ B$ i! `

* J5 C0 C, k) E- {7 E8 T

) U! D1 E2 Y/ p, u% Y6 \7 D) a' b% g

日军队伍向诺门罕前进。当中部分兵力更在7月1日渡过哈拉哈河,在河的西岸意图阻隔苏军的援兵,及切断河东苏军的退路。但河西的日军攻势受阻。朱可夫集合约二百辆坦克及三百辆装甲车,以装甲兵反攻。

$ F0 X4 X* T/ Y' k. I" x1 @% e- ]# |

; f) i P8 V+ J8 M# U

: W1 X) g. T; @1 r+ J, F" j

. E- ^8 L7 w u# T6 e% \3 U

+ B+ }/ _/ T8 W' b

{' N1 I+ e- a1 K/ i

& p( t" i$ x6 t/ y8 C

“黑色的死神”——苏制伊尔-2攻击机。7月3日,日军撤回河的东岸。而河东的日军亦未能将苏军击退。双方从后方增调炮兵增援。日军在七月底的一次反攻仍然未能将苏军驱离河东。双方在夏天一直维持争持局面,

' H+ M" b) l: ~/ d5 ~! F* f+ z

5 T# }' H$ N5 i p8 @( W5 B' g

; I& J& X/ ?+ ?

' l( c# J# R. z% |/ [

; S8 k) \3 v- {0 d) X

1 x# s6 j4 \7 W ] o9 x& h* v

: z3 S8 y- p8 q3 P

据壕防守的蒙军步兵,他们手中拿的就是著名的俄制M1891型莫辛步枪

9 O2 w- E: a. x% R! P0 |9 F

: b* P; e- K: k1 P# i9 n" M

. O$ q+ A- R x; ]+ |$ D

; h0 d" d f; M1 Z; s

, l% W* o/ ?& J# r/ a5 g

! c# q/ Y9 d" F! o

6 V/ {6 k9 l8 I/ C# }( F

! ?" ~$ b" k9 L1 I; \6 T

八月中,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在三十公里长的前线发动主力进攻。苏军投入总兵力约五万七千人,配合炮击及空军支持。

- f& p% w, g$ S2 X

* u7 Z% u4 d5 }: g

5 y$ n7 ~) Q. F1 m) L% A

" @+ i1 S$ r9 y( ^; v: P

2 c& s# u; B! i* {8 V6 |

7 D; t5 | R1 k, I% w- h; `% i

6 f) E% ~3 T6 U2 v

冒着炮火步步向敌军逼近的苏军散兵线。面对这种压迫式进攻,残存的日军精神都快崩溃了.

, b' n |7 A: b+ e- b

% T# M/ H; w8 q8 z

2 T# g9 g6 p( z! ]5 i+ L1 N4 N

% W% t& m/ \6 n7 A: s: E" u: i

: N7 S6 E: u6 @/ T. t' _; s( J

?8 B# T. [9 n

* l k/ x1 O ?# V& u" e# a( ?

诺门罕战争期间,朱可夫(左) 北翼最先以机械化步兵进攻,吸引日军增援。中部则以步兵牵制日军主力。

; J+ t) g- _$ K. F0 g% i: c

2 U6 Q0 d# h$ g

* j8 c7 ]+ W- |4 q8 i y, d2 ^6 o

# P7 O/ Q, I7 W6 `7 q& v

; G' L5 w. o: P. c1 H$ ~

; l" x( C# W2 H/ x) ~% R6 ]

( k4 Y" p f1 |% V

% |0 n" m) C6 c

简单的侦查台。南翼集中一个步兵师、一个装甲旅,约一万人及三百部坦克,配合火炮、空军快速向北迂回,从侧翼包围河东的日军。8月20日,苏军渡河。

9 w1 K5 J) M5 q& B

- P: v/ Q, Z! }3 `7 G) `

/ d, e: H! E$ O; n. p9 \/ u

1 ]) L! g6 L" v0 q% e8 @

2 I' B& S5 f4 P( @! { G& h" X

8 h1 E, y7 ^" a# C" P

8 }9 l; [0 O5 f l- K# `

日军使用的炸弹?

% a/ r2 q# Z8 [0 _! a

4 y% L# j8 v4 E5 U# }. u5 l# n0 R

" {2 X+ K/ N- s, F5 `0 b+ `+ c

' \1 |7 C& q, R( x) z

% P: e: O: e) k

% h0 y" E* \5 y6 V r2 `7 ?

; h3 t& L% E0 ^* ]# `

日军战斗前的拍照

4 E5 L0 x! A' y: u

8 e0 s' Q/ }" G; Y# u

% x) V3 @( T- V7 i( J. b" U

: g8 V- a* P; E8 p# x# R

3 V; R2 j( Z0 a: I2 x! [

8 x- S% r$ Y0 N& ?

/ j2 m1 C I2 g% a. \

0 e; P! u0 k0 t7 h

日军第23师团山县联队在前线作战。左起第二个日军拿的就是我们熟知的歪把子机枪

; g9 U6 y5 i3 Z$ N8 d+ `# }$ S

5 ^: c# e+ q8 f

" x/ Q' Y' ?! _

/ I. c$ s( v7 J7 d# s: F

; K4 f4 `+ [3 m8 f0 y P. L/ k

\+ D1 v8 m. e& u8 n8 L3 z

+ B! }3 z: p9 o( T8 }7 W9 }' e5 P* h7 C

军反坦克炮阵地。树枝遮掩的是设在巴音查山上的日军37mm反坦克速射炮.

