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36|回复: 14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9-10-27 11: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1 t  G- N+ {# r  w
原创 北京脉搏 2019-10-25 11:37:32

; X6 [8 |4 U8 w3 K
: F- s9 p# x5 E  P  O

& v4 T3 m8 x' w( c, g4 \
0 t# k4 [! s* Z9 l, h$ k! H% G3 X! q, ^! y* q: W( K

# ^" C  O  ]. w0 m( n9 W
' j' a. K% l, f7 D
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起,外国在北京侨民,多到王府井大街购物。当时英美人称这条街为莫里逊大街。
莫里逊(Dr、George Ernest Morrison,莫里逊博士,1862-1920)是澳大利亚人,1897年来到北京,任英国泰晤士报(Times)记者。
义和团及日俄战争时,写了很多通讯报导。1907及1910年曾在中国作窥探旅行。
1912年做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他曾在此街居住多年(据三十年代初,北平辅仁大学印书局出版的《北平指南》载,莫里逊住在Masonic Temple庙内,此庙译为“石匠公庙”或“共济会寺”,不知是那座庙)。
因此,英美侨民称此街为莫里逊大街。他们对在此街南,八面槽路东的天主教东堂(St、Josephs Church,1905年重建)和锡拉胡同的慈禧旧居(她于咸丰二年,1852年,6月由这里入宫),也颇感兴趣。
后于民国十几年,在豫王府旧址所建的协和医院(Pc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写为P、U、M、C)也很受他们欢迎。
东安市场,因距东交民巷较近,百货又较当时各庙会齐全,且每天营业,故外国侨民把它列为北京市场中第一家。
东安市场曾遭两次大火,第一次是民国元年(1912年)2月29日,袁世凯不想南下“就职”,因此制造“兵变”。
由驻帅府园炮兵,和禄米仓的步兵,抢掠市场内各商家,然后从市场西门义顺斋煤油店,提出数桶煤油,泼在市场内,纵火焚烧,所有场内房屋及商摊,全部化为灰烬。
全场商民,群情激愤,于同年5月5日,组成公益联合会,向袁政府交涉重建,并继续承租。
在重建时又向南扩充很大一块地皮,并重新扩建东安电影院。据当时中华图书馆印制的《北京指南》所载照片,重建后之市场,在王府井街边建有高大外门,进入外门,方能进入市场大棚,棚下建筑的都是整齐的铺面房。
第二次大火,于民国九年(1920年)6月9日晚,场内锦益兴玩具店,店主文焕章,因负债过多,企图制造变故,以摆脱其困境,乃故意纵火,烧毁大部商店。
场内北面的东来顺、稻香春、吉祥戏园等花钱雇来东交民巷内的消防队,才及时将火扑灭,幸免波及。
火后,各商户又集资重建市场,并留有防火道。没有再建东安电影院、中华舞台等,皆改为商场。
丹桂茶园改为东安市场内的丹桂商场。全市场共有十六处场地,有九条通道。
到三十年代初,发展到九百多户商家,包括古玩业、图书业,及东亚楼、五芳斋等大饭庄。
西边通道中部,有庆林春茶庄,出售著名铁观音茶、云南普洱茶,并兼营福州漆器,正中南北通道中部有兴记海味店,售鲍鱼、肉松、光饼、征东饼、福州礼饼、福州年糕等特产,与北头稻香春的江苏风味食品店,共同运销南方各省土特产。
兴记海味店,在“七七事变”后,因亏损过多歇业。西边通道北侧为书店区,有中原书店出售欧美原版外文书籍。
春明书店,售中日文书籍,此店在抗战期间,收购了原北京大学、师范大学被人私自售出的书籍。
抗战胜利后,又还给各校,传为一时佳话。西门内路南的西鹤年堂中药店,在三十年代,也有盛名。
欧美侨民之所以熟悉王府井大街,并非只为到市场购古玩,珠宝、书籍及北京风味糖葫芦等。
据1937年出版的一本英文书介绍,美国人及美国军营中工作人员谈,王府井大街有很多商店出售他们欢迎的商品。
如当时王府井大街97号仁立地毯公司和八面槽41号林聚地毯厂及八面槽71号永年地毯公司所产销的中国地毯,在花样、图案、染色、质量上均受各国侨民欢迎。
还有王府井大街35号李民新西服店,121号国民西服店,也是他们喜来照顾的商店。
至于街中东侧的中原公司、三友实业社,及国货售品所以推销国货著称,三十年代很受北平市民欢迎,也引起外国人注目。
这条街西侧的“万国储蓄会”,在二十年代曾吸引很多小康人家入会储蓄。每月入七元,十五年还本付息。
同时每月摇奖一次,中奖者可得数十元、数百元,乃至千元。但中奖者毕竟是少数。“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它的储户日少,生意暗淡,乃告停业。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北京脉搏”,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后台联系。欢迎关注官微:beijingmaibo
; g4 j; \% |: K6 D3 k% \  S) S

