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19393|回复: 89

[贴图][安伽墓石门及围屏石榻[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5-20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伽墓石门及围屏石榻”现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这次游西安有幸在博物馆中看到了此件珍品。

7 g2 {: @* r" _- P

      安伽墓是一座粟特胡人墓葬,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乡炕底寨村西北约300米处,西距汉长安城遗址3.5公里,地处西安北郊龙首原。2000年5~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此墓进行了发掘。

3 t# ~3 p) q( c; `. @) \

       安伽墓保存非常完好,没有被盗掘过,整座墓葬没有任何陪葬品。墓中最珍贵的,当属门额和石围屏上的石刻。

0 t4 `; ^' Z, J8 X! l

       墓门高2.24、宽1.46米,由门额、门楣、门框、门扉、门礅及门限组成,其中门额、门楣及门框刻有图案。门扉有凸起的乳钉,上下各两排,每排5枚。门墩上各有一蹲狮,均张口露齿,颈刻卷毛。门额半圆形,高66、宽128厘米,正面减地刻绘祆教祭祀图案。中部为承载于莲花三驼座上的火坛,骆驼站立于覆莲座上,背驮仰覆莲上承圆盘,盘内置薪火,火焰升腾。火坛左右上方分别刻对称的伎乐飞天,头戴花冠,跣足,飘带飞扬,右侧者弹奏曲颈琵琶,左侧者抚弄箜篌。飞天下方各有一人身鹰足的祭祀,卷发,深目,高鼻,络腮胡须,似戴口罩,胁下生双翼,长尾上扬,双手持神杖伸向供案。案为三足,涂黑色,上置瓶、叵罗、盘等器皿,瓶内插莲花等吉祥花叶。高瓶贴金,其他器皿涂白,花叶贴金或涂绿彩。左右侧下角各跪一人,左侧者披发,身着圆领紧身衣,腰束带,左手置于贴金熏炉上;右侧者卷发,头戴虚帽,身着翻领紧身衣,右手置于熏炉上,左手持一方形物。画面阴刻部分涂红彩。门楣长132、高16、厚12厘米,中部线刻兽头,两侧线刻缠枝葡萄并以贴金连弧纹做兽须。左右门框高136、宽14、厚12厘米,线刻缠枝葡萄并饰贴金连弧纹。石门后为砖砌券拱形甬道,长2.45、宽1.23、高1.6米。墓室平面近方形,南北长3.5、东西宽3.7、顶高3.3米,中部偏北放置一张保存完好的浅浮雕贴金彩绘围屏石榻。

5 j6 V1 P t5 |% S
1 H6 j* m: V; w& @. r; }* O

       围屏石榻长228、宽103、高117厘米,由11块青石构成,其中石屏3块、榻板1块、榻腿7块。石屏内面有贴金浅浮雕图案12幅,榻板前、左、右三面有图案画33幅,榻足线刻力士承托图案11幅。左侧石屏长93、高68、厚8厘米,后端上都有榫与后屏相应位置以卯套合。刻绘车马出行图、狩猎图及野宴图。后屏宽205厘米,高度及厚度与左右屏相同。右侧正面上部凿一榫,左端侧面上部有一卯,与左右屏相应位置榫卯相接。左右两端顶部各凿半个束腰形凹槽,与其对应,左右屏相应位置也凿有四槽,凹槽中嵌束腰形木制或金属块固定整个围屏。后屏共刻绘六幅图案,自左向右依次为乐舞图、宴饮狩猎图、居家宴饮图。民族友好交往图、野宴商旅图及居家宴饮舞蹈图。右侧石屏宽102厘米,高、厚与左侧屏及后屏相同。左端上部有一榫,与后屏相应位置的卯相接。共刻绘三幅图案,从左至右依次为狩猎图、宴饮舞蹈图及出行图。榻板正前方及左右两侧减地刻绘动物头像图案33幅,其中正前方17幅,左右两侧各有8幅。主要有狮、鹰、牛、猪、龙、鸡、象、马、犀牛等。榻腿7条,其中前面4条,后面3条。前面均有线刻基本相似的图案11幅,皆兽头人身,毛发耸立,圆睁双眼,张口露獠牙,一足着地,一足抬起,作承托石榻状。

% E& o6 C P' e

 

[贴图][安伽墓石门及围屏石榻

[贴图][安伽墓石门及围屏石榻

[贴图][安伽墓石门及围屏石榻

[贴图][安伽墓石门及围屏石榻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这哥儿们穿衣服躺在上面的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0-5-20 12:38:00的发言:
我看过这哥儿们穿衣服躺在上面的照片。
, p$ \. {5 Z9 X/ L. F2 c

我也看过

* r: `3 D+ e: ]

 

