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邢安平(北京市朝阳区文物管理所馆员)的帖子 位于朝阳区管庄双桥路西巷,有一座四合院式古建筑群,是朝阳区较完整的四合院建筑。该建筑为清代大学士那桐的墓地。 根据那桐资料辑录:那桐,字琴轩,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一年举人,户部主事,四品京堂,内阁学士。二十六年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八国联军入侵,两宫西巡为留京办事大臣,随李鸿章议和。二十九年为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三十一年晋大学士,外务部会办大臣,参与国家政务,署民政部尚书。宣统元年为军机大臣,后改官制授内阁协理大臣,直隶总督等要职。时人称:“那中堂”和“那相国”,为宣统显赫一时的人物。卒年69岁。 那桐墓二进院正殿 那家官邸,又称那家花园,位于王府井大街东侧繁华地带的金鱼胡同。现在的和平宾馆就是那家花园的一部分。在晚清,那家花园是当朝显贵政要出入的场所。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早,赴那家小宴,当时在坐的有袁世凯、张之洞、世续、铁良等。1912年9月3日下午5时,在那家花园招待了孙中山先生。1912年9月11日晚,清皇室大臣等在那家,再次招待了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先生等要人。梅兰芳、杨小楼等著名戏曲艺术家在此经常唱堂会。段祺瑞、张作霖等在此听过戏。可见那桐在当时晚清皇室的地位非同一般。 因那桐死时,大清帝国已到末日,民国政府孙中山执政。所以有关那桐墓地的情况清史中没有记载。根据我们的调查,整个墓地:西至杨家沟、东至广电宿舍墙、北至原双桥火车南站、南至现在的小河沟。占地近百亩,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院落院门朝北,分东大门、西小门,划分为东院、西院。东院门面宽一间,进深两间。硬山合瓦,朱红色大门对开、地上木质门坎高1尺,厚8寸。门前有抱鼓石一对,左右还置有上马石。 跨进院门:映入眼帘的是山水景观、峰石林立、花木葱茏,丁香花、海棠花雅香四溢,茂盛的藤萝连接着通往二进院的垂花门,古建与花木自然融合,形成了一幅古朴典雅的画面,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享受。院的东西是通往东西跨院的花墙,连接在院落的南北,墙体均为白色,上面镶砌着漏窗、月亮门,漏窗有菱形的、有圆形的,墙帽为灰色筒瓦,起伏通畅、别具匠心,充分体现出主人的地位及富贵豪华。北面是连接大门的排房东5间、西1间,坐北朝南。院内各种花草丛中还挺立着两棵古槐,仍然扶枝接叶、弯曲苍劲,更显老树雄风。进入东花墙月亮门,来到东跨院,有排房5间,坐北朝南。正东面是高大的东院墙,往南是一条方砖墁地的甬道。直通后花园,空地中种有:山楂树、海棠树、葡萄树。 穿过垂花门来到二进院。正面为穿堂殿,(图2)面宽五间,前后有廊,东西各有耳房1间,东西面各有厢房3间,均带前走廊。北面是与垂花门相连的花墙游廊。院的四角均和走廊连接,形成回廊式通道,通往东西各院。坐于游廊处歇息赏花,品茶叙旧,别有一番情趣。院的地中央墁方砖甬道成十字形,与四面连通,空地中种有玉兰花、榆叶梅、马尾松,绿树成荫,鲜花争艳,微风徐来幽香扑鼻。 从穿堂殿进入三进院。正南为约长30米的花墙,花墙中间为月亮门、墙中镶砌有:圆形、六角形、扇形、梅花形漏窗,东西各四扇,白色墙体,墙帽为灰色筒瓦。透过漏窗可隐现后花园的优美景致,虚实明暗,时隐时现。东西面,为带走廊的厢房各3间。院中种有苹果树、山楂树、松树、柏树。如今只剩下空空的院落,无人问津。花草树木早已枯萎凋零。 穿过南花墙,来到后花园。花园东侧堆有假山,山上建有一座六角攒尖小亭,四周栽种一片绿竹、白果树、杨树、槐树、柳树点缀四处。 西院:西小门已封堵,只能从东院进来。院北面有排房7间,坐北朝南。东面为花墙月亮门,通往东跨院。西面为养猪圈,现已无。南面为一排饲马棚,现已无。正南方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小院门为花墙瓶式门,花墙中有圆形、六棱形漏窗两扇。北面有排房6间,东西各有厢房3间,无廊。西面有班房、磨房、卫生间等。 此建筑群解放初期,是八机部拨给广电公司建农场用。文革以后此处为内燃机总厂使用,作过党校、五七干校,当过招待所。后又当通县党校,内燃机总厂疗养院。现已闲置。 此建筑因多年失修,残破严重。房顶瓦面裂缝,瓦件离析,多数屋顶漏雨,部分木件糟朽,墙体酥碱裂缝,部分透风砖已经损坏,少量博风砖脱落,台明石均有残损,垂带石位移,台阶石风化脱皮,门窗破损,游廊檐头断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