- U& N) |4 w$ @/ y# I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7 12: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跑!城管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2: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9-10-27 12:13
8 G: g+ M1 I3 a9 i8 C: B4 i快跑!城管来了
# H5 \; i! ?2 C( e% {7 u5 G
内会儿西瓜论牙儿卖
发表于 2019-10-27 13: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拍于八十年代初?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3: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董瑞征 发表于 2019-10-27 13:03: J  |* I" ^2 a3 \+ J2 X
照片拍于八十年代初?

# n+ t% o  j( |2 w7 @- ]看内辆车应该是五六十年代
发表于 2019-10-27 13: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老片 发表于 2019-10-27 13:04# h1 n6 J. i% B7 Q- p
看内辆车应该是五六十年代

  e0 b" _1 Z% R" H0 v3 {! G  我想到了,但您想想,五十年代马路边有护栏吗?而六十年代因为政治原因,穿裙子已经基本绝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7: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五十年代了!
发表于 2019-10-27 18: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董瑞征 发表于 2019-10-27 13:03
: W; Y7 e3 g, \# F, |5 @- K照片拍于八十年代初?

; e( ^' y0 A- P) E# j. y! i瞅着像6、70年代
发表于 2019-10-27 22: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9-10-27 18:32
5 H# c, ]9 N* C瞅着像6、70年代

0 ?" r( `; r$ l+ k' |$ F  B  我的印象,六、七十年代只有少年儿童穿裙子,成人很少。如果是七十年代,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七十年代末。
发表于 2019-10-27 23: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看照片中一个三高患者也妹有!
发表于 2019-10-28 09: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董瑞征 发表于 2019-10-27 22:19# W7 d6 o( l) f5 g- y
我的印象,六、七十年代只有少年儿童穿裙子,成人很少。如果是七十年代,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七十年代 ...

/ [$ v' g9 O% B3 @- P主要就是那车闹的,那车怎么看都不像是80年代该有的物件
发表于 2019-10-28 10: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董瑞征 发表于 2019-10-27 13:03- n: `+ T8 m$ E; [
照片拍于八十年代初?

5 @  R" P( ?$ K7 e; ~应该不是吧?八十年代自行车就不让走了.
发表于 2019-10-28 11: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本帖最后由 董瑞征 于 2019-10-28 11:02 编辑
$ j# [2 B6 l5 [. d# g
孤独五斗虫 发表于 2019-10-28 10:28
0 P& r! S. O! P; A应该不是吧?八十年代自行车就不让走了.
, c: ?, u5 c8 e/ F& I
  您老可能记忆有误,王府井大街禁行自行车,始于九十年代末。1996年开始大街的改造,到1999年50年大庆前夕基本竣工。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变成了步行街,不但自行车,连机动车都不能走了,无轨电车也改道绕行了。
发表于 2019-10-28 14: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董瑞征 发表于 2019-10-28 11:00/ M) u+ }4 ^7 y) M: k9 q1 D8 P1 O9 n
您老可能记忆有误,王府井大街禁行自行车,始于九十年代末。1996年开始大街的改造,到1999年50年大庆前 ...
/ Z- q! E* W+ v3 `
董老是我说的不准确,自行车不是不让走了,是要有通行证,所以在大街上一般看不到自行车.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就住在霞公府.天天出门都能看到在新华书店门口中国照相北边一点的栏杆处,一个警察和一个挥旗的老爷子查通行证,一般情况是警察不言语,全是老爷子张罗.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2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19-10-29 16:03 编辑
1 C) O# Y! z7 B) v& I  s
孤独五斗虫 发表于 2019-10-28 14:36
) [) ^8 z1 j. P' L6 ?4 p董老是我说的不准确,自行车不是不让走了,是要有通行证,所以在大街上一般看不到自行车.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 ...
3 b' I/ r$ s  q1 L4 G
您这一说想起来了,还真是您说的这情况!现在是地铁里拦着查身份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1 06:32 , Processed in 1.18794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