发表于 2010-5-20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朝胡人墓葬都是胡夏结合的风格。这个安姓估计就是中亚的安国人,北朝的时候迁居中原很多,迅速被汉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2:52:00的发言:
北朝胡人墓葬都是胡夏结合的风格。这个安姓估计就是中亚的安国人,北朝的时候迁居中原很多,迅速被汉化了。
! r4 z6 z7 A9 T3 Z, V0 @

这个粟特相当于今天哪的人

发表于 2010-5-20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这几个国家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3:26:00的发言:
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这几个国家吧...
( V! T$ e' W& P* w4 x

现在安姓的人里有他们的后裔吗

发表于 2010-5-20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那里的几个国家都是蒙古人的后裔吧.....好象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觉的那边的人很野蛮

- D$ K9 _/ j: }' b

 

; s# \" P' H% |8 d1 V5 T

这次在西安回坊吃饭,店主就特野蛮,不知道谁惹了他,他抄起俩菜刀就出去了

5 J4 L3 {: {* i3 k+ W2 T8 I

我们离门口很近,超级害怕,怕他砍着我们。吓跑了好多顾客。。

发表于 2010-5-20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东北、西南,这些地方的人都野蛮。尤其是贵州、广西、新疆、黑龙江、吉林。

; z; [5 A) q* q' H& r

讲故事:04年4月1日愚人节凌晨1点左右在黑龙江龙镇火车站,两个臭小子提着长刀互相砍,身上地上全是血,嗷嗷的叫,这时候一个制服大叔大吼一声给我滚外面死去,俩个家伙全身一抖,乖乖出去继续互相杀,后来他们各自去医院,刀被众人抢了回家切菜。当时大人听说怎么没人报警,当地人说小孩不懂事打打架报啥警。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4:59:00的发言:
* p+ m) L8 r- f" h! D* |4 N2 ]

西北、东北、西南,这些地方的人都野蛮。尤其是贵州、广西、新疆、黑龙江、吉林。

$ a ~% x6 D) h; h3 Z

讲故事:04年4月1日愚人节凌晨1点左右在黑龙江龙镇火车站,两个臭小子提着长刀互相砍,身上地上全是血,嗷嗷的叫,这时候一个制服大叔大吼一声给我滚外面死去,俩个家伙全身一抖,乖乖出去继续互相杀,后来他们各自去医院,刀被众人抢了回家切菜。当时大人听说怎么没人报警,当地人说小孩不懂事打打架报啥警。

- D3 W. q. I" u) L

我的天啊。。。。

+ y7 {/ j; k4 a7 w/ k8 N

贵州人还不懂礼貌,我的天,我受刺激了。。。

发表于 2010-5-20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朝的时候除了中国南北民族融合,还有一个西域民族内迁的情况,这个情况持续到唐代中叶。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5:03:00的发言:
& m1 ^; O ~$ B; K4 |0 Q* T

北朝的时候除了中国南北民族融合,还有一个西域民族内迁的情况,这个情况持续到唐代中叶。

: M6 f0 a/ o7 \

民族融合怎么没把文明给他们。。都融合哪去了??

发表于 2010-5-20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0 15:16:00的发言:
! }. t9 H+ @' O X, z/ Q6 ^2 s

民族融合怎么没把文明给他们。。都融合哪去了??

9 _! t4 b) |: [* z

变成汉族了啊!

; ^- R) E2 V* z) ~6 c

比如汉族里面姓侯的吧,原就是北朝的少数民族古口引氏。

2 a; i7 x/ D. ?( v) Q8 m

姓李就不一样,正八经的炎黄子孙。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5:20:00的发言:
4 b4 M7 b- p+ N; x) c& |

变成汉族了啊!

6 J) i$ i) o2 ]/ m F$ B/ x& R

比如汉族里面姓侯的吧,原就是北朝的少数民族古口引氏。

4 J* p$ z- R2 L" ~

姓李就不一样,正八经的炎黄子孙。

. ]+ E$ V- F* l6 }" E

。。这个我倒是知道。。祖先不是中原人。。

0 B$ {+ K1 {+ T% R7 J; _$ {

我不野蛮吧。。哈哈哈哈。。比起橡树籽我算甚啊

发表于 2010-5-20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0 15:27:00的发言:
9 }. O' N( @! E6 R: l; K

。。这个我倒是知道。。祖先不是中原人。。

; j0 ^+ E: ^& @; E' \8 x. e$ _" D% o

我不野蛮吧。。哈哈哈哈。。比起橡树籽我算甚啊

# S! |; l2 _* v' o. q3 W

老天脑残不把小橡树籽投胎到黑龙江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5:32:00的发言:
* k3 S" Y* h) ]+ y+ ]3 w5 x

老天脑残不把小橡树籽投胎到黑龙江呢...