# G! r0 ` f$ V

l; v! P: n4 ]6 m1 r( @" G* P9 ?& I/ [

{0 C" y. n8 A9 s! k

1 c2 D$ @2 M" j7 b

x0 |' [. Q9 F# l8 h

0 \0 f9 d8 c0 L6 D9 G# w; ]

$ u/ G' Z. Q g) e8 C# M5 g* h: f

苏军向日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 X! I; M$ @9 G4 M

2 y! O$ z9 h1 K0 z9 N# [

1 z3 I3 C) R4 E7 A- h0 U

: T6 M: J% R, d) ~

+ o. K5 u0 ^; y3 u. O

& Z/ Q6 W7 K1 ^) I- o3 v& O) b2 u0 l

& c: e m+ J1 A% q; B/ r# S

Y! \7 A1 d3 H* v/ Z: C6 ]5 a

日军的作战策略则是以前线部队阻挡敌军进攻,等待苏军的进攻力减弱后,以援军从侧面包围苏军。

c2 \9 K! p) ^9 ^; C) k& m

7 R1 y. ?% @, v8 M

* q3 M; W7 F: c/ P# B/ v

7 `7 O3 @9 s$ d8 v2 e

# {; O/ y# D; V9 Y! G- p0 u

( v n) k5 `! t

4 |1 g- ~5 W& M3 p( N

T-34坦克。但是苏联闪电战式的立体机动作战,特别是大量投入的装甲兵,令前线的日军快速溃败。

' S! W) g5 H# i

7 Q5 E2 L* G& ]7 x6 I3 x

% x4 w+ h- A6 P" ^& O9 s

; `; e9 m9 ` y+ s# r% t" F

# a4 _* n* e# S$ Z$ y+ a* Y

s! A9 U, O1 p4 L

\( p, C7 h6 k, `0 N; u

苏军向日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8月24日,苏军南北两翼在诺门罕合围。两个日本关东军师团(第七师及第二十三师)的主力被包围。

$ @# p. H' M6 i! V. M5 F6 k+ Y

* v/ f/ n3 @6 B+ ^9 V

+ x# x4 h) P7 }' s1 p2 p+ M5 K

2 S U3 L! `- c1 _& j

5 |2 v. D( t5 I! k% c+ {

( {2 f( M$ \* j9 z: [/ N4 `* h: ?

- }$ r! c3 T' _% `) |" e$ \- W

& k+ _2 V- L" s

雨季泥泞的道路使日军汽车兵和辎重部队叫苦连天,一筹莫展.。8月27日,日军试图突围失败。朱可夫在日军拒绝投降后,以火炮及空军集中歼击被围的日军。

) H. Q7 E/ D* l* D

7 m" p' |% d+ O

: b' W# \2 r- q0 [4 u

6 Q& Y* r* j+ c Z6 k! Q" M

8 x0 K1 ~0 l4 @; f: A* u

5 y( a+ Z H# @5 @+ S1 d

. i+ i1 ^' ] t1 k/ u" _; U! }

1939年8月中,欧洲形势急剧变化。苏、日两方亦在八月底后加紧外交谈判。苏军虽然在远东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无意扩大战果。

0 z7 d, }' Z3 I; R

( w4 q" D) o: R9 x! B2 h7 C

. m1 K. w) Q( ]

* U% |3 P2 O4 h* n

/ ^6 M; M1 ], W. j% W

/ ~2 ?6 q% Z. o q

1 E3 J: [" X/ J9 ^( s$ m& _: j. ^

停战交涉中的两军代表 。双方于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后以日本退让,承认现存边界结束冲突。1940年6月9日,苏、日两方正式缔结协议。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0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诸位指点,我也是借花献佛而已。
发表于 2010-6-14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T34坦克标注有误
发表于 2010-6-14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靳"先生辛苦,这些照片大部在遗址纪念馆都有,但能去的人太少.再有,展品大部还是蒙古赠予的.种种原因,我国搜集的展品很少.

5 v) l7 g% O: k8 q

"老"先生说得对!T34当时还没有问世.

发表于 2010-6-21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次战役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战役不但叫关东军知道了自己的陆军的低下能力同时也领教苏军机械化部队的厉害,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日本海军唱主角,陆军配角的战略。朱可夫也是此战役后才确定日军不敢也没能力北犯而集中全部兵力支援苏德战场!改变了二战的格局和最后的结局。
发表于 2010-9-7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mj7976在2010-9-7 16:27:00的发言:
# k) G. m& E( b

倘若日军能够牵制住苏联,德军没准真能把老毛子灭了呢嘿嘿!日本的确是够混蛋!老毛子也没好那儿去!

7 O+ c% E9 S* `7 F+ R% J' ~, Z" \, h" e

 

. N5 s- |- ^4 P A( |! Z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日本在比较的弱的时候正好遇到朱可夫的强兵,后来关东军最强大的时候,正好朱可夫的部队去了西线对德军作战。加入1942年前后,关东军从背后抄了老毛子的后路,这战争还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呢!

发表于 2010-9-7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倘若日军能够牵制住苏联,德军没准真能把老毛子灭了呢嘿嘿!日本的确是够混蛋!老毛子也没好那儿去!

) K/ E/ j( T" q/ n- h4 ~

另外,T-34 图 可能是不对滴。

4 J4 m0 {4 X V* ^6 i$ o

诺门槛战役时苏军主战坦克是T-26和BT-7。

& ~: C6 E; k7 |

图中那辆坦克貌似是T100

6 P2 y, t( g' [1 r3 g! `' _

参看:

) [" q) E3 R" ]7 l; v8 n; z

http://www.taobaotc.com.cn/view-3569696885-%E5%85%AB%E9%9D%A2%E7%8E%B2%E7%8F%91_jl.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23:54 , Processed in 1.16880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