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1 F0 t# f0 _
春节过后,在一个气候乍暧还寒,山中残雪未消的日子,笔者再赴七王坟考察。
5 _+ |$ a7 p3 a" p5 j8 v 走近七王坟阴阳宅,也就是金代香水院和后来法云寺所处山坳,再一次感受到这古旧而神秘的建筑群的巨大魅力。
0 s' F6 W9 a, E, \. r2 ? `( R3 G9 c碑亭在积雪的映衬下闪耀着高贵的明黄之色,“隔尘入胜”门仍然封堵着,更加增添了其深不可测的气息。数棵松柏虽然不少已被山风吹歪,但仍然顽强地挺立着,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有很多古老的故事。
$ C- d% i3 N- I2 N/ l( \ 在七王坟阴宅和阳宅之外,还有一个尚未开发也是知道的人不多的小景区,今人唤为“金鱼池”。此处位于阴宅之上侧,亲考需绕路而行。
r$ w. D' Y5 P+ ~4 p 这里是香水院的发源地,在醇亲王将此地择为阴阳宅后,于此修了鱼池及亭台,并在山石之上多处题字,成为其得意的消遣享乐之地。
3 k/ a4 Q+ s* C. Q 此地,百年前的手迹今天仍在,而且字迹清晰,基本保持着原样。当真令人眼目一新!可以想象,当年的潺潺小溪顺山而下,形成一个个小的瀑布,溪流之中,还矗立着块块刻着字的山石,让你平添了更多的遐想。
0 T2 f6 Z9 B$ z! V 这些石刻多为醇亲王亲笔。内容有:“一卷永镇”“漱石枕流”“云片”“插云”“挂月”“澄潭”“神运石”等。其运笔启承转折的艺术我们暂且不说,从这些石刻上我们也能看出古人的心历思路。 ' ?+ i! j, k0 N8 I8 t
这些石刻,当属“一卷永镇”最具神韵(见照片)。石刻的边款注:和硕醇亲王,光绪乙亥五月题。这醇亲王为道光皇帝之七子,咸丰皇帝之亲弟。虽24岁即晋升为亲王,32岁又被封为醇亲王,但一生体弱多病,在政治上也谨小慎微。在选坟地问题上曾琢磨再三。当初有人说这个墓地有家族要出皇上的吉象,就使他曾犹豫,怕多疑的老佛爷认为犯上引来杀身之祸。因而他把阳宅题字:“隔尘入胜”。光绪乙亥年为光绪元年,即1875年,是其亲生儿子当上皇上的第一年,尽管谨慎,但其高兴心情也溢于言表,而写下此石刻。石刻中“卷”应出自《礼记·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取美好地方之意。就是说这吉祥之地要保其生生世世。当然了,他的美好愿望没有实现。
' v9 {7 y" O8 ~/ I. x1 H7 ~ z 本文为对石刻的解释为一家之言,可能不确切,请朋友指正、探讨。
[原创]七王坟和醇亲王手迹欣赏
[原创]七王坟和醇亲王手迹欣赏
[原创]七王坟和醇亲王手迹欣赏
[原创]七王坟和醇亲王手迹欣赏
[原创]七王坟和醇亲王手迹欣赏
[原创]七王坟和醇亲王手迹欣赏
[原创]七王坟和醇亲王手迹欣赏
[原创]七王坟和醇亲王手迹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