# Y) _4 a/ C4 J3 A( A6 m

。。会有橡树籽被吃的那一天。。

发表于 2010-5-20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0 15:34:00的发言:
- z- ]& @* U7 p% _

。。会有橡树籽被吃的那一天。。

0 `# i2 i9 Y {* c+ J2 h m

那东西可硬了,而且没瓤。榛子、松子是可吃的,橡树籽不能吃。胖师兄就有乱吃东西的毛病,仿佛自己牙口好,我只看着他牙疼了。

发表于 2010-5-20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关心那个被挖出来的墓主的遗体是否体面安葬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5:47:00的发言:
/ L7 w4 y6 h$ w7 C g2 ?7 S6 j

那东西可硬了,而且没瓤。榛子、松子是可吃的,橡树籽不能吃。胖师兄就有乱吃东西的毛病,仿佛自己牙口好,我只看着他牙疼了。

0 V& p% G' D4 P% c1 A$ g

吃坏了。。挨崩了。。。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0-5-20 15:49:00的发言:
我关心那个被挖出来的墓主的遗体是否体面安葬了
$ A9 }. r, e( @% _3 h

挖都挖出来了,何谈体面啊。。。估计回填了。。。

发表于 2010-5-20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0-5-20 15:49:00的发言:
我关心那个被挖出来的墓主的遗体是否体面安葬了
' r. L9 a0 ]! I+ r! ~

肯定在考古所呢。见过安葬文物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6:00:00的发言:
; D& i$ @7 t. {+ Q! Z8 C

肯定在考古所呢。见过安葬文物的吗。

$ t/ b5 V1 f6 X

慈禧确实是给安葬回去了

发表于 2010-5-20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0 16:01:00的发言:
; a R; B7 F" R2 J4 d; h

慈禧确实是给安葬回去了

9 b$ T1 j* _( x: a& M! F4 B) K0 R/ N

啊?....

. t) r" ]7 o4 u4 v

[em6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6:14:00的发言:
$ X& z1 m: F) G) c$ L

啊?....

# I: \! [3 U. a#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k- Q! O8 T; K

徐广源老师说的,好像还是他亲手整理后,重新入殓的。。

发表于 2010-5-20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发掘不同于盗墓的一点就是应该在取走文物后,妥善安葬墓主。这是文明的体现。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0-5-20 16:33:00的发言:
考古发掘不同于盗墓的一点就是应该在取走文物后,妥善安葬墓主。这是文明的体现。
* y+ u4 K+ s5 \$ O( o/ s) t

更多的是回填吧。。抢救性发掘可能会把文物移走。。

发表于 2010-5-20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工地上出土的人骨都存考古所,没听说扔的或者安葬的。盗墓跟考古发掘怎么能相提并论呢,那有什么偷什么,也不管是什么,卖了就赚了。你看传世那些不错的文物,必定全是大墓盗出来的,只是再不能弄清了;历史上那么多著名人物,那些文物主人非他们莫属,不会错的,只是搞不清了哪件是周武王的、哪件是齐桓公的....但是考古发掘盘子哥就能知道哪个是王子午的鼎、哪个是蔡侯申的壶......再说了,盗墓贼的宝贝给盘子哥看么?博物馆您可随便研究啊,没良心.....
发表于 2010-5-20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5-20 16:57:00的发言:
+ u) T2 c! `: w+ U! R4 t

更多的是回填吧。。抢救性发掘可能会把文物移走。。

; X/ `8 Z; E( D. C; R* w$ V0 b

多半回填,可以继续保护,地面也能利用。

) F8 c0 a" N8 A+ C8 f, S( W8 Q

回填的房址:

. x" Q: s# L5 Q( U; j* j) j! o

 

! s% [1 Q5 I E1 U7 O: t' I

 

JG69tw9t.jpg
JsNQhHCh.jpg
发表于 2010-5-20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0 16:59:00的发言:
一般工地上出土的人骨都存考古所,没听说扔的或者安葬的。盗墓跟考古发掘怎么能相提并论呢,那有什么偷什么,也不管是什么,卖了就赚了。你看传世那些不错的文物,必定全是大墓盗出来的,只是再不能弄清了;历史上那么多著名人物,那些文物主人非他们莫属,不会错的,只是搞不清了哪件是周武王的、哪件是齐桓公的....但是考古发掘盘子哥就能知道哪个是王子午的鼎、哪个是蔡侯申的壶......再说了,盗墓贼的宝贝给盘子哥看么?博物馆您可随便研究啊,没良心.....
+ [. W: \8 H& B# n: ?

 

8 y- J3 s+ f5 j4 j3 A

你歧义了,我是说,希望那些死者能尘归尘土归土,我见过曾侯乙的遗骸照片,放在考古所的一个柜子的抽屉里。这个人不管他生前是什么,做了什么,他都应该有一个长眠之地。对于死者来说为自己修墓是个蠢事,当然古代人不明白这一点。那些考古学家,研究完了,测量完了。希望能把这些遗骸掩埋了。毕竟他们是我们的祖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9019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3 06:46 , Processed in 1.21694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